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法语:世界如同一个大监狱,里面只有两种人(2)

11学佛不能自暴自弃。我们发菩提心,时时刻刻存心度化众生,那么当下就是菩萨,护法龙天都会在四周保护。菩提心增长了,烦恼自然就会减少;烦恼减少,自然得到清凉自在。我们可以试验一下,只要有七天的功夫,必会

 11学佛不能自暴自弃。我们发菩提心,时时刻刻存心度化众生,那么当下就是菩萨,护法龙天都会在四周保护。菩提心增长了,烦恼自然就会减少;烦恼减少,自然得到清凉自在。我们可以试验一下,只要有七天的功夫,必会得到清凉自在,时间再长当然更好。

 12吃亏上当心中要平净,不要起分别,吃一点小亏即念念不忘,斤斤计较,烦恼绝不会减轻,只有日日渐增长,苦海无边。须知因果通三世,没有凭空而来的吃亏上当,总有其来龙去脉的道理;自己万万不可欠他人债,一切债务无论是金钱债或人情债要尽速了结,因果丝毫不爽。

 13佛光有三种人见不到:(1) 凡夫见不到。清凉大师特别加以注释,谓此指愚痴之凡夫见不到。(2) 知见不正的人,即相信邪魔外道的人,与佛无缘故见不到。(3) 佛门内,学佛而无深解者见不到。

 14修道之人目的在续佛慧命,自己专心苦修,不拉拢信徒、沾染世法,不必怕没道粮,果真心在道上却没饭吃,韦陀菩萨要负责任。要相信佛语,最可靠的是佛而不是人。

 15爱是大烦恼,从无始劫来生死轮回之苦,均是受了爱的害,现在还不肯舍弃,真是愚痴!布施以修舍,佛经中有所谓“一切施”,施舍到了极处,爱根自然能断。

 16家是贪爱束缚的根本,一般人都免不了。无家,孤苦零丁,是苦;有家,上有父母下有妻子,仰事俯畜,苦上加苦。就修行之成就来说,出家在家没有区别。菩萨知家是空的,家庭的集合也是因缘的凑合,故不会受家庭的系缚。不明此理,家庭只有情爱与烦恼;明此理,要教导一家人深信佛法,净化家庭。

 17学佛人若贪欲多必然妨碍道心,钱多会使道心不坚,因有牵挂必发生障碍。

 18如环境许可,公私事务一概不作,放下万缘专门修行,这是一种福报。而为了家庭生活必须工作,亦未尝不可修行。作事与修行并无妨碍,事情照作,但不要著相,作完就了。照金刚经上所说的,离一切相,修一切善,了知一切事均属梦幻泡影,二十四小时都作如是观,就容易成就。

 19我们供养父母,甘旨无缺是事相上的供养,如能成圣成贤,符合父母的希望,是真供养。供养佛,香花灯烛是事相上的供养,依教奉行乃是真供养。

 20今人耐性不及古人,凡事都想在最短期间内完成,因为工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。从前人跟老师学道,一二十年是很普遍的。佛知众生无耐性,所以对小乘人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,说多了恐怕学人退了道心;其实大乘经典说成佛要修无量劫。

 21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吾人现正在梦中,醒觉过来,方知世事如幻。空华佛事,水月道场,连佛法都是假的,何况世间一切有为法。经论中说得清清楚楚,我们天天研究,但还是造罪业、起烦恼,其原因是没有进入佛菩萨的境界,所以得不到受用。佛法是断烦恼的,如学佛而仍有烦恼,是与佛法背道而驰。

 22迷悟之由,佛在经典中说得很清楚,迷了就有十法界,十法界中除佛菩萨外,余皆在迷,不过迷有轻重,迷执之过失了解以后,即知为什么要学佛。有人说我心眼好就成了,何必学佛;又说各各宗教都是好的,都是劝人为善的,信什么教都可以,只要有一个精神寄托就行了。这些都是最大的错误,不但害了自己,而且害了他人。因为不学佛,永无得度的机缘,永远沉沦在生死苦海;若深入经藏,方知佛法除了世间人天乘之外,还有超凡入圣的出世大法,以求究竟解脱,顿超成佛。

 23世间学问均不圆满,有利必有弊,佛法是有利无弊。人家同我们划界限,因为他是凡夫,我们不能对人家划界限,凡事不要太认真,对世间事淡一分即对佛法靠近一分,看十法界众生等无差别。劝人学佛可不能劝人断除世间法,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重在一个“觉”字上,迷了就是世间法,觉了即是佛法。

 24对五欲六尘起贪求心,无有厌足,道业难以成就,往生净土必有障碍。只要对于世间一丝毫贪求心都没有,即可随时往生,感应道交亦从此处来。佛法就是一个“舍”字,能舍得一分,道业即增进一分,舍得多道业高。若贪求无有厌足,必定入三恶道,一入恶道再想出头就难了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