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据上经中释尊劝父王念佛,谓一切众生在生死中,念佛之心系念不止,佛意所指之念佛,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」。这是净宗经教里面讲的四种念佛,四种念佛不一样,哪一种最方便、哪一种最稳当、哪一种最快速?这念佛同学一定会问,我们采取哪一种?小本《弥陀经》跟《无量寿经》,都是讲的持名念佛。底下讲念佛有四种,第一个「持名念佛」,第二个「观像念佛」,第三个「观想念佛」,第四个「实相念佛」。这排列的顺序,许多经教里面是把实相摆在第一,持名摆在最后,此地黄老居士把持名摆在第一,为什么?本经所宗。下面为我们解释四种念佛,第一「持名念佛,即本经所宗,称念阿弥陀佛名号」。所宗,这个宗就是修行主要的方向、目标、总纲领,你这个法门主修的是什么?我们主修的就是一句六字洪名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一心称念。称是念出声音,口念;念呢?念是意念,心里真有。称是口上有,念是心上有,心口一如,表里不二,这人叫真念佛。下面引善导祖师的话,「善导祖师曰,唯有径路修行,但念阿弥陀佛」。这个径路是近路,最近的一条路,凡夫成佛最近的一条路,时间最短、最快速那就是但念阿弥陀佛。这个但念是专念的意思,不能夹杂任何东西在里面,这叫但念;你夹杂别的东西在里面,就错了。 觉明妙行菩萨在《西方确指》,这个小册子里面告诉我们,念佛要怎么念法?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菩萨所说的,跟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讲的完全相同,大势至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助教,观音、势至是助教,西方世界菩萨众的首领,我们现在讲班长。他教我们念佛的方法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两句八个字,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的话说,放下万缘就是都摄六根。什么都放下,眼不看,耳不听,鼻也不嗅,口也不尝,也就是说六根放下外面的六尘,不接触,都摄六根,六根都回头不向外攀缘,然后你才能做到净念相继。净念是清净的念,如果你有怀疑,你的心不清净,如果你的心有夹杂也不清净。这个净字是不怀疑、不夹杂,相续是不间断,跟觉明妙行菩萨一个意思。我们很难做到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不容易做到,什么原因?我们的心没收回来,做学问、做功夫先决的条件是收心。孟子也讲过,跟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意思相同,《孟子》说了一句话,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做学问的方法没有别的,只要把你放在外面的心收回来就行。眼见色、耳闻声,都是对外头缘,现在不向外缘,耳我不听音,眼也不见色,把它收回来,收回来你心就清净,这收心。收心要懂得,不是不看、不是不听,你可以看、你可以听,决定不能放在心上。真正功夫古人有个比喻说得好,「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」,你想想这什么味道。我看,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为什么不见?里面不落印象,这个功夫还了得!上上乘功夫,你看了、听了,你决定没有分别、决定没有执著,这就是你心收回来。看了就分别、就执著,听了就分别、就执著,你的心全跑到外面去,你都是缘外头六尘,缘外面六尘是什么?那是生死心,那是轮回心。不向外攀缘,你向内就照根性,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方法。观音菩萨怎么修成功?「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」,菩萨用耳根,耳根不向外攀缘,向内,内是什么?内是自性,自性是清净的。用耳根比用眼根好,为什么?眼根你只能看到三方,后面你看不到,上下也看不到,讲六方的话它只能看三方。耳根厉害,耳根能听到六方,前后左右上下都能听得到,所以观世音菩萨用耳根。对声尘修什么?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叫真修。那很难,真不容易!净宗教给我们的方法,统统归阿弥陀佛,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全都换成阿弥陀佛,这个方便,太方便了。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就功夫成片,深一点就一心不乱。 所以善导祖师的话讲得好,善导祖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他老人家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。真的是近路,真正快速,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都比不上,华严、法华、禅宗、密宗比不上。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在《往生传》里看到的,确确实实许许多多人跟我们做实验,给我们做示范三年成功。念佛念到第三年,预知时至,佛来接引,没有生病,站著走的、坐著走的,走得那么潇洒、那么自在,径路修行。六道凡夫实在说迷得太深、迷得太久,说三年往生,三年就要死,这法门可不能修,修这就早死。把他吓到,吓得不敢修,这什么原因?对教理、对事实真相一无所知。你在这个世间活一百岁你还是要死,你能不死吗?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不死,这个诸位要知道,他到极乐世界是活著去的,不是死了以后去的。死了的人还会讲话吗?哪有这种道理?你看他临走的时候,告诉你,告诉身边的人,「我看到阿弥陀佛,他来接我,我现在要跟他去了」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去了,身体不要了。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死,活著去的,哪有死了能往生?实际上死了也能往生。阿弥陀佛这个法门不但度人,它也度畜生、也度饿鬼、也度地狱,普度众生。如果只能度人,畜生、饿鬼、地狱都度不到,就不能叫方便。九法界众生只要你有缘遇到,都能得度,而且这么容易。 下面这从比喻说,「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」,余门指八万四千法门,指无量法门,就是净宗之外,或者更进一步,持名念佛以外。什么叫竖出三界?「如虫生竹中,竖出则难」,竹子有节,一节一节,它要从竖出的话,每一个节它都得咬破它才能往上爬,一直爬到顶端出去,这个难,「称难行道」。「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,易於透脱,是横出三界,称易行道」。这个虫它不是一节一节的往上咬,它从旁边,旁边只要把竹子咬破它就出来,它不必找那个麻烦。这是从比喻说哪个难、哪个容易,这个比喻很明显。「喻为径路,因其方便直捷,成功迅速也」。特别指持名,近路当中的近路,它太方便,直捷,不走弯路的,所以它成功快速。《弥陀经》上给我们讲的,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你说它多快。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看到,宋朝莹珂法师,他从接触到净土,看《往生传》他感动,他真发心一句佛号念到底,三天三夜不眠不休,连茶、饭也忘掉,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阿弥陀佛告诉他,他还有十年寿命,劝他好好的念佛,到他寿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。他跟阿弥陀佛商量,他说「我十年寿命不要,我现在跟你去,为什么?我的劣根性太严重,烦恼习气很深,我再过十年不知道造多少罪业,恐怕去不了,所以我十年寿命不要,我现在跟你去。」阿弥陀佛就答应他,「好吧!三天之后我来接你。」这是表法,为什么阿弥陀佛没当时把他带走,要缓三天?叫他告诉寺庙的大众,这是一个破戒的比丘,不守清规,在这个寺庙里是恶名昭彰,没有人不知道他造恶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