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良心没有发现,你不能接受正法

净空法师,正法

净空法师:良心没有发现,你不能接受正法
修行一定要从扎根教育修起,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,头一个释迦牟尼佛,三千年前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,为我们做为一个修学的好榜样。诸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,就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说的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。实在说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有没有菩萨?有,真有,你有缘就遇到,你没有缘你遇不到。如果世间没有这些佛菩萨现身,这个世界早就毁灭。有这么多佛菩萨示现在其中,这个就是中国人所谓龙蛇混杂,凡夫是蛇,佛菩萨是龙。凡夫造作一切罪业,佛菩萨的心行纯净纯善,把这个恶业冲淡,这个世间还能够安稳的存在,这是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。他在等,等什么?等机缘成熟,我们一般中国人讲,等你良心发现。什么时候你良心发现,他就把正法传授给你,良心没有发现,传正法你不能接受。你看现在一般年轻人,心浮气躁,心定不下来。佛法的承传要具足三个条件,戒定慧,这才能接受正法,没有戒定慧,佛菩萨再慈悲,双手把正法捧著送给你,你没办法接受。我们前面讲过加持,加分,佛菩萨加持一个人是相对的,这个人有一分功德,佛菩萨能加持他一分,就变两分,这个人有十分功德,佛菩萨加持他十分,就变成二十分。如果我们自己没有,一分功德都没有,佛菩萨想加,加不上。不是他不慈悲,他很慈悲,念念不舍众生,好像念念他追逐众生,这是真正的恩德,这不是假的。我们跟佛菩萨求感应,没有别的,真修、真干,你才能得到感应,真干就是缘。佛菩萨的教诲,你能知道多少你就做多少,知道不做跟不知道没有两样。所以要真干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。从哪里做起?从十善业做起。我们现在依照《十善业道经》来做行不行?行是行,怕你做不到。这是什么原因?这个原因你必须要懂得,十善业道下面还有基础,你要没有这个基础,十善业道你修不成功。为什么古人都能做到,现在人做不到?古人有根,从小就受过lunli道德的教育,那是根。
  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教导我们,佛法修学的总纲领、总原则,净业三福,三条,依照这三条指导去做,没有不成功的。这三条第一条四句话,我们想想我们做到没有?第一个「孝养父母」,第二个「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前面两句孝亲尊师,这两千年来在中国佛教里面,落实在《弟子规》,儒家教育代替了,慈心不杀,道家的《感应篇》代替了。所以中国人不学小乘,有这样的基础,再修《十善业道》就没问题。有这三个根,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,对於戒律就很容易。戒律的基础是《沙弥律仪》,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,你很容易做到,这是真正的基础。没有这个基础,学什么,学得再好,你变成佛门里的一位学者。那就是什么?能说不能行,你知道得很多,你做不到。所以真正做到,从孝亲尊师,从因果,从十善业,然后三皈五戒,具足众戒轻而易举你就做到。所以我们学佛,如果没有这三个根,你怎么会有成就?我们在以往、在近代,看到许多人发愤用功、勇猛精进,真的把成绩做出来给我们看,你想一想这些人,他有没有具备孝亲、尊师重道、深信因果、十善业,你想想他们有没有具足?他虽然没学过,他真具足。他要没有这个条件,他怎么能修得成功?这一点我们要知道。德行的教育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。

做人就必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,孝亲尊师,这是圣贤的大根大本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为什么?我们的身体得自於父母,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,我们的智慧得自於老师,老师给我们法身慧命。一个人,无论是世法、是佛法,真正成就,得力於这两个大恩人,知恩报恩。忘恩负义不会有成就,无论他有多大的福报,有多么能干,做多大的事业,最后都不会成就,为什么?像树一样,没根。像这些道理古人都懂,现在人不懂,这不能怪他,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好,为什么不能怪他?你看佛在经上讲,先人无知。传统的教育已经丢掉好几代,满清亡国之后我们就疏忽了,但是它的影响还影响了二十几年。日本人在中国发动的战争,我们八年抗战,这八年战争之后,传统的文化影响没有了。我们从这个地方算起,至少要算到四代。所以现在人他自己不知道,他父母不知道,他祖父母也不知道,曾祖父母可能知道一点,你怎么能怪他?所以佛非常慈悲,先人无知,「不识道德」,不认识道德,「无有语者」,没人教,没有人讲,「殊无怪也」,你不能怪他。我们听了佛这个话心就平了,知道现前这个shehui因缘很复杂,不是那么简单的,我们要生怜悯心。为什么?在因果里面讲,善有善果,恶有恶报,心行不善果报在后面。在这一生当中你要是遭遇到果报叫现报,也叫花报,像植物开花,来生后世叫果报,佛家讲因果通三世的,现报。生报是什么?来生有果报,后报是第三生以后。真的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,时辰是什么?时辰是缘分。因永远不会丧失,叫阿赖耶保存的因,遇到缘,果报就现前,叫起现行。真正懂得、明了,肯定这不是假的,那么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就不能不谨慎,时时刻刻防范自己犯过失。无意的是过失,要有意的那就是罪孽。不但罪孽有果报,无意的过失还是有果报,这不懂不行。所以真正修行心量要拓开,心量要大,要能够原谅别人,凡事不要计较。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