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:《群书治要360》学习分享(第二十四集)(3)

『若人主听察不博,偏受所信,则谋有所漏,不尽良策』,就是说君主不能广泛的听取意见跟明察,只接受身边这些亲信的言论,这个谋划必定会有疏漏不够全面,那就不能够用到最好的良策。『若博其观听』,假如能广泛的

  『若人主听察不博,偏受所信,则谋有所漏,不尽良策』,就是说君主不能广泛的听取意见跟明察,只接受身边这些亲信的言论,这个谋划必定会有疏漏不够全面,那就不能够用到最好的良策。『若博其观听』,假如能广泛的听取和明察,但是『纳受无方』,采纳的方法不是很对,方法、态度又不是很对,考察又不精确,甚至於这个计划做的时候,还要不断了解客观状况,适时做调整,所以要做好一件事,事实上不容易的。考察又不精确,『则数有所乱矣』,这「数」就是计划,那这样子计划又必然会出状况、会被打乱。所以能广泛听取,还要能够去判断怎么做、怎么用会更恰当。我们之前有提到,大舜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」,他也是广泛听取底下的意见,但是他懂得隐恶扬善。懂得「执其两端,用其中於民」,可能听取很多意见,很多都是过跟不及,他怎么衡量到一个最折中,最适当的方式来做、来实行,也是他接受这些建议之后,能很好的去决断、去下决策。

  接著我们看五十七句,是在第九册一千一百七十页,在第一行下面。我们一起把它念一下:

  孔子曰。众好之必察焉。众恶之必察焉。故圣人之施舍也。不必任众。亦不必专己。必察彼己之谓。而度之以义。故举无遗失。而功无废灭也。】

  这一段讲到,举人才要非常慎重对待,我们之前讲到国家的治乱关键,得贤才就兴盛,不得贤才就要败亡。而这叫得贤才也要会判断,这个人是不是真正有德行跟能力?所以《资治通鉴》里面讲到,「治本在得人,得人在慎举」,谨慎推举,「慎举在核真」,考核所听到是不是都符合真实的状况?在《孟子》当中也有提到这个精神,用人的时候纵使众好之也要察,众恶之也要察。因为人存政举,人亡政息,这用错人,这一个地方的政治就办不好了。包含《孟子》也讲到,假如要判一个人死罪,也要慎重去了解状况、了解实情。为什么?因为面对死罪,判下去了人死不可复生,所以面对一些重大的事情,都应该要非常谨慎的去审察。

  我们看『众好之必察焉』,每个人都说他好,为什么还要去了解调查清楚?因为很可能那一群统统都是既得利益的,他当然为他的利益说好话,都说这个人好。大家记不记得之前我们讲了一个事例?齐王有一个臣子,所有身边的大臣都说他不好,『众恶之』,都说他不好。我们要不要下判断?这么多人都说不好,应该不好,应该那就还不是很准。齐王派人实际到他管的地方,了解到他治理得太好了,跟事实一百八十度的不一样。后来才了解因为他勤政爱民,没有时间去谄媚巴结这些身边的人,这些人都说他的坏话,所以就封赏这个臣子。另外一个臣子所有的人都说他好,要不要用?齐王派人去他治理的地方,一了解治理得乱七八糟,因为他都把时间花在给这些身边的大臣送礼去了,所以就降罪於这个官员。最后还处罚了身边那些不实的官员,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讲违心之言,给他送钱的讲他好话,不送钱的就讲他坏话。后来一处罚,以后身边的人就不敢谋自己的私利了。所以这里讲的「众好之」、「众恶之」,都要很冷静去观察。

