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夫物速成则疾亡』,一般的规律,愈快出名的愈快倒下来,因为他抵不了这些名利的时候,就受不了。大家看很多国家都有跳级生有没有?跳级生厉不厉害?我们一提倡跳级,一跳十三岁读大学、十一岁读大学,好厉害。跟这句话违背了,有没有人去调查过,那个跳级生以后怎么样?请问大家看到,哪个世界上成功的人他是跳级生?奇怪,都没有怎么继续搞?深入发觉,这些跳级生人际关系处不好,因为他没有学习。人际关系,不是靠记一本什么书,他人际关系就好了。那是一种感受、一种体验,他必须去从处世待人当中去摸索、去体会、去成长,没有办法吃哪个东西下去,就都学会了。而且我们都没有关注到他心灵的成长,他假如一直跳级,统统在掌声当中,其实他得失心是非常重的,他输不起的,一下子挫折来了,可能他就有想不开的念头。所以统统要遵循自然法则,水到渠成。求学问首先我们急於求成的心要调伏掉,要安住当下,安住每个念头下功夫。所以「绳锯木断,檐滴石穿,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」,强摘的瓜不会甜,强摘的桃会很酸这句我加的。因为孔老夫子说要举一反三,这是同理可证,不能违反自然。 坦白讲栽培人才也都要从基础开始,等到他实力积累上来,他一当主管,他能体恤底下人的心情,他也能指导他们,他绝对不是纸上谈兵。现在很多人企管硕士、企管博士,好他心目当中:我一来就是做什么,他就要做主管。然后都是拿著理论硬套,他能不能感受人心?「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」,感同身受那都要亲身去体验过一些事,才提得起来,「事非经过不知难」。有个企业家创业特别有人情味,整个团体像一家人一样。传到他孙子,他爷爷创业小学毕业,学历很低;他的孙子是管理学博士,从美国回来了。结果一回来,对著全体员工讲:我不是来跟你们交朋友的,公司有公司的制度,你们要好好遵守。他是博士,请问大家整个人心差异大不大?坦白讲他讲这些话,公司还能继续做谁的力量?谁的福报?他爷爷!那些人现在是看他爷爷的面子。假如没有他爷爷这种筚路蓝缕打的基础,我看他讲完,隔天不知道跑了多少人。 所以这整个栽培人才,包含学问的提升,都是积累的,都不是可以速成的。所以刚刚那一段话,「绳锯木断,檐滴石穿,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」。矜就是傲慢,觉得自己的能力比爷爷强、比古人强,躁就是急於求成,狐疑对经典这些话怀疑、不相信,真的是这样吗?比较容易顺著自己的看法、我执、我见去做,「矜躁孤疑」。「欲速」是想要很快达到效果,「转迟」,反而适得其反。大家看我们求学问的过程容易急躁,容易怀疑经典的教诲,然后容易傲慢。您看孔老夫子是至圣先师,老人家学习的态度,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您看信不怀疑,好古!述而不作是不傲慢。当然那个信、那个好表现在依教奉行,表现在自己的思想随顺古圣先贤的教诲上。不是自己拍著胸脯说:我相信、我好学,这是表相。我们的思想观念、一言一行照著经典来落实,这个才是真信、真好学,这是重实质,不是形式的,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了。 所以学问,成语当中也提醒我们「厚积薄发」,坦白讲我是碰到这个机会,在海口跟大众交流,没有老祖宗的经典、福报,没有师父的威德,谁要听我讲?所以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状况。现在祖先也很护念我,知道我已经弹尽援绝,差不多用完了,定力也不够。所以师长慈爱,知道我们这些年轻人也没东西了,给我们建个汉学院,把我们关起来,别出去丢人现眼,好好积累。学问不积累没法入心,经句没法变成自己的生活、处事待人接物,变成自己的心性,难!那不是短时间达得到的。所以真的我们都感觉,冥冥当中祖先都在护念著我们,我们得听话,不能又出去乱跑是不?出去,八风一吹又动了,到时候晃,连根拔起来那就造大罪业,把传统文化的形象都搞坏了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人是遇到知己会吐真言,大家都是我的知己,对弘扬文化确确实实是尽心尽力。看到大家学文言文学了一年多,每一节课都不缺席,真的,我是打从内心佩服,大家的那一分使命承担,还有好学。 所以『朝华之草』,早上很活跃的草、很鲜活的草,可能到了,『夕』就是傍晚,傍晚就凋落了。但是松柏它的茂盛,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衰减,『松柏后凋於岁寒』,「松柏」都是可以长几千年的大树,那个都是根基扎得很牢,但是它长得很慢。所以您看草本植物长得特别快,二、三天就看它长那么大,但很快它就死了,所以大自然的这些规律,也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示。『是以大雅君子』,「大雅君子」就是德高有才的人,不求很快得到效果,欲速是会不达的。而我们要很冷静,现在整个社会风气还是急功近利多,甚至於我们在弘扬文化的路上,我们自己功利心、名利心其实还在调伏,有可能做著做著我们也是用功利心在做。所以一个团体互相之间提醒、护念,勇於讲实话,提醒整个团体的方向步伐,这是必要的。不然形式上是弘扬文化,实质上还是在追名逐利,追名逐利可能都是在花祖先的福报,在造孽了。 追名逐利到最后,自身的习气没有调伏,一跟大众接触,反而让大众丧失信心,怎么学传统文化的人做人做事都是这样?所以现在很重要的要扎根,经典的教诲,我们要落实在自己的家庭、团体当中,这些才是真正人能弘道,做出来了让人有信心,这样才能长远。只讲不做最后日久见人心,人家一跟我们接触,反而察觉到怎么讲课的人习气这么重,德行这么差?那个会给人家内心很大的震动,甚至是灰心。所以我们走到这个因缘当中来,不忘初心,不是要名,也不是要利的,希望以自己的真诚跟德行,让每个接触我们的大众,对传统文化都有坚定的信心,用这样的心来期许自己才好。名利是梦幻、过眼云烟,尤其会毒害我们的慧命,真看破了躲都来不及,还要它? 这一句话事实上,是位父亲对他儿子的谆谆教诲,《群书治要》第五册六百六十八页,就有这句话。而这篇文章,是魏朝一位读书人也是官员,写给孩子的,在六百六十六页最后一行,我们萤幕上也有把字打出来。这段家训非常精彩,可以体会到一个父亲望子成龙的心,护念孩子德行跟幸福的心。我们看第一句,「王昶字文舒,太原人也」,太原在山西。「迁兖州刺史」,刺史应该是负责一个省的也是满大的官。「为兄子及子作名字,皆依谦实,以见其意」,他给哥哥的孩子就是他的侄子,以及他自己的小孩取名字,都把谦虚、忠实、忠诚,这样的字含在他的姓名里面去,而让孩子拿到这个名字,就明白父亲对他的期许不敢忘怀,爱子从这些很细的地方都是良苦用心。「故兄子默」,他哥哥的儿子叫王默,「字处静,沈字处道」,他哥哥有两个儿子字处静跟处道,都提醒他在道中,要时时清净的心,静下来才有智慧。「其子浑字玄冲,深字道仲」,在《三国志》里面是写「道冲」,都是取得很有义理的名字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