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沙弥的自传(节选连载之二)(3)

我母亲身体残疾,小时候得了一次小儿麻痹造成下肢终身瘫痪,两腿伸不开,只能靠两根很短的拐杖支撑一条膝盖走路。母亲给我的印象是有能力、好交往、心灵手巧,非常能吃苦、非常坚强,遇事冷静、果断,并且乐于助人

    我母亲身体残疾,小时候得了一次小儿麻痹造成下肢终身瘫痪,两腿伸不开,只能靠两根很短的拐杖支撑一条膝盖走路。母亲给我的印象是有能力、好交往、心灵手巧,非常能吃苦、非常坚强,遇事冷静、果断,并且乐于助人。

    母亲织的毛衣是远近出名的,无论到哪儿都会聚集一些大姑娘、小媳妇在一起有说有笑,她们都管我母亲叫“大姐”。母亲的手非常软,并且又细又长,看那双手就知道无论什么活都难不倒她。

    我感觉我们家是我母亲一个人在支撑着,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。母亲是城镇户口,所以我和妹妹也是城镇户口,后来母亲把父亲,还有其他一些亲戚都转成了城镇户口。我感觉母亲虽然身体残疾,但她从来不接受别人的怜悯。十几岁时,我们那里刚刚开采小煤窑,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满山都是,那时的煤窑在很远的山里面就一个,晚上煤窑的人下班了需要一个人来看着,我母亲就做那个工作,晚上一个人在森林里给人家看小煤窑。我每年放寒假、暑假,都要去替我母亲。母亲教了我很多对付坏人的办法。煤窑的那个小屋子是用石头简单垒起来的,夏天时蛇比较多,母亲让我带上香烟,说蛇不喜欢香烟味,没事可以吸香烟,但不能往肚子里吸。邻居们说我这孩子胆子太大了(勇敢),一个人在那里也不知道害怕,我感觉我和妈妈比起来算不了什么,有时父亲也去。我放学时回家,见我母亲不在而父亲在家,我心里就不好受,感觉家里冷清清的,我一般都是到邻居家去玩去,甚至有时直接到山里找我母亲去。

    我上初中时,母亲在通沟镇的一个木材加工厂上班,主要是看电话和晚上值班。这个厂子离姥姥家很近,所以在此期间我每天放学都到厂子里,和母亲一起吃饭然后到姥姥家住。后来母亲通过拉关系,把这个厂子变成一个福利厂,使很多残疾人有了就业的地方,厂领导非常感谢我妈,因为国家对福利厂有特殊的照顾,很多的税都可以免。

    我感觉母亲没有办不成的事,比如谁想开店办营业照,想办户口,甚至想在哪家大医院住院要得到特殊的照顾等等,对我母亲来讲都没问题。有很多外地人到我们那儿打工的黑户(就是没有户口)想办户口,有的想转户口,我母亲都会帮助他们。我们家有两个屋子,那几年外地到我们那打工的特别多,我母亲就把房子租出去,一般都会租给小两口夫妇,说外地人比较乱比较杂,小两口相对好一些。我记得有两次他们生小孩,都是我母亲帮他们接生。

    母亲虽然身体残疾,但她比正常人的能力都强,并且无论谁有事找母亲,母亲从来没拒绝过。就算不上班在家里呆着,她也是没有闲着得时候。我们村子里经常有两口子(夫妇)都上班,然后把他们家的孩子请我母亲照看,母亲每次都特别愿意,而且母亲看小孩子很有一套,所以很多人都很想找她帮忙看小孩。我对看小孩感兴趣的原因,也是受母亲的影响,那时候我家每天都有小孩子。母亲的手里总是不停地织毛衣,都是给别人织的。

    别人都非常佩服母亲,说我母亲就是腿脚不好,如果腿脚正常的话,她都能“上天”。后来我母亲被选为残疾人代表,经常车接车送到市里。

    我一想到父亲与母亲的关系,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吵架的镜头,从我上小学一直到中学都是。他们内心当中彼此还是很有感情的,比如背后为对方着想、关心等。在一起时也有心平气和的时候,而给我留下的印象绝大多数都是吵架。有时放学不爱回家而上姥姥家住,原因就是不想听到他们互相仇视吵骂,我在家经常静不下心来写作业而到别人家去玩,所以我认为我的学习除了受学校里的一些同学影响外,家庭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。

    父亲给我的印象是身体好、力气大,再就是爱发脾气,母亲经常说我父亲懒惰。而在外人的眼里父亲又是一个很老实的人,我经常感觉我不爱说话的性格是父亲遗传给我的。因为我的心偏向我母亲,所以与我爸合不来。母亲经常说:“做人,在外边要像一条龙;在家,要像一只熊;不要在家像一条龙,在外却像只狗熊一样。我那时候听了母亲这句话,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画面就是父亲的形象。

    母亲在小时候就经常教诫我: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;吃饭时不要讲话;小孩子不听话会伤天理;对父母不好会招雷劈等等。如果不是母亲的这些教诫,我今天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的人。我吃饭不喜欢讲话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,来龙泉寺时见这里学佛的人吃饭都不讲话,这一点我特别相应。

    到了我念初三时,父母的关系越来越不好,后来母亲与父亲暂时分居,母亲在姥姥家附近租了一间小房住,我和妹妹跟着母亲,父亲一个人在家守空房。妹妹经常回家去住,我从来就没回去过。在此期间母亲给父亲办了一个残疾人证明,有残疾证的人就业问题会得到政府的援助,就算没有工作也会得到少量补贴,(母亲从来没拿过这种钱),又给父亲办了一个特困户及其它一些东西。这样能使我父亲每月都有额外收入,一个人生活绝对没有问题。1991年母亲经过我的同意后到当地派出所办理了离婚手续。办理离婚手续之前母亲到我姑姑家、我三叔、四叔……也就是我爸这边的亲戚,每家都要走一趟,向他们说明离婚之事。同年,母亲嫁给一个敦化市人,在母亲所在的加工厂附近生活。当时我已经报名当兵,快要走了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