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方确指》努力修行、一心三观之旨

《西方确指》努力修行、一心三观之旨 尔时菩萨化缘已终,因遍召诸弟子,各授以训。示定勉曰:“汝名定勉,当号自开。勉力修行,自得开悟无上菩提,作善知识,续佛慧命。汝毋自弃。”定开问一心

《西方确指》努力修行、一心三观之旨

尔时菩萨化缘已终,因遍召诸弟子,各授以训。示定勉曰:“汝名定勉,当号自开。勉力修行,自得开悟无上菩提,作善知识,续佛慧命。汝毋自弃。”定开问一心三观之旨。菩萨曰:“台宗三观,妙在圆心。圆心若知,其道尽矣。”令与定勉并立,付偈曰:“一开二开,今日重来,菩提有种,妙手双栽。”

请掀开文本第四十三页,这在我们科判里面开文本第四十三页部分:流通分。流通分——第五十六段:最后的开示。就是觉明妙行菩萨在乩坛上的二十四会最后的一会。这一会主要是对在场的每一位弟子,针对他们的根机和修行的情况作的开示,大部分都是以偈颂的形式表达。那么这些开示都是很重要了,也是觉明妙行菩萨以他大慈悲心对众生老婆心切的循循善诱,指点迷津,直指西方圆成佛果之要道。

我们来看第一小段:示定勉努力修行。“尓时”,就是当时、一时。觉明妙行菩萨对这些有缘众生教化的因缘已经终结,就是有善根深厚的已经让他们得度了,未来缘分得度的众生也已经种下了种子了。“化缘已终”,也就是众生能感之机尽了,那菩萨的应化之缘也就了了。这都是因众生的因缘来变化,来教化的。化缘已终,就普遍的召集所有的弟子,对每个人给予教训、开示。那么这些开示是做最后的一个开示,当然就更是简洁明了。当时给定勉的开示:你的名字叫定勉,另外给你一个号——号叫自开。那把名和号联系起来,定勉是勉励修行的意思——努力修行,自开是什么意思呢?“自得开悟无上菩提”。

大家注意这个“自”。“自”,意义非常深邃、深广。我们读《无量寿经》,讲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以大国王的身份,“弃国捐王,行作沙门,号曰法藏”。出家以后就作世自在王如来座下的弟子。首先在世自在王佛所,用偈颂赞叹佛的身、口、意三业的功德,最后向世自在王佛禀白:“唯然世尊,我发无上正觉之心,愿佛为我广宣经法,我当修行,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。令我于世,速成正觉,拔诸生死勤苦之本”。这是法藏比丘在佛座下的请法和发愿。发建立净土的愿,发快速成佛的愿;不仅拔出自己生死勤劳之根本,也拔出一切众生两种生死的根本:这是大愿了。当时世自在王佛听了这大愿也心怀喜悦,就向法藏比丘开示:“如所修行,庄严佛土,汝自当知。”这里出现一个“自”。“如所修行”,你修行的净土实际上是你真如本性当中具足的。你把真如本性的性德调动起来,就能以无量的德行庄严你的净土。这一点你自性里面就具足。“汝自当知”,汝自性了知,自性圆成。所以这个“自”就是大不可思议了。就像《法华经》舍利弗请佛说法,佛三次说“止止不须说,我法妙难思”。为什么要“止止不须说”——这样的妙法?《妙法莲华经》的妙法就是妙心。这种绝妙、圆妙的心,其义理之深广是难以用语言去说,难以用思惟去思惟的。所以就三次说:“止止不须说,我法妙难思。”

