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讲地藏经第四六卷

净空法师讲地藏经,净空法师讲地藏经

地藏菩萨本愿经  (第四六卷)
  
  请掀开经本《科注》卷下第六十五面,请看经文:

【生人天中,受胜妙乐。是人眷属,如有福力,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,即承斯功德,转增圣因,受无量乐。】
  注解里面一开端就说,“已生善道,增益功勋,未脱苦轮,早生净土”,跟这段经文的意思相似。是说明家亲眷属如果在世的时候行善修福,来生还可以得人身,如果善行福德力量很大,他可以生到天道享天福。眷属为他供养地藏菩萨形像,依照经典所教导的方法来修学,来超荐他,为他培福,他成这样的功德。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,‘是人眷属,如有福力’,依照这个方法修学是修福,这种修学他得不得到好处?能得好处,将他的福报再增长、再扩大。此地讲‘承斯功德,转增圣因’,“圣因”是佛法的机缘,他在受人天福报的时候有缘遇到佛法,当然这种情形我们能够想像得到,是地藏菩萨威神加持,使他能够接受佛法、信仰佛法、理解佛法,依教修行,那他得的果报就殊胜,‘受无量乐’。“无量乐”是一个标准,什么时候才真正得无量乐?总归到净土法门才真正得无量乐,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够获得,古德常讲“当生成就的佛法”,不必等第二生。

  由此可知,这个法门确确实实如善导大师所说,他老人家告诉我们,“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”。我们从他这句的意思也能够体会到,人死了以后会往哪一道去投生也是遇缘不同,你们想想对不对?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如果遇到是恶缘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都不好,心里面烦躁,常常起贪瞋痴慢,这就堕三恶道。为什么到三恶道?遇缘不同。如果在这一生当中遇到善知识,家庭好、学校好、老师好、朋友好,你一定是心善,心善行善,你一定在三善道,可见得缘关系太重要。佛法里面讲缘,现在世间人讲机会,言词虽然不同,意思没有两样,所以我们在古书里面读到,“孟母三迁”,有道理。孟子的母亲搬了三次家,诸位要晓得,现在搬家很平常,尤其是在外国,游牧民族常常搬家,中国古时候很不容易搬家,住在这一个地方,多少代都在这里,老家,哪有常常搬家?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搬三次家?都是为了儿女,为了小孩生活的环境,这个地方缘不好,赶紧要搬,选择这些邻居街坊都是善人、都是好人,让小孩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,从小他就有善良的薰习,所以孟子能成为圣人,得力于母教,母亲照顾得好。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家庭,为到儿女不顺心,儿女不听教诲,什么原因?他所接触一些朋友,他生活的环境不善,这个因素很大。

  我们学佛要在这一生当中要想成就,我们要选择一个学佛的好环境,这就是这些年来,我们为什么常常念著建弥陀村、建念佛堂?无非是制造一个修行的好环境。西方极乐世界大家知道,为什么成就那么快速?修学的环境好,十方诸佛刹土都不能跟西方世界相比。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你说这个环境多好?古大德跟我们解释“上善”,上善是指哪一种人物?等觉菩萨;十地菩萨很善,还有上,所以把上善界定为等觉。由此可知,西方世界的菩萨都是等觉菩萨,你在这个环境里修学,你怎么会不成佛?这是十方诸佛刹土,都不能够跟它相比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选择修学的环境,为什么选择极乐世界?为什么诸佛如来劝我们选择极乐世界?道理在此地。十方刹土修学的环境虽然好,哪里找那么多等觉菩萨在一起,找不到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都有,而且修学是渐次成就,依旧要从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逐渐往上提升。而西方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,生到那个地方“皆作阿惟越致菩萨”,这是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里面所说;这一句是弥陀本愿功德,他的愿都兑现,所以他成佛。生到西方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,难信之法,谁会相信?这是佛说的。佛不可能有妄语,佛说的话决定真实,我们应当深信不疑,所以我们选择修学环境。这一句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“转增圣因,受无量乐”,意思就含在里头。再看下面经文:

【是人更能三七日中,一心瞻礼地藏形像。念其名字,满于万遍。当得菩萨现无边身,具告是人眷属生界。】
  前面是说修行的期限是一日到七日,不退初心,这里更进一步,‘更能三七日中’,修行最重要关键字眼在‘一心’,这两个字很重要。如果是乱心、杂心,效果就没有,只能够得一点福报,所以经里面讲的一心、一礼、一瞻,这个字样很多。此地比前面说得更明显,‘一心瞻礼地藏形像,念其名字,满于万遍’,此地“万”不是数字,是表圆满的意思,圆满是你三七日中二十一天尽力去念,实在讲念也不在念名字多少,要紧是念得相应,这个重要;念得再多,要不相应,那就是古人讲“喊破喉咙也枉然”!所以最重要是要相应,“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”,要紧在这个地方。相应,怎么叫相应?念地藏菩萨的时候,心是地藏菩萨的心,地藏菩萨是什么心?度脱法界一切苦难众生,这是地藏心;孝敬法界一切众生,这是地藏心。

  我们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相应,行要相应,行是行为,真正是献此身心为一切众生服务,为一切众生做得度的增上缘,这是行。随时随处,尽心尽力劝化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明瞭,十法界,特别是六道里面的状况,我们要讲给他听,让他了解六道的状况,知道取舍。不但要讲给他听,还要做出样子给他看,帮助他觉悟,如果你只能讲你做不到,别人听了不能相信,你要做到,大家看了就能够接受、能够相信,能够学习,这行相应。心行相应这叫念,一心称念,与诸佛菩萨没有第二个念头,只有帮助众生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一心,真诚到了极处,古人所讲“诚则灵”,灵是感应,真诚到极处感应就特别的明显,就能感应到地藏菩萨现身,告诉你你的家亲眷属现在在什么地方,你不是很关心吗?为了关心家亲眷属在哪里,你才认真一心修学这个法门,菩萨不辜负你,现身为你说法。

  一心,注解里头也讲事一心跟理一心,你能够专心礼拜,礼拜地藏菩萨形像,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,这是事一心,也就是我们常讲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是事一心。下面说“契入如虚空无边”,这是理一心,这个意思就是说,与真如自性相应就是理一心,或者说与一真相应是理一心。一真就是法界,一真就是真如,一真就是自性,心性广大如虚空,没有边际,入这个境界这是超越十法界;十法界是有边际,是有范围,所以超越十法界,这是理一心。这个境界很难懂,很不容易达到,佛在一般经上讲我们比较容易体会,要念到烦恼断尽,烦恼障破了,所知障也破了,这是理一心。烦恼障很广,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,尘沙、无明是属于所知障,见思是烦恼障,诸位都很清楚,我们有没有能力断掉?起心动念还有人我是非,我们被烦恼缠缚,没有能力除障。可是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都告诉我们,烦恼是虚妄,不是真实,既然是虚妄,决定可以断除;自性真心是本有的,既是本有,决定可以证得。如何能够消除烦恼,证得真如,都在一念之间,这一念之间一定要当人自己做功夫,谁都帮不上忙。所以佛祖他能够帮助我们,只是把这些事实真相说清楚、说明白,把他自己断烦恼、证入自性的那些经验方法,提供给我们做参考,只能做到此地,其他的帮不上忙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