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十善业道经 (第一一二集) 2000/12/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14-112 诸位同学,大家好!请掀开《十善业道经》第十六面,经文第三行: 神足庄严故,恒令身心轻安快乐。】 「四神足」,昨天跟诸位讲了第一个「欲」;第二个叫「念」,第三个是「进」,第四个是「慧」。这些名词在经论里面用得非常广泛,它应用的处所不一样,意思就不相同。这个地方是讲『神足』,神足也叫「思惟」,也叫「如意」。比较容易理解的,「如意」好懂,我们讲「称心如意」。欲望能称心如意,意思上面说过了。 今天跟诸位介绍第二条「念」,在经论的注解里面叫「一心正住」,这是「念如意足」。从这个说法,我们念佛的人立刻就能体会到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一心不乱」。一心不乱,念就如意了,念就自在了。「一心」是真心,确实这才能称得上「正住」。一部《金刚经》,须菩提向世尊请教的,就是心要安住在哪里;中心的问题是在此地,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。安住不妥当,你就不如意、就不自在,那称之为「邪住」,不叫做「正住」。正住是一心,就是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一心不乱」、「心不颠倒」,这是正住。 我们要怎样契入这个境界?净宗法门妙,一句「阿弥陀佛」老实念,你就能契入这个境界。诸位要记住,「老实念」,关键在老实。我们念佛念了很久,没有得到一心正住,是什么原因?我们不老实。怎么叫不老实?念佛里面有疑惑,这就是不老实;念佛里头有夹杂,就更不老实;还有间断,所以修了这么久,功夫不得力。大势至菩萨在《圆通章》里面教给我们念佛,纲领是八个字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「都摄六根」是一心,「净念相继」是正住,那个「住」是佛住,菩萨也是住在「佛住」。通常我们说菩萨住六度,声闻住四谛,缘觉住十二因缘,这个「住」是讲存心,存的是什么心。天人住十善、四无量心,慈悲喜舍。只有三途的众生,他那个心住在贪瞋痴里头;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,是三途众生。 所以,我们自己如果起心动念也落在自私自利,也落在贪瞋痴慢,天天搞是非人我,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,前途是什么?前途是三恶道。你走的路,走的是地狱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。这个世间很短暂,一百年光阴,一弹指就过去了。你到哪里去?到恶道去。谁教你到恶道去?你自作自受,没有任何一个人干涉你,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左右你。你作佛、你下地狱,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,什么人都帮不上忙,什么人也障碍不了,佛菩萨对你也无能为力,这个一定要懂得。 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、对众生的加持是教学,教导我们。我们能接受教学,能够领悟,能够改过自新,「回头是岸」;从哪里回头?从六道回头,从十法界回头,我们向一真法界,这叫回头是岸。六道、十法界是什么?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「回头」就是我们要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舍掉,要舍掉六道!六道最重要的业因就是「见思烦恼」,见思烦恼造成六道轮回。「见惑」归纳五大类: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这五种错误的想法;「思惑」: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这五种,五大类。你把见思烦恼总共十大类统统放下了,统统舍掉了,从这里回头,这一回头就是十善业道。 所以,如果对於「见思烦恼」不能够理解,这些名相很繁琐,也不太好懂,你就记住最简单的「十善业」。十善业的反面是十恶业。从杀、盗、淫回头,不杀生,不偷盗,不淫欲。从妄语、两舌、恶口回头,我们一生不打妄语,不自欺欺人,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,你就真的回过头来了。「回头」,回头是佛菩萨,就不再作凡夫,我们要去作佛、作菩萨了。意三就是贪、瞋、痴。从贪、瞋、痴回过头来,不贪,不瞋,不痴。不但世间一切法不贪,出世间法也不贪,你的念怎么会不清净?这个时候才「一心正住」,对待一切众生,就跟诸佛菩萨一样,自己决定是一心正住。教化众生,他是菩萨种性,用「六度」教他;他是声闻种性,用「四谛」教他;他是天人种性,用「十善、四无量心」教他,这是教化众生的方便。与自己一心正住有没有妨碍?决定没有妨碍,这样才成就无量无边真实功德。 我们的心究竟安住在哪里?《金刚经》上佛教人: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「无所住」就是正住,「无所住」是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这个难!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。我们凡夫做不到,怎么办?佛这才为我们说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这是方便。诸位要知道,所有的佛法全是方便法,真实法说不出来的,能说得出来的,全是方便法。所以佛在经上才告诉我们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佛能说得出来的,佛能表现出来的,全是方便法。聪明人从方便里面悟入真实,这就是佛的教学真谛,从方便悟入真实。没有方便,对我们来讲,我们就无从下手,所以方便法要用,不能执著。经上举的比喻很好,像过河,我们要用船,船是方便法,过了河之后,船就不要了。还能背个船上岸吗?佛法就像船一样,我们可以用它,不能执著它,执著它就错了,你就被它害了,这才说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必须教心地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。 禅宗六祖能大师说得很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。「本来无一物」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应无所住」;「而生其心」,是生度化众生的心。「无住」跟「生心」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今天很困难,我们生心就不能无住了,心就有住,要无住就不能生心了,总是搞得两边合不拢,这是凡夫。诸佛菩萨生心跟无住是一不是二,生心就是无住,无住就是生心。大家慢慢从这里面去体会,然后你才能够领略一点圆教的思想、圆教的义趣。 空、有是同时的,这是大乘教里头常说的「不二法门」。所以欧阳竟无说:「佛法不是宗教,也不是哲学,佛法就是佛法,世间任何一法不能够媲美的。」什么原因?世法是从意识里生的,佛法是从真性里头流露出来的,不同在这里。我们怎样能契入境界?要用一心。起个念头就是二心。可是这个地方要记住,我们一般人起念是妄想,不起念是无明,都不是一心;凡夫不是落在妄想这一边,就是落在无明这一边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