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生死根本,欲为第一

净空法师,邪淫

生死根本,欲为第一  

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-第525集(净空法师
  


是以『不良之人,身心不正,常怀邪恶,常念淫妷』,这一段经文是讲邪淫之恶。不良之人,没有智慧、没有德行,但现在这个现象很普遍,为什么?没人教他。在我的记忆当中,在跟日本抗战之前,农村里头还有私塾,学校城市里头没有了,城市里头已经现代化,没有伦理课程。我自己所经历的,小时候在私塾里头有。私塾最早改成学校,民国初年,还有一门修身课本,这里头讲还保有一点伦理道德,修身。好像修身没有几年,大概是三年的样子,就改作公民,这课本名称就改作公民。公民过了几年就改成社会,就慢慢改的时候,这伦理全都没有了,都不教这些了。所以我弟弟小我六岁,他就完全没有接受到这个教育。我念小学六年,改过三次,到五、六年级公民都没有了。所以没有人教,家里面也不教,社会上也不讲,没人在讲了,学校都学不到了。这就是世尊在这个经上所讲的,「先人无知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」,所以造这些恶事我们不能再怪他,我们相信人性本善。没有人教,里面有这些烦恼习气,外面有这些不良的诱惑,所以自自然然堕落了。我们是因为学佛,佛经里面这些讲得很多,我们所学的是在经典上学到的,从读经回过头来再看看中国儒家的书,传统的这些学术,才知道圣贤教育之可贵。圣贤教育带给我们身心健康、家庭幸福、社会和谐、国家富强,它真能带给我们,它稳定的成长,很少忧患,只要你能守得住

「邪者横邪不正,恶者恶毒不善」,这是念老给我们破字,邪是什么意思,恶是什么意思。「《会疏》曰:邪谓邪曲,恶谓罪恶。淫妷者」,这个下面注音,「妷音逸」,同下面这个字也念逸,「婸也」。婸是什么意思?「婸者,淫也,放也」。「淫」,淫荡,贪色,「贪色不以礼交也」,这个礼就是婚礼,不应该没有这种婚姻关系有这种交往都叫邪淫。「又淫者,乃十恶之一」,这是佛家所说的,「淫为枷锁,缚众生故;淫为罪源,生诸厄故。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入生死,故云:生死根本,欲为第一」,这是佛经上讲淫欲的过恶。佛讲戒律,戒律讲得很多,但是杀跟淫都摆在第一。在家戒律是把杀生摆在第一,出家的戒律是把淫欲摆在第一,很有道理。经上用比喻来说,淫是个枷锁,枷锁是刑具,能缚众生。众生不能了生死、不能出三界,什么原因?就是这个,众生因淫欲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,根是它。历代我们看这个历史,末代的皇帝,为什么把国家丢掉了,最后落得真是国破家亡,生命保不住,都被杀了?你细心去看他的因,淫是第一,都是因为这个亡国的。所以佛把它列为根本大戒,根本大戒是四个,杀盗淫妄,淫是罪源,一切罪的根源。生诸厄故,这个厄是苦难、灾难,一切灾难是从它而生。所以佛讲,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入生死,就是生死轮回。故云:生死根本,欲为第一。淫欲断了,轮回就断了,你真正能超越三界。 

「如下引诸经论,皆备言淫欲之患」,下面念老引用经论,全是佛在经上说的,论是祖师们诠述的。「《沙弥律》曰:在家五戒,惟制邪淫;出家十戒,全断淫欲」。沙弥戒,今天能把沙弥律仪做好,就是真善知识,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做出的榜样。蕅益大师,明朝末年人,他出生在明朝,圆寂的时候在清朝,我们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,九祖。八祖是莲池大师。这两个人在净宗祖师里头特别令人尊敬,什么原因?那个时候净宗衰,衰到底谷,没有这两个人可能净宗就灭了,他们两个人把净土宗复兴起来,再带起来,这是了不起的两位尊者。《沙弥律仪》是为在家,他讲的,「在家五戒,惟制邪淫」,只禁止邪淫;但是出家十戒,沙弥是出家的,十条戒律,全断淫欲。「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,悉名破戒」。戒律,戒律没有了,佛法就没有了;礼要没有了,儒家就没有了;因果没有了,道家就没有了,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。今天儒释道都衰了,也可以说衰到低谷,谁能够发心把儒释道再兴旺起来,那是大德,这个人是大圣大贤,是佛菩萨再来,不是这样的人他做不到。

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-第526集(净空法师)

「《沙弥律》曰:在家五戒,惟制邪淫;出家十戒,全断淫欲。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,悉名破戒」。我们前面讲到这个地方,今天我们接著看下面文。「乃至世人因欲,杀身亡家,出俗为僧,岂得更犯,生死根本,欲为第一,故经云,淫泆而生,不如贞洁而死。」这一大段的经文,是讲的五恶、五痛、五烧,这五种恶就是杀盗淫妄酒,就是五戒。这品经内容就是五戒十善,是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所讲的戒律,这一大段经文讲得很细。前面黄念老引用《沙弥律仪》这段话,下面是他老人家总结的这个经教。乃至世间人因为这个欲,是爱欲、是情欲,杀身亡家,这一句我们能够看到历史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