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我们传统文化当中,特别重视养生,要防患於未然,预防重於治疗。大家记不记得魏文侯问扁鹊,你们家三兄弟谁的医术最好?你们不要当故事听而已,这么精彩的故事体会到了,在我们自身都是预防重於治疗。自己的身体如是,德行亦如是,你要懂得不要受污染,「斗闹场,绝勿近」、「非圣书,屏勿视」,这都是预防重於治疗。包含你教育孩子也要预防重於治疗,你要先养正,养他的正气,社会的染著他就能够不受诱惑。可是你现在不下这个功夫,等到他染了,你再来帮助他,相当困难,所以《礼记.学记》当中告诉我们,「禁於未发」,这就预防。「发然后禁,则捍格而不胜」,他已经养成坏习惯了,你要再帮他改,他辛苦,你更辛苦。你看现在青少年的情况,让父母跟孩子好像在打仗一样,那真是不容易,都不知道哪一天才到头,所以预防是智慧。而疾病是结果,原因是整个生活习惯可能不好,今天假如我们熬夜,可能父母会担心;或者我们饮食不节制,也会让父母亲担心。比方你现在三高都有了,纵使你做的事让父母放心,可是每天看到你,又看看报纸,心血管疾病的人这么多,你说他担不担心?再来放纵欲望,虽没有什么犯法,但是欲望不懂得节制,也会伤身体,这些都要体恤到。 接著「子游问孝」,孔子怎么讲?您看四个人问孝,答案都不一样,因材施教。「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於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」。我们看到这一段,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有这个现象,不明理的人,觉得能给父母吃就是孝顺,这看得太浅。我们供养父母吃,就像犬跟马,马可以代劳、可以载人,它也是来奉养它的主人,比方说狗它帮忙守夜,犬马它也会效劳於它的主人。可是差别在哪?不敬何以别乎,我们对父母的一种奉养,没有恭敬心,跟犬马奉养主人没什么差别,人的用心就跟畜生差不多了,怎么当万物之灵?最可贵的就是人有真诚恭敬的心对父母。你看现在看到这一段,冷静!现在的人不懂这些道理,拿钱给父母的时候态度还非常傲慢,好像那个态度就是父母都靠我养。甚至於在兄弟姐妹面前都很傲慢:你看我拿的钱多,我那些兄弟拿的钱少。其实这个态度父母一感觉到,心里难受,你这个傲慢态度,跟兄弟姐妹又处不好,父母看在眼里很难过的。「兄弟睦,孝在中」,这都是「养则致其乐」,养父母之心。 有一个企业家,他学了《弟子规》之后有点觉悟,说他以前对母亲、兄弟姐妹都很傲慢,学了以后回去端了一盆热水给他母亲洗脚,突如其来他妈妈吓坏了。他端过来的时候,要帮他妈妈脱袜子,他妈妈吓得赶紧转身,然后说了一句话。连想都没想说出来的最真实,他妈妈说我不敢给董事长洗脚。听思聪,有没有听懂妈妈的话?代表这个儿子在公司是董事长,回来还是董事长,那讲话的口气还是董事长的口气。诸位学长们,我们在公司是主管,回来是不是还是主管?我们在学校是小学老师,回来是不是还是小学老师?在学校给小朋友讲话的口气,回来给爸爸妈妈也这么讲,那麻烦了;假如工作是律师,回来还是律师。当然其实工作是主管还是要君亲师,还是要很有爱心的,回来还是爱一切人,这样才对。不然我们的心就被我们这些身分所污染,我的地位、我的身分、我的财富,统统被这些东西污染,我们就没有赤子之心。包含他对兄弟很傲慢,但是学了以后,他花了一万块钱人民币请了一桌,让他兄弟姐妹来吃,没人敢来,钱多你以为就能让人家服你?不见得。后来他很惊讶,自己打电话给弟弟道歉,弟弟在电话那一头哭。所以我们不能够真正反思自己,兄弟姐妹可能心里面,那个心结都打不开来。 