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:《群书治要360》学习分享(第四十九集)(5)

想当年,八年多以前,我到海口去,没一个认识的人,没有亲戚,没有朋友,人生地不熟。当时候刚认识我的人,对我都非常照顾,所以我是吃东北菜特别习惯,东北人到海口闯天下的不少。我刚好今年五月份到吉林松花江中

  想当年,八年多以前,我到海口去,没一个认识的人,没有亲戚,没有朋友,人生地不熟。当时候刚认识我的人,对我都非常照顾,所以我是吃东北菜特别习惯,东北人到海口闯天下的不少。我刚好今年五月份到吉林松花江中学去学习,他们当地政府特别重视传统文化,在一个他们政府的广场,那个很正式的一个会场能坐九百人,安排我们去讲一堂课,「家和万事兴」。我一开始就讲,我说我特别念东北人对我的恩,那一段时间我可能三餐里面,有一餐就是吃东北菜,他们特别照顾我。东北人为什么这么讲情义?这个源头在哪?我这一次去,调查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因为王善人在东北教化了几十年。任何事都有原因,我遇到吕杰校长的母亲八十几岁,一生没有生过气,跟王善人学了半年。你看到那八十几岁的老人家那种气质跟庄严,你的膝盖不知不觉就跪下去,被她的那种修养给感动,那真的是德风。

  而为什么要跪?不要说她其他的儿子,就光是她生了、培养了一个吕杰校长,她造福天下多少人,就凭这一点,我们就应该给她礼拜。那对民族的贡献太大了,那个对整个大陆的教育界的影响有多大。当时候我在海口,我记得我们《弟子规》课本,有一句错了,那几万本,有一句错了每一本要贴那句错误的句子。所以变成我们家,每天都有六、七个人来贴《弟子规》,每天都来,就为了帮助你,这种恩情人生能有几回!那几年之后我的名气很大,「人怕出名,猪怕肥」,给他们压力,现在这个蔡某某名气很大,不敢靠近他。那我们是不是真的忘记了当时候的恩德?

  我好几年没回海口去了,那年回去给海南省监狱系统跟他们分享。当天晚上有跟海口那些大众见面的机会,赶紧了解一下,当初去贴的那六、七个人现在好不好?刚好我有带巧克力去,赶紧拿去送给他们。当天晚上全到,老朋友聚会,人真的在你默默无名,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人家没有丝毫条件的,那不是贴一天,那是贴好长一段时间。还有人一出名了,不要忘了,我们的整个能力是无数人成就的。我记得我在海口半年多一点,我们在海口办第一次「幸福人生讲座」。有一个人他是半年前听过我们分享课程,半年后又来听这个课。我们交流的时候,我说我现在讲课跟半年前是什么情况,我请教他,他连想都没想:差好多!我听懂什么?半年前可能人家在底下如坐针毡。那这半年来所有听你课的人,对你都有恩,这半年来,所有给你机会成长学习的人都有恩。

  我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到了一所幼儿园,那个幼儿园园长给我机会,让我跟他们学校的人分享。后来我到了内陆去,又到了庐江去,这个校长去参加了一次「幸福人生讲座」,人太多了,都几百人,有时候还上千人,我隔很远看到他,我很高兴,但是不方便过去。下来以后赶紧联络同仁,他来了,我送他一些东西你赶紧帮我交给他。然后给他打个电话,不方便见,我就给他打一通电话,他一接电话一听到是我,他就哭了。就是人一定要念旧,要有人情味,我们这个人情味一退了什么都退了,心是根本,一真一切真,一妄就一切都妄了。

