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讲地藏经第七卷(3)

我们看看最近东南亚经济衰退,多少有钱有富,平常都是看到很了不起的人,听人家讲自杀了。为什么自杀?破产了。佛在经上讲财为五家共有,我们明白了,边都不沾,一心向道,我们才有救。佛在经上说,财、色、名、食


  我们看看最近东南亚经济衰退,多少有钱有富,平常都是看到很了不起的人,听人家讲自杀了。为什么自杀?破产了。佛在经上讲财为五家共有,我们明白了,边都不沾,一心向道,我们才有救。佛在经上说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五欲,地狱五条根;你要是贪恋不舍,《地藏经》上讲地狱境界,就有分。婆罗门女所见到的这个境界,是我们这个地球上造作恶业的众生,你看造作恶业的众生有多少?这个里面不是说,信佛的人才会堕地狱,不信佛的人就不堕地狱,没这回事。如果说不信佛的人就不堕地狱,那我们就不要信佛;不信佛的人照样堕地狱,不管你信不信。你修善决定生天,你造恶决定堕落,一定道理,不管你信不信。

  ‘新死之者,经四十九日后’,没有后人给他培福。人死了以后做七,做七这个道理、作法都是出在《地藏经》。佛经上讲过,人死了以后还没有到其他道里面去投胎,这是中阴身。中阴身每七天有一个变易生死,这他很苦,所以七天的时候给他做一次超度的佛事,减少他的痛苦,给他修福。‘生时又无善因’,没有做过什么好事。‘当据本业,所感地狱,自然先渡此海’,自然是没有任何人逼迫他。地狱不是人设计,不是阎罗王设计,自自然然业力现前,才有这个现象。我们继续往下看经文:

  【海东十万由旬,又有一海,其苦倍此,彼海之东,又有一海,其苦复倍。】
  愈往里面去罪业愈重,所受的苦比你所见到的要增加很多倍。你现在所见到的是第一重海,这是造作恶业轻的你看到,那个极重的你没见到。

  【三业恶因之所招感,共号业海,其处是也。】
  你所看到就是佛在经上讲的业海,业海是苦海。‘三业’是身、语、意,造作不善的恶业,才得这个果报。地狱如是,十法界亦如是,这个现象都是自心变现。《华严经》上讲一个总原则、总纲领,“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”,唯心所变这个里头没有识,没有识就是没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诸位要知道,妄想是阿赖耶,执著是末那,分别是第六意识,如果不用八识,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,那就是唯心所现,唯心所现的境界,佛在经上叫它做一真法界。如果你落在妄想、分别、执著里面,就把一真法界里面起了变化,唯识所变,随著你的业力;业力就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变现出十法界。十不是数字,诸位要懂十是表无尽。每一个人妄想、分别、执著不一样、不相同,每一个人变现的法界不一样,所以法界无量无边。如果落在贪瞋痴慢变现出来的境界,就是这里讲的业海,这是婆罗门女亲自见到。请看经文:

  【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,地狱何在。】
  她就来问问:地狱在那里?

  【无毒答曰,三海之内,是大地狱。】
  你今天看到的业海,这个业海就是地狱。

  【其数百千,各各差别。】
  大地狱还有附属的小地狱。

  【所谓大者,具有十八。】
  这是我们世间人常讲十八层地狱,十八地狱是讲大的。

  【次有五百,苦毒无量。次有千百,亦无量苦。】
  大地狱经里面所讲八寒、八热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大地狱都在铁围山的下面。我们看经文:

  【圣女又问大鬼王曰,我母死来未久,不知魂神当至何趣。】
  她来打听她自己的事情。她告诉无毒鬼王,我的母亲死了以后还不久,不知道现在她的魂神在什么地方?我们世间人讲灵魂。

  【鬼王问圣女曰,菩萨之母,在生习何行业。】
  这问她:你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是从事哪一个行业?从事哪一个行业,就知道她所造的业善与不善,大致上可以能判断,死了以后她到什么地方去。

  【圣女答曰,我母邪见。】
  知见不正,这就是正与邪。什么叫正知正见,我们要清楚、要明白。说实在话,六道凡夫知见都不正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。我们如果是正知正见,怎么会到六道来?六道之外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声闻是正觉,菩萨是正等正觉。鬼王问婆罗门女,说你的母亲,这称她菩萨;菩萨之母,在生之前从事哪一个行业?婆罗门女说她母亲邪见。邪、正有标准,在佛法里面,阿罗汉的知见才算是正知正见,所以佛在经上提醒我们,在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,不能相信自己的知见;你要以为你自己知见是正确,问题就出来。为什么说阿罗汉的知见才算是正知正见?阿罗汉已经将见思烦恼断掉,也就是说看什么事情客观,这个诸位容易懂。为什么?他没有我,无我,我执断了。

  六道凡夫起心动念有个我,有我就有成见、有主观观念,你对于一切事理自然会看错;我以为对,我以为正确,我的看法,就糟了。所以断了见思烦恼知见才算是正,标准在此地;没断见思烦恼哪里来的正知正见?我们现在要怎么办?我们初学佛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,唯一的办法依靠佛,这就说到三皈依的重要,依法不依人。学法一定还得要有老师指导,没有老师指导,你在佛法里面也没有办法依靠。佛说的经论太多,你要一切都依,你没有智慧;没有智慧,佛在这个经上说空、在那个经上说有,到底是空、是有?你就搞糊涂,你就没有办法依靠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台湾大学有个教授,也挺有名气,现在不在。他就告诉我,他说:佛经里面讲有的时候有道理、有的时候没道理。我说:哪些地方没道理?他说:我看过《金刚经》。我说:《金刚经》怎么说?像两桶水倒过来倒过去,一会儿说有、一会儿说空,到底是空、还是有?叫人模棱两可。所以佛说,“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”,别看到是大学名教授,不行。可见得正知正见难,没有正知正见,要是邪见之人还讥毁三宝。怕的是我们自己虽然是出家也犯这个罪,不知不觉造这些罪业,自己不晓得;总以为自己为是,自己没错,看到别人过失。

  【设或暂信,旋又不敬。】
  她这个四句话,我们细细的来想一想,观察这个世间,再反省自己,恐怕自己都犯。我们的信心是露水道心,若有若无,经不起考验,小小的风浪,我们的道心就失掉,信心就没有。‘敬’这个字更不容易,敬从信心生起,没有信哪里会有敬心?对佛菩萨、对父母尚且不恭敬,怎么能够敬人、敬事、敬物?谈不上,所以你才晓得这个多难。我们读这四句话要警惕自己,常常把这个四句话,摆在面前当座右铭。

  【死虽日浅,未知生处。】
  日浅就是死没有多久,不知道她现在生到哪里?这个说明鬼王就知道,大概知道她落在哪一道?

  【无毒问曰,菩萨之母,姓氏何等。】
  这再问一问:你的母亲什么名字?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