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看,上天要降福给你,先开你的智慧;上天要降罪罚给你,先夺你的魂魄。“惭愧、奋发、改过”,这样的态度出现,“皆天开其慧”。开了智慧,紧接着福报来了。人先开智慧再来福报,是真福报。没有智慧一大堆福来,最后都去造孽了。“悠忽”,每天没有什么目标,恍恍惚惚。“昏惰”,昏昏沉沉,做什么事都很懒懒散散,不愿意去承担责任。“悠忽、昏惰、自欺”,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,不愿意去面对现实。“饰非”,做错事了还掩饰,这叫“饰非”。“皆天夺其魄”。 所以大家看,比方我们今天在读经典,大家回去有没有读《了凡四训》?读着读着有没有快打瞌睡了?“悠忽、昏惰”了。还骗自己“我今天有读了”,大部分在打瞌睡,这叫“自欺”。还是打瞌睡了,“奋发”,拿一支尖的东西“嚓”,精神起来了。《三字经》讲的“头悬梁,锥剌股”,以前读书人把头发绑在梁上,他一打瞌睡……,下这种决心克服。古人的精神特别让我们感动,而且他那个动力在哪?光耀门楣,光宗耀祖。我们读圣贤书的人,好好地深入这些经典,好好去落实,给社会做榜样。所以这么引导他,他整个心静下来了,生惭愧、生改过的心。天开其慧,命运就能改变了。他说: 【余追省良久。】 接下来讲出来的话,都是生惭愧心的话。说道: 【曰。不应也。】 真正往内心去反思,我不应该考上功名。为什么呢? 【科第中人。类有福相。】 考上科第的人,他们看起来都是很有福报相的。 【余福薄。】 【又不能积功累行。以基厚福。】 又不能自己好好积德行善,来积累培自己的福。其实我们看人要反省真的是不容易,这些道理他应该是懂,只是没有去做而已。所以哪怕读遍了经典,不去落实也得不到利益。您看这些道理他都懂,他都讲得出来。他感觉到了,自己命中本来就福薄,又不去好好地落实、好好地积功累行。 【兼不耐烦剧。】 常常不耐烦、脾气大。一个人的事业有多大,看他忍耐的功夫、耐烦的功夫。他不耐烦,一有压力了、遇到不顺事了,马上就暴跳如雷,这事就被他给搞砸了。不能容人,肚量太小,量大福大。不能容人,可能在与人相处当中,念念在折福,一言一行都在折福。不包容人就损人、就排斥人,这个就麻烦了。 【时或以才智盖人。】 有时候还会用自己的才能、聪明去压别人。自己喜欢出风头,压制他人。其实什么都要跟人家逞强斗胜的人,他一定会遇到很多人跟他对着干。“事事争胜者,必有人以挫之”;“步步占先者”,他每一次都要抢在前面,“必有人以挤之”,一定有人用屁股把他挤下来。人生的机遇往往是自己的心境感召来的。闽南话里面,有一句就有提到恶马恶人骑,胭脂马堵到关老爷。就是你再恶的人,一定会遇到可以制他的人。 而且他又提到,他讲话的态度: 【直心直行。】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,也没想过这个话有没有伤到别人,或者是人家忌讳了,还拿出来大谈特谈。所以出言应该要能顺人心、要能体恤他人。 【轻言妄谈。】 不经过大脑思考就讲出来了。而且口为祸福之门,有时候我们在评断事情,这些事都还没有确定,自己拿了就讲,有时候误会别人,甚至还有造成毁谤到别人,这个都是损德。甚至于对方假如听到了,可能一辈子都记恨在心上,就不好了。 所以刚刚所提的这些行为: 【凡此皆薄福之相也。】 都是没有福的表现。 【岂宜科第哉。】 都有这些行为,怎么可能还会有福气考得上功名呢?这个是他反省自己考不上功名,下一段就有反省到为什么他没有孩子了。我们今天就跟大家先分享到这里,好,谢谢大家! 资料摘自: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