  所以宋弘讲了这一句话,那皇上心境也有所转变,接著再讲这一句,「糟糠之妻不下堂」,对於跟我们胼手胝足、筚路褴褛的原配,是绝对不能够抛弃,不能不讲道义。皇帝听完这事情因缘不成熟,而湖阳公主其实就在旁边听宋弘的回答。诸位女学长,假如是你听到了是什么心情?会不会说真好,我没看错人。是,你为什么欣赏他?他有德行,不就你看对了吗?你应该欣赏。所以失望了,那还是因为自己贪求了,欣赏人是快乐的,一有求了痛苦就来了。男女相处一开始很欣赏对方,看到他很多优点,突然起个念头我要追求她,苦就来了。欣赏的时候很愉快,心情很愉快;追求,求不到了,就苦了,甚至於就开始用情感在给对方施压。有的还更激烈的,你不接受,刀子拿来,我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是不是?你看那个都愚痴到所以然处了。那哪是对方给我们痛苦,是我们自己的贪欲所产生的痛苦,关别人什么事?所有一切人都是我们的老师,是他们的缘分提醒我们内在的习气在哪里,烦恼的根在哪里。所以只有一个学生我们自身自己,所有的人都是来提醒我们不足,来成就我们,那就太平日子了。

  我们这一单元都讲「仁义」,而这个「仁义」它是不带条件,「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」,凡是人皆须爱,凡是物皆须爱。在夫子跟三个学生的应对当中,三个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,子路讲「人善我,我亦善之」,人家善意对我,我善意对他;人家不善意对我,那我也不跟他打交道。接著子贡讲了,「人善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」,给他寒暄几句应对一下就好了,这是一面之交,这样就好了。接著颜回讲了,「人善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亦善之」,人恶意对我,我还是一心一意为他著想。孔子听完说了,子路刚刚讲的话,是野蛮人讲的话,「蛮貊之言也」;子贡讲的话,是交朋友应对的话;颜回讲的话,是亲人讲的话。接著讲到了一句《诗经》的经句,「人之无良,我以为兄」,他虽然恶劣,这个善良的本性埋没住了,但我把他当作自己的兄弟一样,来帮助他、爱护他。所以古圣先贤的仁义,他不是有利益在里面的,不讲条件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

  我们这个道义延伸到五伦关系,刚刚「糟糠之妻不下堂」,夫妇。在《德育故事》里面,我们看到太多可歌可泣的,那个下聘的对象生了重病,四肢萎缩,这么严重的病不愿意违背,等了十年。十年以后还是这样,应该可以考虑考虑了吧?还是不变。又过了十年对方的父母来哀求:你赶紧找人,不要再坚持这个了。连她爸爸也动心了,劝她,你还是改嫁吧,他女儿还是不肯,最后她爸爸说那你就嫁!嫁过去之后那个男子的病就好了。你看那种至诚的力量动天地鬼神,我们相信吗?乾隆时期,这个都是记载在地方史里面,纪晓岚先生的那一本因果故事写到,有一个媳妇对她的太婆婆,她婆婆的婆婆,非常孝顺,结果这太婆婆眼睛瞎了,她找任何方法就为了把她太婆婆的眼睛治好。最后有一个人很恶劣,看她很老实,骗她说你把你身上的肉割下来,然后把它点燃去供养神,你太婆婆的病就会好。她没其他考虑,就把肉割下来点火去供神,那个太婆婆没几天之后眼睛复明。这在清朝的地方史里面记下来,通於神明这是真理。

  对婆婆,《德育故事》里面,「张李丐养」,这个李氏嫁到张家去,先生过世了她还很年轻,婆婆瞎了眼然后脾气又很大,常常又骂人。她去当乞丐奉养她的婆婆,当乞丐很苦,女子当乞丐就更苦了。当乞丐奉养婆婆已经很难,又是奉养瞎了眼,然后又常常会骂她、打她的婆婆,就是难中之难、苦中之苦了。可是我感觉,当我们在那里觉得很苦的时候,当事人跟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。她这一生所追求的,「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」,她追求的人生跟我们不一样。她一定每天很好睡,因为她尽了全力,她尽了道义,躺下去五分钟就睡著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