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常常保持空性

放下,净空法师

我们再看第七「不退住」,清凉大师讲,「入於无生毕竟空性,心心常行空无相愿,止观双运,缘不能坏故」。这是讲的不退,入於无生毕竟空性,这个入是契入,也就是心里面与空性完全相应,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,放下起心动念,是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就是大乘法里面常说的法身菩萨,四十一位法身菩萨都住在这个境界里头,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怎么会有分别执著!不退的标准是依这个说的。从现相上,法身菩萨与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里面的众生起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他就现相,虽然现相,常行空无相愿。这里头是三桩事情,一个是空,一个是无相,一个是无愿,它这个无字是贯下来,无相、无愿。「空、无相、无愿」,在大乘教里面,小乘教也讲,叫三解脱门。为什么要「住空」?一切法体性空寂,你不能把一切法常常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错了。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,我们读大乘经,知道这桩事情,如果我们常常能够保持空性,这个好!为什么?什么烦恼都没有,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我们的道业在这一生当中会圆满的成就。如果心里面有,有什么东西?有六道轮回。说老实话,四圣法界没分!

  佛在大乘经上常讲「万法皆空」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那你把它放在心上,不就错了吗?佛法能不能放?不能放。为什么?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好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它说的法就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。世尊讲得很好,为什么这些法要舍?这个法就像筏喻一样,像我们坐船过渡,过渡在从前用竹筏,或者是用木筏渡过去,现在讲渡船。渡过去之后你就把它丢掉,你就不能再要它,用这个比喻。我们现在是坐渡轮渡河,过去之后我们就离开渡轮,把渡轮舍掉你才能够上岸,你要不肯离开渡轮你永远上不了岸。所以佛经的筏喻是这个意思,你要能舍。坐在渡船上,心里就没有执著渡船的念头,何况到达彼岸你上岸。佛这个比喻说,这个水就是六道,苦海无边,渡船就是佛法,苦海你要舍掉它,渡船也要舍掉它,你才能到彼岸,这个比喻很好。

文摘恭錄—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八0卷)  2009/12/3  檔名:12-17-2080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