子游问孝,孔子强调恭敬的心很重要。接著,「子夏问孝」,孔子讲「色难」,和颜悦色侍奉父母难。「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」。你们怎么一脸没听过的样子?诸位学长,我们去年文言文,这些句子应该都有讲到吧,但是还没讲二十一次,所以也是正常的。所有的事情、所有的人都是正常的,是自己不正常,没有体认客观状况,就是自己不正常。师长讲一句话太精辟了,「别人错的也是对的,我对的也是错的」。觉得自己对,就有可能拿著道理要要求人,就有可能觉得自己高,别人低了。所以修行的路上要善观己心,念头不能不对,圣狂之分在这一念之间。而孔子对子夏讲到的,弟子事奉他的师长,在生活起居当中很恭敬。而父母跟老师差别的,在於父母是从小把我们养育长大,在这些很多跟我们住在一起的生活细节,会有很多亲密的接触。对老师都是比较威严、恭敬。 对父母很亲密的时候,愈亲密要愈细腻、柔软。今天一句话不恭敬,带情绪了,都有可能让父母心里难受。我曾经听一个老者讲,我们也不期望说孩子给我们吃、穿,我们不去奢求这些东西,只要他们讲话不要带情绪,不要讲那些让我们很难受的话就好。因为他讲一句气话,我得一个礼拜心情才转得过来。我听到这个话特别有感受,为什么?我们设身处地站在父母的立场去想,父母看著我们长大,在他的整个回忆当中,是我们两个月三个月、三岁五岁,那种天真、那种对父母依恋的表情。这样天真的孩子突然变成怒目相向,你说谁受得了?那个难受可以想像。所以色难,和颜悦色侍奉父母,而色难,就是和颜悦色侍奉父母,最难能可贵、最难得,但也不容易做到。你自己不调伏自己的坏脾气、傲慢的态度,就很难做到。 在古代有一个读书人,叫俞麟,他学识不错读了不少书,而且邻里都说他孝顺,因为大家看他每天晨昏定省都有在做,就很认同他是个孝子,而且连其他邻近的乡镇都有人来向他学习。他有一个朋友叫王用予,刚好有一天梦到文昌帝君,他们是同乡,他就请教:俞麟很孝顺,学问也很好,他有没有考上?帝君讲他没考上,他本来可以考上,但是功名被削掉了。为什么?他是看起来很孝顺,可是都是做给人家看的,他的内心犯了腹诽的罪过。腹诽就是表面上对父母很恭敬,内心有埋怨、有不满,没有表现出来。这样久而久之,伤了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天性,最后他的每个动作变成应付的,他这个良知就受到很大的障碍,天良泯灭掉,一点一滴泯灭掉。而且他对人讲话也苛刻,等於还是没有真正从自己内心的忠厚,去培植德行,所以他这一生就考不上功名。 从孔子这四段话,我们可以去理解,行孝确实是要「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」,养则致其乐就是养父母之心。养父母之志,在历史当中所有建功立业的人,几乎他的动力都来自孝顺,确实是忠臣出於孝子之门。我们看孔子、我们看孟子,都是满他母亲的愿望,孔子的母亲为什么这么辛苦,离开本来富有的家庭,到了曲阜?不就是希望让孔子受好的教育吗?孟母三迁,「昔孟母,择邻处」,不只是择邻处,抓住每个机会教育点,成就孩子的心性,这叫「当其可之谓时」,及时教育。《礼记.学记》里面讲的,这四个重要的教育方法、概念,来我们复习一下,「禁於未发之谓豫,当其可之谓时,不陵节而施之谓孙,相观而善之谓摩」。这个一运用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,相观而善之谓摩,让孩子跟当前所有有德行的人学习,让他跟五千年来的圣贤人学习,都是相观而善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