你看这个“自”,在禅宗里面也属于那种法身向上本分的境界。那在这个境界当中,禅宗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这个“见性”就是这个“自”。大家看那个《六祖坛经》,当时六祖在五祖弘忍座下得衣钵之后就离开,当时弘忍祖师下的很多弟子就不甘心,以为慧能是偷走衣钵的,就来追。当时有一个——原来做过四品将军的——惠明跑得最快,渐渐地就赶上了。眼看着就要赶上六祖了,六祖一看他跑上来——他是将军出身,跑得很快,也没办法。他想这个衣可不是靠力量能夺走的,干脆就把这个衣放在大石头上,他自己隐到杂草丛去了。这个惠明一看到衣在这里,赶紧来拿,但是竭尽他的全力都不能动一分毫——拿不动。惠明毕竟是修行人,这时候他就明白了,赶紧就改口说:“我不是为衣而来,我为法而来。”那慧能听说他为法而来,就走出来:“好,你既然为法而来,你现在就坐下来。”让他坐下。六祖慧能就坐在上面,他在下面,对坐——静坐。静坐一会儿,这时候六祖就指点了:“不思善,不思恶,就在当下,那个是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!。这一指点,一下子惠明就开悟了。开悟以后他还有疑心:“刚才你说的密语密意之外,是不是更有密意呀?”六祖说:“但有言说,都非密意。汝能返照,密在汝边。”你只要返照,那个“秘”——秘密、秘藏,就在你那一边。实际上也就直指当人的自性。所以禅宗的祖师大德无论是棒喝,是机锋转语,都是指向这个境界。所以这个“自”里面,有广大智、自然智、无师智。

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说:“你叫自开。你能够努力修行,就能打开你的自性如来宝藏,能开、示、悟、入佛的知见——无上菩提。”当你打开了自己的如来宝藏,你自己“不由他悟”,“归无所得”,才能得无上菩提。“这时候你就可以为一切众生作大善知识,就能在这个世间续佛慧命。”给他这么一种开示,说:“你千万不要自暴自弃,要有承当精神。”要有“是心是佛”的承当,也要有“是心作佛”的努力,所以他的名叫“定勉”——你就要“是心作佛”,你“自开”就是“是心是佛”,就能做善知识续佛慧命。这是第一个开示。

好,再看第二段。第二段是开示定开一心三观之旨。就是给定开开示天台的一心三观的宗旨。由于定开他可能好乐天台宗,所以他就请问一心三观的宗旨。那么觉明妙行菩萨说天台的一心三观“妙在圆心”。这个意思大家一定要体会了。天台宗的三观,有别教的次第三观:先空观,再假观,再中观。有圆教的一心三观,就是即空即假即中,就在同时具足。一心三观,就是当下这一念心你要具见百界千如、三千性相。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叫一境三谛。一境三谛,大家要注意。一切法即一法,这叫真谛;一法即一切法,是俗谛。你看这个真谛,一切法——就是现象当中的森罗万法,你要了解它们就是一法,就是真如自性——诸法的空性。但由这个空性——诸法的实相——里面能够缘起一切法,这叫“一法即一切法”,这就是俗谛。那非一非一切——不是一法也不是一切法,双遮两边,这就是中谛。这个三谛实际上就是一谛,一谛也成三谛。一谛、三谛圆融无碍,相互融摄,这就叫不可思议的三谛,叫一境三谛。

好,那怎么去观?于我们现前的心法、色法,等等这些,你于一切法见一法就是空观:一切法都是缘起的,缘起的就是性空的,这就是作空观。那于一法中见一切法:空——正因为自性毕竟空,才能缘起一切法,这就是假观。非一,非一切,是中观。这里面它就是互为主伴。当你观一法空的时候,一切法都是空的;一切法都是空,那你的假观、中观都是空,这叫总空观——就你总的要做一个空观。那你如果在这个假观的层面,一法假,一切法都假;一假一切假,那你的空观和中观,都是归到这个假观里面,这就叫总假观。那你以中观作为主体,一中一切中,那一切的空观和假观都是中观,这叫总中观。这就成为天台讲的:不思议一心三观。用不思议的一心三观来观不思议的三谛,这就是圆教的观想方法。一般天台讲一心三观,它首先要体认当下这种圆妙之心,就是依照这个圆妙不可思议的性德。依性德来生起它的修德,由这个修德可以亲证圆教的三德——涅槃的德性。所以因地当中是一心三观、一境三谛,它成就之后就是涅槃三德。涅槃三德就叫法身德、解脱德和般若德。这三德常常表现——叫∴字三点,一点在上面,两点在下面。那上面一点代表什么?代表法身德,就是本具的圆妙的性德。那这个般若德和解脱德代表修德。所以这个∴字三点就是性修,性修不二,不纵不横。你说它是纵,它不是在一条线上——它竖不在一条线上,横不在一条线上,它是属于一个品字型:不纵不横。这就是不可思议的一心三观的道理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