安士全书白话解:欲广福田须凭心地--福田心地说[二]

安士全书,安士全书白话解

有果无用

锦绣满箱,而所穿的只是布衣,金银满柜,而饮食的仅仅还是糟糠。可以安闲了,一定要去劳筋疲骨;可以快乐了,只是他整天愁眉苦脸。这就是有福不能享受。原因是由于前是布施的时候,不能发至诚心、欢喜心。或者是因别人的劝告而勉强布施,或者已经布施之后,又马上后悔。(《弥勒所问经》大意)

有用无果

穷门破屋出身的人,却常住别人的华堂大厦;糙饭粗菜的人,却常吃别人的山珍海味。这就是有享受却无自主权。由于前世自己不能布施,只知劝别人布施。或者看见别人布施时,为他欢喜赞叹而已。

先富后贵

《业报差别经》说:「如果有众生,因别人规劝而布施,布施后又后悔,以这样的因缘,他来生先富后穷。」

先贫后富

「又有众生,因别人规劝而布施少量,他来生在人间,先贫后富。」

劳而致富

富贵有富贵的因,劳苦也有劳苦的因。如经上所说,供养僧人,一定得大富贵,这是不变的道理。如果请僧人到家里来,使僧人疲劳奔走往来以后才就食,那么后世虽然享大富贵,但一定要从劳苦中获得。

逸而得富

如果送斋食到庵院,使僧人安然受供养,那么他的福报,一定会生到天上去,或者生在人间,就会享受不须劳苦,一切所需都会自然丰足快乐。

贫而能施

经上还说:又有众生(必说众生,不能说人,人只说得一种,众生则包括六道了),以前曾经布施,没有遇到有殊胜果报的福田,轮回生死,现在在人道中。因为不遇大福田,所以果报微劣,随得随尽。又因为弄成了布施的习惯,所以虽然处于贫穷状况,也乐于行施。

富而不施

又有众生,未曾布施,欲善知识后,暂行布施,正遇上了有殊胜果报的福田。因为福田殊胜,所以来世生活所需一应俱全。因为以前没有形成布施的习惯,所以今世虽然富贵却很悭吝。

施多福少

《菩萨本行经》说:「如果有众生,不能至心布施,不能以恭敬心布施,不能以欢喜心布施,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,或者受施的人相信邪见,颠倒是非,这就好像在很差的土地上耕种,下种虽多,所收很少。」

施少福多

又说:「如果布施的时候,能以欢喜心送与,恭敬心送与,清净心送与,不望报送与,或所送与的人,正巧是菩萨、圣僧。这就好像在良田播种,下种虽少,所收却很多。」

补充:以上论证了布施财富的辩证关系。众生为什么贫富悬殊?只有推究根源才能清楚。虽然财富从布施中来,但企求富贵而布施,不是解脱之道。钱财乃是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无益于解脱六道轮回。又何苦去当守财奴呢?

要寻找解脱之道,就要去培植最殊胜的福田。最殊胜的福田是什么呢?当然是佛法僧三宝。供养佛法僧就是培植最殊胜的福田。供养佛,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,礼敬自心之佛。但要礼敬自心之佛,先要礼敬外在之佛,形式与内容统一。故塑像建庙是殊胜的福田。供养法,就是把佛法的真理传播给众生。佛法流传至今是靠经典传下来的,故印经赠书是最殊胜的福田。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若说建庙是形式,则印经就是内容。目前我们重视了形式,而忽略了内容。供养僧就是清净六根,僧是六根清净的象征。要清净六根,先要供养世间僧。我们生于末法,无法供养圣僧。但佛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供养六道众生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,何况供养僧人(不是假冒僧人)?世间有密化菩萨入世,他们有时不以僧身出现若能遇上,当是殊胜福田,不可当面错过。

同忧异果

《法苑珠林》说:「如果有二个人,一贫一富,看见乞讨的来,都感到忧愁苦闷。那个有财的人,害怕乞丐来求索。那个没有财的人,因为自己无财布施种福田,所以就独自感到忧愁苦恼。后来贫穷而忧愁的人,投生到天人中;富裕而忧愁的人,就投生到恶鬼中。忧愁苦闷虽然相同,所受的果报却完全不同。」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