  尤其纵使并没有要谋什么私利,但人往往有一个惯性,所以改革者为什么难?你说他改革就是为了整个团体好,但人有时候不知不觉就习惯一个模式。谁要改,他好像下意识里面就觉得不是很欢喜,不是很能接受,不是马上能很冷静的去思惟,他提的新意见、新改革,对这团体长远性是怎么考虑的?一般这么冷静然后去考虑长远的人少。一改了:给我不舒服,给我不方便,可能就会又提一些反对意见。这个时候改革者也不应该排斥这些反对的人,反而要更有耐性的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这个时代要做什么事情,都还得要很有耐性,很平心静气的去一步一步迈进,也不能操之过急。有时候改革的人一下子觉得跟那些不认同的人,他就跟他们对立,这样子最后往往都会是失败收场。你觉得改革对国家好,也不能因为你觉得对了,显得就排斥他人,甚至於强势起来,反而会招来别人的情绪、反对就不好。

  接著讲,圣人选取人才跟舍弃人才,不一定要听任大众的话,也不一定都是由自己独自来裁断。更重要的就『必察彼己之谓』,就是一定会调查搞清楚大家所说的这些情况。『而度之以义』,一定是用,「义」就是用道德规范来衡量。这样才能『举无遗失』,举荐的时候没有遗漏,这政事才能推展得好。用到好的人政事当然办得好,就不至於会政事荒废,甚至出大问题。我们看「度之以义」,就是选择人才用道德标准来审察。我们看现在很多国家选取人才考试制度,考这些公务员考试。请问大家,德行能不能考出来?所以你看用的方法不对,不是度之以义,叫度之以考卷,所以现在贪污腐败很多。要度之以义,道德规范。

  从汉朝以后,举人才最重要的举孝廉,孝就有德的本,廉就不贪污,所以举孝廉才是正确的。包含用五常、五德这些标准,五常仁义礼智信,五德温良恭俭让。包含我们以前读过「才德论」,大家还记不记得?有一句最重要的一定不能忘,整篇的一个核心,就是你可以审断、判断出,什么是德、什么是才。「正直中和之谓德,聪察强毅之谓才」,看大家的表情,我还是写一下。人对德、才的判断其实不一定准确,聪明、观察力很敏锐,做事很有魄力、很有毅力,这些特质都是才,不是德;反而是这个人公正、正直,然后处世循中道,而且待人和气,以大局为重,这个才是德。我们观察才胜过德就会以才智对人傲慢、对人轻视,只要有傲慢,他铁定造成团体里面,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跟冲突。有才的人而不注重中和,最后上位的领导者都得处理他的人事问题,德不足到哪都是添乱,不要说能帮助团体了。所以以前忠臣多,因为从小时候就培养这些德行,以前是大家庭,一、二百人住在一起,他每个起心动念要考虑的是父母,考虑的是整个家族,他特别能包容,特别能忍辱、体恤这些处世的态度,不会动不动就以自我为中心,发脾气、傲慢。

  在「审断」这个部分,我们讲个太宗当时候的一件事情,就是在贞观八年的时候,桂州的都督李弘节是以清廉、谨慎闻名,后来他去世了,他的家人拿宝珠出来卖。唐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就在朝廷当中,朝堂上讲到:这个人生平所有这些宰相都说他非常清廉,可是现在居然家里的人是拿宝珠去卖,当初这些举荐他的人是不是也要负责任?你看他现在拿宝珠去卖,他有你们讲的这么清廉、谨慎吗?所以就下令要好好的去了解,调查清楚这件事情。当然当下他是不怎么高兴了,我们常常要冷静一点,就是《弟子规》讲的「见未真,勿轻言」。我们往往遇到一件事马上就下判断,而且我们当下那个判断是不是心平气和?只要不是心平气和,判断基本上都会有偏颇。可是这变成一个习气,一遇到什么事一定是怎样怎样!马上去下断言,一来自己的傲慢会增长,再来很可能误会他人。而这个误会假如太大太深,可能彼此的关系,这一辈子就形成很大的障碍。所以人应该要很冷静、平和的来应对事情,不要一下子就情绪,或者一下子就下判断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