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把轮回心转变为菩提心

净空法师,轮回

把轮回心转变为菩提心
  

摘自


  

从「《文句》曰」,这里看起,这是《法华经文句》,「显善权曲巧,明观行精微。上句明觉他,善能观机逗教,行权方便。下句明自觉,於观行善入精微」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,修学能有悟处,这就是精微。「如是自觉乃能方便觉他,随机应缘,故曰善巧」。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《文句》里面讲得非常好,如果自己不能自觉,你就没有办法帮助别人,你就不可能随机应缘,这句话意思很深很广。如何能够自觉?心地一定要清净。自觉是生智慧,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,我们讲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他都生智慧,他不生烦恼。如果在顺境、善缘,你生贪爱、贪恋,这就错了,这是凡夫,这不是修行人;在逆境、恶缘,你有瞋恚,这也是不清净。所以修行人在哪里修?就在境界上,特别是在人事环境,最能够磨炼清净心。我们看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五十三位大善知识,顺境多,逆境少,有没有?有,有逆境,也有恶缘,善缘恶缘都有。我们细心去观察,善财童子如何应对,如何在这些不同境界当中成就自己。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是磨炼自己的,你在这个经教里学习的,你不通过磨炼那不叫修行。


  

清凉判《华严》信解行证,你能信,你能够解,你不能行,修行就是生活,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。练什么?练随缘不著相,不著相就是妙用,就随缘妙用。不著相,你的清净平等觉现前;一著相,烦恼现前,怨恨现前,不平现前,这个东西现前。这些东西现前,使你往下堕落,你的信跟解到此地完全瓦解,完全堕落到六道里头去,所以还是个轮回心。修行没别的,如何把轮回心转变为菩提心。世尊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这个地方转不过来,这修行功夫不但是不得力,完全垮掉了。前面跟我们讲的,菩萨以金刚智慧,金刚什么意思?绝不会改变,绝不会动摇,绝不会为外境所转,这是真功夫。凡是禁不起环境考验,风吹草动自己心就稳不住,这个难,这一生不能成就,做再多的好事都是人天福报,念佛不能往生往生,诸位一定要记住,一个最高永远不变的一句话,那就是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三个标准,清净心生凡圣同居土,平等心生方便有余土,后头那个觉,觉是大彻大悟生实报庄严土,标准都在经题上。我们平等跟觉达不到,一定要做到清净,如何清净?放下,放下便是。放下里面最重要的是情执,情执是最难放下的,情执能放下,还有什么放不下!


  

现在我们居住这个环境,对真正修行人是有好处的,让你觉悟这个世间可以离开,应该离开。但是佛法不是消极,佛法是积极,古人所谓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」,这个意思就是,我有一天这个生命,我这一天要尽职、要负责。尽什么职?负什么责?护持正法久住,帮助有缘众生,就做这两桩事情。用什么手段?自己读经教学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的,他老人家当年在世,什么境界他都经历过,比我们现在更苦,我们现在这个环境跟他相比,我们是天堂的生活。佛在世要想到,他每天居无定所,树下一宿,世尊自己规定,树下只能住一晚上,不能住两晚上,第二天要搬到别的树下。为什么?怕你对这个树下起贪恋,这个树大,树荫大,坐在底下很舒服,明天还到这里来,贪心起来了。所以佛这个戒律是这么定法的,让你每天换新地方,不要在旧地方,让你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贪恋,没有丝毫牵挂。我们今天做不到,为什么做不到?功夫不够,体力不够。人家天天在树底下,不怕风吹日晒雨淋,他不怕,所谓是金刚不坏身,身体好。我们在野外如果住一个晚上,第二天就到加护病房,这找麻烦。但是佛为我们所示现的这种精神,我们永远记住,常常念著,感佛陀的恩,讲经教学一天都没有休息过。他是彻悟,字字句句都是从自性流出,所以他也不需要准备,他也没有讲义,连个大纲也没有。四十九年,不容易!


  

我们今天学习不离开经本,不离开经本就是不离开世尊的教诲。学习要懂得善巧方便,学习的善巧方便就是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不能不知道。佛所说的一切经不是为我说,是为一切不同根性众生说的,我只要在一切经里面选一部契合自己根性的,然后是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就成功了。要多长时间?至少十年。在现前这个环境,我们敢说还有十年吗?不敢讲,许许多多危机都在眼前,我们看得清清楚楚。所以我们今天的修学,是分秒必争,每一分钟都不能空过。怎么修法?念佛,老实念佛,心里面除了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,对自己的要求,决定往生净土,决定见阿弥陀佛。其它不是我们要的,我们想要也要不到,从因果上讲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福分。要什么?无论什么环境,身心都安稳,这就很了不起。一切都不要计较,什么日子都可以过。只要我这句佛号没丢掉,我这一天的光阴就没有白过。经教的深入,这个地方说「观行精微」,极其精微是增长我们坚定的信心。从这个地方也出生随机应缘的善巧方便,我们在这个地方得法喜,像菩萨一样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修学一天比一天坚定,无论是信心、愿心、解行,天天都在增长,能保持这一点非常不容易!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