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往生的三个条件:信愿持名

念佛,净空法师
摘自净空法师《阿弥陀经要解讲记》

  【信愿持名。一经要旨。信愿为慧行。持名为行行。得生与否。全由信愿之有无。品位高下。全由持名之深浅。故慧行为前导。行行为正修。如目足并运也。】

  蕅益大师这几句话也是古人所没说的,与三经的宗旨完全吻合,难得他为我们末法的众生发明出来,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?这说得太清楚了,“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”,你是不是真信,是不是真想去,真信、真想去,就能去得成,就能往生。西方世界有四土、三辈、九品,“品位高下,就在念佛功夫的深浅”。我们特别要注意“持名之深浅”这一句,由此可知,不在乎持名的多少。有人一天念二、三千声佛号,有人念二、三万声佛号,甚至有人念十万声佛号,那是持名之多寡。它不是多寡,它是深浅。如果一天只念十声名号,他的功夫深,确实能超过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功夫浅的,真能超越。浅深从哪个地方看?功夫浅的人,念得虽然多,不得力,里面有妄想夹杂,这是古德所谓“喊破喉咙也枉然”!念佛念得很勤,念得很多,古德看到摇头,喊破喉咙也枉然,可见得是要在深。由此可知,这个深,实在说是信得深、愿深,信深、愿深,你这个佛号句句都深。一天十万声佛号,为什么不得力?信得浅,愿也浅,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是花花世界,贪瞋痴慢还没了,虽然念得多,功夫反而浅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

  除这两句是非常重要之外,大师在此地明白开导我们,“信愿持名”叫“三资粮”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一定要具足。蕅益大师跟我们解释这部经,就是用“信愿行”这三个字。序分里面是信愿行,正宗分里面还是信愿行,流通分里头亦复如是,这是他老人家跟其它祖师大德解释《阿弥陀经》不一样的地方,这是他的特色。“信愿”就是慧,“持名”就是行,这句话说得非常之好。因为许许多多人,对于念佛人产生很大的误会,认为念佛人都没有智慧,疏忽了般若。念佛念得再好,顶多得一点定而已,经上讲一心不乱,没有讲到智慧。蕅益大师在这里告诉我们,你们深信切愿这就是智慧。文殊菩萨智慧第一,舍利弗尊者也是智慧第一,他信,他愿,所以信愿从哪里生的?从智慧里面生的。你有信有愿,换句话说,你就具足圆满的智慧。不是大智慧的人,不能接受,不能相信,所以佛特地叫着舍利弗,前面还挂上文殊师利菩萨。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