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中国古代的读书人,大多数到佛教寺院读书

净空法师:中国古代的读书人, 大多数读书人到哪里读书?到佛教寺院 【前言】净空法师:从前寺院都是教学的场所,中国古代的读书人,古代的学校少,学校都是公立的,大多数读书人到哪里读书?

 

净空法师:中国古代的读书人,

大多数读书人到哪里读书?到佛教寺院

 

【前言】净空法师:从前寺院都是教学的场所,中国古代的读书人,古代的学校少,学校都是公立的,大多数读书人到哪里读书?到佛教寺院,佛教寺院的藏经楼,就是现在的图书馆,不仅是佛教典籍,它搜集的丰常广泛,在中国过去所谓是朱子百家,三教九流的典籍都收藏,内容非常丰富,出家人都是有学有修的学者,所以住在寺院里,可以利用它的藏书,也可以向出家人请教,这在中国历史上,诸位都能看到,读书人都借住寺庙。

 

历代名人与佛教:狄仁杰、陆羽、范仲淹、刘秉忠……的故事

 ——(巴中)喻汉文著

僧舍育出的贤相——狄仁杰

 

狄仁杰是唐代最有名的贤相,他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,在民间广泛流传,特别是断案如神,赋有传奇色彩,因而后人编了一本《狄公案》。狄仁杰虽是我国历史上贤相之一,但他人格的铸造源于佛教,这却鲜为人知。狄仁杰(607 - 700),字怀英,山西太原人。自幼聪明颖悟,勤奋好学,但家境贫寒,不能供养他读书,父母商议把他送到本地有名的寺院寄读。因为寺院的住持是一位既有修持又有文化素养的高僧。他一见狄仁杰,年少英俊,衣着虽旧,但却透出一股英气,不待父母多说,就同意收下。狄仁杰也不负父母苦心,日里足不出寺,夜里秉烛待旦,埋头读书。住持除了教狄仁杰读书作文,讽詠作赋之外,还用浅显的道理传授一些佛法给狄仁杰。埋头寺院整整十年,学业有成,而且明白了作人作官之道,住持通知父母,允许狄仁杰进京应试。临行之前,住持和尚又作一番告诫。

狄仁杰赴京应试,途次一家旅舍,秉烛读书,忽闯进一美妇,以美色挑逗狄仁杰。狄仁杰询问,其妇人乃曰: “吾夫刚死,今见君年少,肤洁如玉,丰神俊朗,面貌和悦,萌发和欢之念。”狄仁杰想起寄读寺中之时,和尚告诫:“汝虽大贵,谨慎戒色,并教以戒色的‘不净观法”’。于是正色训道:“你不守妇道,害己名节,陷人不义,非你之所为。,’美妇受教,惭愧致谢,后坚守妇节,受朝廷之封诰,狄仁杰专一其心,一举夺得该科状元。

武则天称帝后,狄仁杰由大理丞、侍御史升文昌右丞,出为豫州(治今河南汝南)刺史。一次,因政见与元帅张光辅不和,顶撞了张元帅,张心怀不满向武则天告状,说狄仁杰对武则天不满,因而贬官,先是复州刺史,后又改洛阳司马。后武则天心血来潮,于天授二年(691)起用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,位同宰相。

一天,武则天召见狄仁杰,谈话中问道:“你任豫州刺史时,做了很多好事,可有人却说你的坏话,因而将你贬职,你想不想知道说你坏话的人是谁?”

狄仁杰向武则天拜了一拜,恳切地说:“十分感谢陛下对臣的信任,至于有人说臣的不是,陛下若认为是真的,则请允许臣改过;陛下若知道臣并无过失,则是臣的荣幸。臣实不愿知道说臣不是的人,这样相处得好些。”武则天啧啧赞道:“真宰相也!”

据薛用弱《集异记》载:狄仁杰,爱研究医学,尤长针灸。显庆年间,他路过华州,看见一群围观的人,近前发现,一个10余岁的小孩,鼻子长了拳头大的肿瘤,把脸都拽变了形……。狄仁杰把孩子扶起来,详察病情之后,从囊中取出银针,在病人脑后穴位上直刺进去。估计到了患处时,询问针感,病人点头。这时猛将银针抽出,那肿瘤应声而脱,病人却安然无恙,面部也恢复正常。孩子父母,惊喜万分,跪地谢恩,并奉献绸绢。狄仁杰坚辞不受,并说:“我行此术,完全是为了救孩子,不是贪图绸绢”说完登程而去。后来孩子父母才打听到,此人正是当朝宰相狄仁杰。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