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才能够把自己的性德引发出来?你就依教奉行,老老实实依教奉行,也不要问什么时候成就。古德常讲的,“但问耕耘,不问收获”,自自然然有一天,你丰收了。何必一定要期待着丰收?期待丰收,那你精神压力很重,你很苦恼。一切都放松,都不要放在心上,佛教我们怎么做,老老实实的做,佛教不可以做的,我们决定遵守,决定不做。时间久了,你心定了,定能开慧,那个慧就是性德,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,你的修德把它引发出来了,你得到真实受用。到这个时候说老实话,“知恩报恩”,你才真的明了。现在写这四个大字天天看,你看不懂,恩在哪里?你是真正不懂。 佛虽然是苦口婆心来教你,教你,你没懂,你没有契入!好比你是个病人,病得很严重,身体已经麻木不仁了;有个人,好心人来供养你,每天给你很好的饮食,你吃了怎么样?不晓得味道,舌头麻木了,食而不知其味,吃下去之后不能消化。这不能消化不要紧,如果他能完全排泄出来还好,要排泄不出来的时候,又变成病了。这个病在佛法里头叫法执,所以《般若经》上讲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”,法不能执,法要融,消融。一定要消化才能变成养分,要不能消化,不能变成养分,它就变成病,一个道理。 我们学的这些教诲,教诲怎样变成我们的养分?就是落实,它是我们生活的标准。我们日常生活与教诲相应,这个生活是正常的,佛菩萨的生活。如果我们日常生活,工作待人接物,我们的想法、说法、做法与经论教诲不相应,自己一定要很勇敢承当:我错了。错了就要改,把自己的想法、看法、做法放下,随顺经典教诲。要有这个勇气,这个地方不能碍于面子,还是自己对:佛三千年前时候的人,他怎么知道现在的社会状况?那我们就完全错了。 在佛菩萨境界里头,没有三世,没有先后。世尊当年出世跟现在这个时代是一时,这个很不好懂,真的难懂。在我们观念当中,释迦牟尼佛总是古人。我们,你看在今初念到初成正觉,我们快讲一千次了,时间这么长大家忘掉了。现在念到第二个大单元一开头又是初成正觉,我们重新再温习一遍,再强调一次,没有时间没有空间。极乐世界跟我们现前生活这个处所是一不是二,无量劫前跟现在是一时,没有先后,没有古今。这些都是事实真相,没人懂。我们跟初学的人不能这样说法,说法之后,那一个吵架辩论是永远搞不清楚的。 说法要随机,决定不要引起争论,如果引起争论,那是个最笨的说法的方法。他程度没有到,不能说这个法,所以跟初机说法要随顺他的常识,随顺他的意思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要懂这个道理。佛说法常常举比喻,比喻愈近愈好,为什么?他能相信。像日本科学家做这个水的实验,这个可以跟他讲,他懂。他懂了这个之后,你再可以透一点消息给他,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讲整个宇宙一切万物都有灵知,跟水一样都能看、都能听、都有觉、都有知。 《楞严经》上讲心,心的相是什么?见闻觉知。佛说“一切因果,世界微尘,因心成体”,心就是灵知,就是见闻觉知。由此可知,能现能变的他有见闻觉知,所变所现的哪里没有见闻觉知?当然有。所以现在实验水有,所有一切万物都有。他们用那个饭来做实验,发现到也有,你让他们慢慢再做实验,泥土、沙石、花草、树木,统统都有。原子、电子、粒子太小了,没有办法放在显微镜上,没办法。将来科学仪器再要往前发展,果然能够把原子、电子都放在显微镜里面去观察,你用善心对待它,它有好的结晶,你用不善心去对待它的时候,它有不好的结晶。证明《楞严经》上这句话真的,不是假的。 ——摘自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(第995卷)【所行无碍。立不思议。普见三世。】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