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想得到地藏经里的真实功德,先要做善男子、善女人

学佛,净空法师

 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》

  【佛告普广菩萨。未来世中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。或合掌者,赞叹者,作礼者,恋慕者,是人超越三十劫罪。】

  这一段经文,一般人看起来都非常难相信,很不容易接受,为什么?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,这么便宜的事情。一个人听到地藏菩萨名号,或合掌、赞叹、作礼、恋慕,这平常的现象,就能超越三十劫的罪报,好像未免说得太过分,哪有这么大的利益?其实这一段文字里面,关键的字眼在‘善’字,这不是说得很清楚?善男子、善女人,不是一个普通男子、女人,你听名合掌就有这么大的功德,我们往往读经粗心大意,就疏忽掉了。善的标准,这是大乘经,大乘经善的标准,我们就依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来说,以这个标准来讲,‘净业三福’统统做到才叫善。你只能够做到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,你是人天善。这个经是大乘经,你还达不到这个标准。如果再加上受持三皈、具足众戒、不犯威仪,你也是二乘善,声闻、缘觉的善,跟这个还差一等。这个善一定要发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读诵大乘、劝进行者。换句话说,十一句都做到,这个人听到地藏菩萨名号,合掌、赞叹,超越三十劫罪,还有什么话说?自己有这个根底,再加上佛菩萨威神的加持,我们就信得过了。所以此地的善不是凡夫小善,这是关键的字眼。许多人读经、听经,听了之后有疑惑不相信,都没有注重这个字,这是一段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字眼。

  这个标准岂不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大心凡夫?我们是凡夫,为什么说是大心凡夫?凡夫你烦恼没断,他不是菩萨。如果是菩萨,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也断了,也无明分破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,《观经》三福他真正做到了,那是法身大士,不是普通人。我们烦恼没有断,也修菩萨之法,我们也修,虽修烦恼没断,这叫大心凡夫。大心,你修的法门跟法身大士等齐,可是法身大士烦恼断了,我们烦恼没断;‘大心凡夫’术语的定义,是这么个说法。我们要达到菩萨的标准不容易,别说菩萨,二乘乃至于小乘初果须陀洹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想进入他们的境界都不是容易事情,都不是能够做得到的。所以我们以凡夫的身分,修小乘法门、修菩萨法门,乃至于修一乘大法,这不是不可以的。特别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‘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’,初发心就可以修等觉菩萨的法门。这正是经上所讲的‘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’,行布是次第,圆融是超越次第,显示出无障碍的法界。也正是提醒我们,我们可以修学无障碍的法界,不是不能修,不是说一定要到那个位次才修,佛法跟世间学校读书不一样的。

  ……

  合掌是恭敬,赞叹是弘扬,作礼、恋慕是修行,效法地藏菩萨,跟地藏菩萨学习,这样才得地藏菩萨不思议威神的加持,他才能灭罪;超越三十劫罪就是灭罪。我们明白这个意思就不会怀疑,就知道佛所讲的是事实,决定不是妄语,决定没有夸张,所说的完全是事实。在这个地方,如何要把我们自己提升到善的标准,这一点很重要。佛在《观经》上说得好,三福十一句它在结论上讲,这是‘三世诸佛,净业正因’,这说得多明白、说得多清楚。三世是讲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三世诸佛从哪一个基础上修行证果的?就是三福。所以三福是经典里面讲的‘善男子、善女人’,善的标准。小乘善前面两条七句做到,小乘经上所讲的善男子、善女人。大乘经上讲善的标准,一定十一句统统做到。我们虽然做得不圆满、不究竟,但是一定要做。其他的意思,诸位可以从青莲法师注解里面去参考,他的注也注得很不错。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