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授三皈依五戒仪式(3)

所以我们今天 从哪里学起?从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是性德的教育,字字句句都是性德的自然流露,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佛做到了,圣人做到了,我们本来是圣人,本来是佛,现在因为没有做到,变成这个样子。明了之后


  所以我们今天从哪里学起?从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是性德的教育,字字句句都是性德的自然流露,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佛做到了,圣人做到了,我们本来是圣人,本来是佛,现在因为没有做到,变成这个样子。明了之后,我们的惭愧心就生起来了,不能不认真努力去学习,这是第一个根,比什么都重要。第二个根,道教的《感应篇》,《太上感应篇》,偏重在因果的教育,这个根要扎,为什么?你有这个根,起心动念你会想到因缘果报。动一个善念,这个念头遍法界虚空界,不要以为我动一个恶念,没有人知道,天地鬼神都知道,没有一个不知道的。动一个善念亦复如是,你为什么不动善念,去动恶念?这错了。所以因果教育非常重要。

  这两个根扎下去,再扎第三个根。第三个根是外来的,从印度传过来的。前面两个根是中国固有的,尤其是弟子规的根,在中国是五千年的历史,根本的根本。我们把它做好,这对得起祖宗,这才真正谈得上孝道。我们不能够把它落实,我们不孝祖先,我们不敬师长,那怎么会有成就?

  有人向印光大师请教,学佛契入有没有什么秘诀?印祖说得很好,有,两个字,「诚敬」,真诚礼敬。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,要诚敬,没有诚敬就不得利益。我在讲经的时候,也把这个事情向诸位做过报告,我学佛非常幸运,没有走冤枉路。学佛是非常的辛苦,因为自己没有福报,一个人逃难到台湾,举目无亲,要靠自己工作才能养活自己。待遇非常微薄,仅仅供给自己吃饭,多余的力量没有。

  听说方东美先生在台湾是个有名的哲学家,在台湾大学任教,我给他老人家写了一封信,我还有一篇文章寄给他看,希望我能够利用工作多余的时间,去旁听他的课。就这么一点要求。一个星期之后,他回我一封信,约我到他家里谈话,我就去了。他问我,问我的学历,我说我初中毕业,高中念了半年,因为战乱失学了。他摇头,他说你没有欺骗我?我说我诚诚恳恳向老师请教,我不敢欺骗老师。然后他告诉我,他说你写的文章我看过了,你写的信我看过了,我们台湾大学的学生写不出这个文章,也写不出这种信。他说你如果想到学校去听课,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,学生不像学生,你会大失所望。我听了这个话,心里很难过,老师拒绝了。我的表情老师也看到了,最后方老师告诉我:这样好了,你从下个星期起,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,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。所以我跟方老师学哲学是在他家里小客厅,小圆桌上,一对一教的。这个出乎我意料之外,我不敢想象。

  为什么方先生这样对我?我跟他无亲无故,自我介绍的。他这么样的认真、爱护,我非常感激。到以后学佛,看到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我明白了,我们对老师就是一个恭敬,就是诚敬两个字。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我有十分诚敬,老师回给我的也是十分。以后我认识章嘉大师,章嘉大师也跟方先生一样,每个星期天给我两个小时,我跟他三年,三年如一日。真诚恭敬不吃亏,占很大的便宜。我到最近才恍然大悟,为什么老师对我这么好。最近怎么才觉悟?因为最近我年岁大了,跟我写信要求的人多了,也给我写信,我一看那个字潦草,草得到我有几个字都不认识。这怎么行!一看,心浮气躁。我跟老师的信件都是毛笔楷书,恭恭敬敬写的,所以我现在才明白,大概从前方先生、像章嘉大师弟子们给他写信,没有我写得那么规矩,没有我写得那么恭敬。所以诚敬是入德之门。

  诚敬是小时候父母教的。对人真诚,对人要恭敬,对什么样的人都要恭敬,决定不可以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学不出东西出来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所以要很认真的把自己的根扎好,要要求自己自我落实《弟子规》,落实《感应篇》。从前了凡先生,《了凡四训》里的功过格就是《太上感应篇》,每天反省,每天检讨,一定要把它落实,改变了命运

  有这两个根,再加上十善业道,不难。所以我现在劝人,一年的时间把三个根扎好,一年第一个四个月落实《弟子规》,第二个四个月落实《感应篇》,第三个四个月落实十善业。你有这三个根,无论是学儒、学道、学佛,你肯定会有成就。出家的同修还要百分之百的落实《沙弥律仪》,你才是真正的出家人。所以出家人四门功课、四个根,在家同修三个根。没有这个根,你遇到再好的老师都是枉然,天天读经拜佛也没办法,为什么?你的烦恼习气断不了,你一身的毛病、过失,你自己不知道,自以为是,这就错了。

  三皈依不是容易的。净宗学会最初在美国成立,成立的时候我写了个缘起,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学习的行门,我们提了五门功课。第一门净业三福,第二门六和敬,第三门戒定慧三学,第四门六波罗蜜,第五门普贤菩萨十愿,也要按顺序、按次第。第一个净业三福,三条第一条还没有入佛门,第一条是善人,就是善男子善女人。标准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现在有一些人问我:法师,你讲佛就好了,为什么要讲儒、又讲道?我说儒跟道都是佛教我讲的、教我学的。在哪里?就在第一条,孝亲尊师,儒家的《弟子规》;慈心不杀,道家的《感应篇》,后面教我们修十善业,所以前面一句三个根。你有这三个根,才真正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可以提升了,提升入佛门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有这三个根才可以接受三皈,才可以受五戒,没有这三个根不行,那受三皈,叫名字三皈,名字就是有名无实,这一定要知道。

  那我们今天三皈先受了,五戒也先受了,受了以后怎么办?学,这在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,三皈仪式给我举行了,五戒没有。他只告诉我,形式不重要,五戒你学,学一条做到了,这一条你就受了;你能够做到两条,那你就受了两条。佛教重实质,形式不重视,这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。以后我到新加坡来,第一次跟我们纳丹总统见面,在一起吃饭的时候,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做总统,他以前是驻美国大使,退下来之后,有天在一个宴会上我们坐在一起吃饭。坐在一块,他告诉我:他在宗教里头最喜欢的是佛教,他说佛教重实质,不重形式。我听了之后寒毛直竖,因为这个话第一次听到是章嘉大师告诉我,第二次是纳丹总统跟我讲的。以后他做了总统,做总统我们曾经见面很多次,都很熟悉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