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十一集)(2)

法照禅师离开竹林寺之后,他还一路上做记号,不要忘记了,不要迷路了,下一次还再来。正在做记号,回头一看,大圣竹林寺不见了,只看到是一片荒山,这才知道菩萨示现。那就是离开大圣竹林寺,他又回到我们这个时空

  法照禅师离开竹林寺之后,他还一路上做记号,不要忘记了,不要迷路了,下一次还再来。正在做记号,回头一看,大圣竹林寺不见了,只看到是一片荒山,这才知道菩萨示现。那就是离开大圣竹林寺,他又回到我们这个时空,回到这个频道,那个频道不见了,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  另外还有一个很殊胜的例子,在佛门里面大家常常拜忏,《慈悲三昧水忏》,这是唐朝时候悟达国师的故事。悟达国师在四川见迦诺迦尊者,那也是个不同频道,他是得人面疮,没法子。过去遇到一个穷苦生病的出家人,他照顾他,悟达国师年轻的时候照顾他,非常诚心诚意,全心全力照顾。这个人就告诉他,你将来有大难的时候,你到四川某个地方,那边有两棵树,你找到那个地方的时候你来找我。所以他得人面疮之后,这个故事在《三昧水忏》前面的序文里面说得很清楚,他找到迦诺迦尊者,用慈悲三昧水给他洗,替他释冤解结,这是冤家债主找来,这化解了,这冤家债主走了,他的人面疮就好了。这是阿罗汉的道场,离开之后,回头再一看,道场没有了,宫殿楼阁全部都没有了,也是一片荒山,这都说明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。

  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: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不要去执著。不但不执著,连分别都不可以,稍稍有一点分别执著,就落在攀缘里面。所以佛教给我们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你在一切境界里面得大自在。所以十法界有没有?有,肯定是有,今天科学家所说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活,我们决定不能怀疑。诸佛菩萨讲经说法,每一个维次空间都有众生,诸佛菩萨心地平等清净,所以哪个地方有缘,他就在哪里说法。所以这不是在人间说的,也就是不是在我们这个三度、四度空间讲的。

  听众跟我们一般经典记载不相同,一般经典常常记载「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」,这个地方大比丘众有八千人,菩萨众有三万二千人,这个数字都是表圆满。『比丘』是印度话,『菩萨摩诃萨』也是印度话。比丘加一个「大」,就不是普通的比丘,大权示现,大乘菩萨以比丘的身分来示现,其实全是菩萨摩诃萨,合起来有四万人,这是无比殊胜的法会。这些名相我们听多了,可以省一点时间。

  『众』这个字要略略解释一下,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,这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团体,现在人叫团体,我们一般讲人民团体、宗教团体。佛家这个「众」字,在此地是团体。『比丘众』,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宗教团体,或者说是佛教团体。但是这个团体跟一般团体不同,叫和合的团体。所以我们在「三皈依」里面,念到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,这个团体是世出世间所有团体里面最值得人尊敬的。为什么?人人都遵守「六和敬」,这个团体就可贵,这个团体就值得人尊敬,是六和敬的团体。比丘尚且如是,何况菩萨?菩萨就更不必说了。所以佛弟子的团体是「六和敬」的团体,我们一定要明了、要尊重、要学习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