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学佛之前,那时候不知道有佛法,知道有哲学,对于哲学非常喜欢,找到方东美先生,当代的大哲学家,台大教授,也是老方法,给他写信,写了信之后,他就约我到他家里去谈话,这样收了我这个学生。我的要求很少,只要求到学校里去旁听他的课程,到学校去做旁听生,没有想到他对我真是过分的爱护,他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去,他给我上两小时课,星期天我有时间,他也有时间,学生只有我一个,特别教授,不让我到学校去,当时我非常感谢,不懂得原因,不晓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。如果到学校旁听,他多省事,为什么特别拨出时间来教我一个人?到以后学佛很多年,到了李老师的会下才恍然大悟。因为拜李老师的时候,限制的条件很多,然后才晓得方老师有用意,用心很苦,我们不知道。这就是发现这个学生非常真诚、好学,是一张白纸,没有受过染污,这是老师要想接受学生,换句话说,选择的第一个条件,要选择这种条件,你没有受过染污。
我那时候很想学哲学,哲学书没有念过,讲哲学的那些人我也没有去听过,一张白纸,所以方先生就看中了,不要到学校去。以后我知道到学校去有什么不好,到学校去一定会认识很多同学,跟同学交往,也彼此互相谈论,就会被染污,所以他把这一条路掐断不让你污染。当然学校教授哲学的人还有很多,一定会认识很多人,所以他把这些污染全部给你杜绝,他一个人来教,所以我学哲学是一个老师。方先生大概对我这个教学在台湾恐怕就是这一次,没有过的。到以后我在台北讲经,遇到方老师许多的学生,这些学生都是很有成就的人,也都是现在大学的名教授,像从前在香港的唐君毅先生,都是方东美的学生,这都是很有成就的一代的大儒。他们知道方先生对我这个教学,对我是另眼相看,为什么?他说方东美先生眼睛长在头顶上,从来瞧不起人的,他能单独教你,那你一定很不简单,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,一无所知,这被方先生错爱,可是在社会上的确得到这些人尊重。这就是师生不是偶然的,彼此都是真诚。 我的佛法是方先生介绍的,是从哲学里面讲到佛经哲学,他一共分四个单元教我,等于是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。他是从西方哲学讲起,从康德哲学讲起,他是学西洋哲学的,再回到讲中国儒家的哲学、道家的哲学、墨家的哲学、诸子,一直到宋明理学,这是讲中国哲学。由中国哲学再讲到印度哲学,印度哲学最后一个单元是讲到佛经哲学,我是从这个地方认识佛教的,认清佛家的面目。认识佛教之后,因缘也不可思议,就在这个时候遇到章嘉大师,章嘉大师是专门研究佛学的,方先生是研究哲学的,对佛学有了兴趣就找一位佛学的老师,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因缘也非常殊胜,他老人家也是每个星期天叫我到他家里去上两个小时课。三年后,章嘉大师圆寂,我离开了工作,那时候就想出家,跑到台中遇到李老师,跟他学了十年。所以我学东西,老师非常的单纯,几乎就是跟一个老师学,确实不是这个道场也去,那个道场也去,这里也听,那里也听,这个也看,那个也看,这是老师绝对不同意的,老师始终就是保护你的清净心,唯恐你受到污染。 到以后我了解了,我在台中住得久,李老师接触的学人,我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如果你学佛,你想亲近他,拜他作老师,当然见面时他要问你"你学佛多久了?""我学佛很多年了。""你读了些什么佛经?"我读了这样、那样,说了好多。"你有没有听过经?"「我听过很多法师、居士大德讲经」,听了一大堆。老师点点头笑笑,"很好,你很难得,不教你"。我们就问他,"为什么不教?""他满脑袋一塌糊涂,洗都洗不干净,怎么教法?没法子教。"真话,一点都不错。所以一个真正善知识为什么亲自拨出时间单独来教你?因为你没有污染,你太可贵了。所以你们说是读了好多经,听了好多人说法,你遇到真正善知识,人家也只有点头,"你很好",把你赞叹一番,捧一捧,欢欢喜喜的离开,你走了之后,他摇头。你是什么纸?是一张报纸,一塌糊涂。你心地清净,是一张白纸,他拿来写字画画,那随心所欲。你这张纸已经染得一塌糊涂还能做什么用?没用了,你们大家才晓得你们的心地染污程度如何,所以纵然遇到善知识,善知识也是感叹,无可奈何,帮不上忙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所以看多东西,看多了,听多了,没有好处,你所得到的是一些佛学皮毛常识,似是而非,的确洗都洗不干净。 这就给你说了,亲近善知识、好的同参道友不要多,一生就是这几个人。你看看历史,古圣先贤,做学问有成就的都是三、五个同学、一个好老师,都是这么成就的,现代人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。现代的学校跟从前也不一样,从前学校一个老师教,现代的学校开很多课,好多老师同时教,没教成功;从前一个老师教的,教成功了不少人。古时候教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跟现在完全不一样,两者仔细比较,从前那个好,好处太多了。现代这种教学法,古时候不是没有,广学多闻是在你成就之后,不是初学。初学一定是一门深入,一定是一个老师,修清净心。到你品德学问成就了,就是出师了,我们现在讲毕业了,离开老师,离开老师之后,参学,参学是广学多闻。中国教学跟"四弘誓愿"真的是一样,就是先断烦恼后学法门。断烦恼,心清净,身心清净,然后才博学多闻。这是我在此地贡献给诸位同修,亲近善友是我们一生修行成败的关键,非常重要,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