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《势至圆通疏钞菁华》

楞严者、一切事究竟坚固也。圆通者、圣性法门、无不通也。势至、启教之人。念佛、修行之法。文虽二百四十字、义括净土诸典。教机法喻。生佛感应以遍含。自自他因果而该彻。作心境之月灯。圣凡

楞严者、一切事究竟坚固也。圆通者、圣性法门、无不通也。势至、启教之人。念佛、修行之法。文虽二百四十字、义括净土诸典。教机法喻。生佛感应以遍含。自自他因果而该彻。作心境之月灯。圣凡之舟楫。

佛教兴、具多因缘。(一)指出捷径修行门路。(二)直示当人念念自心佛。(三)欲令悟入佛之心性。(四)为显生佛心无差别。(五)度脱凡外横超三界。(六)接引权小圆成佛果。(七)充足三辈无有疑悔。(八)利益今后周遍无尽。(九)顿摄六根证圆通境。(十)疾空障恼定生佛土。

一·华严经、德云首宣念佛法门。马鸣菩萨立论之祖。念佛与止观并重。楞严势至念佛一章、列在圆通。禅宗不能抑莲宗为非归源见性之途也、明矣。

二·莲师云:念一佛名、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也。即念即空、居然本体。非于念外、别得菩提。

三·楞严云:佛告阿难。若复有人、身具四重十波罗夷。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。乃至穷尽十方无间。靡不经历。能以一念将此法门、于末劫中开示未学。是人罪障、应念销灭。变其所受地狱苦因、成安乐国。

四·则此章经、诚为销业之巨冶、愈病之灵丹、修心之捷径、求生之要术也。若能常持、无苦不除。无乐不与。无愿不遂。无果不得。

五·偈云:一日无常到。方知梦里人。万般将不去。唯有业随身。

六·楞严云:临命终时。未舍暖触。一生善恶。俱时顿现。

七·行愿品云:是人终时。一切诸根、悉皆散坏。一切亲属、悉皆舍离。一切威势、悉皆退失。象马车乘、珍宝伏藏、无复相随。唯此愿王、于一切时引导其前。一刹那中、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见弥陀佛、及诸圣众。

八·善导云:假饶金玉满堂。难免衰残老病。恁汝千般快乐。无常终是到来。惟有径路修行。但念阿弥陀佛

九·信轮回最苦。信念佛最妙。信此土修行、难成道果。信愿生彼土。乃至十念、决得往生。信报生人天、福尽还坠。信一生乐土、永不退转、当成正觉。信一称佛名、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信念佛之人、弥陀摄取。病中救护、命终来迎。

十·愿消业障。愿灭众苦。愿心开。愿见佛。愿净业成。愿生安养。愿授记。愿度生。

十一·身礼像、口称名、心观想、俱要专一、绝无散乱。

十二·万缘放下。身心解脱。才有病患、莫论轻重、便念无常、但念阿弥陀佛。

十三·念佛有六胜益:一、诸佛菩萨护念。弥陀住顶放光。诸天神将、昼夜冥加。二、恶鬼毒药、皆不能害。三灾八难、咸悉消除。三、宿障冰清、怨命解脱。四、气力充满、无诸横病。五、睡梦吉祥、见佛色像。无有非人、夺其精气。六、现为一切礼敬、临终三圣接引。

十四·念佛法门。大小并收。利钝均摄。事理圆融。性相无碍。

十五·即佛是心、无一心而非心佛。即心是佛、无一佛而非佛心。

十六·心一忆也、佛佛全彰。佛一称也、心心顿显。

十七·众生念佛、佛在众生心内。佛念众生、众生在佛心中。

十八·是心作佛、心不念而佛不作。即佛显心、佛不称而心不显。则知念佛一门、诚为见性成佛之妙法矣。

十九·起信云:法界一相、即是如来平等法身。性佛一显、果佛自证。

二十·圭山云:今知心是佛心。定当作佛。不其然乎。设离念佛门外、而欲速见性成佛者。是舍其近易、以求诸远难也。

二一·起信云:专念阿弥、修善回向、愿生彼界、终得见佛。

二二·诸余法门、浅则上根不被、深则下根绝分。唯此一法、利钝兼收。如水清珠、到处便益。故当信受行持。

二三·十界因果、皆唯心现。若一念心、嗔恚邪淫、即地狱界。悭贪不施、即饿鬼界。愚痴暗蔽、即畜生界。我慢贡高、即修罗界。坚持五戒、即人法界。精修十善、即天法界。证悟人空、即声闻界。知缘性离、即缘觉界。六度齐修、即菩萨界。真慈平等、即佛法界。

二四·今此教念佛者、欲人念我自心、成我自佛。云何舍自心佛。孤佛教耶。

二五·菩萨了知诸佛、及一切法、皆唯心量。得随顺忍。舍身速生极乐净土。

二六·梵网云:信知一切众生、皆有佛性。我是未成之佛、诸佛是已成之佛。

二七·汝心佛者、未成佛也。弥陀佛者、已成佛也。未成佛者、久沉欲海、具足烦恼、杳无出期。已成佛者、久证菩提、具足威神、能为物护。是故诸佛、劝令念佛。

二八·众生若不念佛、圣凡永隔、父子乖离、长处轮回、去佛远矣。所以文殊普贤等诸菩萨、皆愿念佛往生、况我凡愚人耶。

二九·观经云:是心作佛、是心是佛。诸佛正遍知海、从心想生。是故教人念佛。

三十·经云:诸佛如来、是法界身、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若众生心忆佛、现前必定见佛。

三一·大本云:菩萨欲令众生、速疾安住无上菩提者、应当起精进力、听此法门。又华严十地、始终不离念佛。

三二·偈云:菩萨清凉月、常游毕竟空。众生心垢净、菩萨影现中。则知众生净念弥陀、定放光明。心水不净、菩萨圆通月境、亦不现矣。

三三·末法修行、多诸障难。邪魔娆乱、佛道难成。今修念佛三昧、承佛愿力威神。疾除烦恼、顿破无明。五蕴魔销、三身佛现。当生极乐佛土、成真应二果矣。

三四·信愿、摄根净念、是不退菩提因行也;得三摩地,第一圆通,是不退菩萨果德也。忆念彼佛、因也;现当见佛、果也。念见近佛、因也;心开香严、果也。念心入忍、因也;摄人归土、果也。

三五·能念大势佛、能摄六根妄、能接念佛人、故名为势至也。假此菩萨为发起者。表念佛法门、能发智光、得大势力。离三界苦、取净土乐也。

三六·念佛一门、能摄信等五十二位诸法行故。

三七·信佛是心、信心作佛、即摄十信法行。住在三昧、观佛实相、即摄十住法行。行念佛行、度念佛人、即摄十行法行。回念佛心、向佛心住、即摄十向法行。心地观佛、地如佛地、即摄十地法行。忆佛念佛、去佛不远、即摄等觉法行。心想佛时、是心即佛、即摄妙觉法行。则知超凡入圣、唯有念佛为妙矣。

三八·十二如来、相继一劫、表十二时中、于自性佛、净念相继、打成一片。不得弹指顷、念世间五欲。则无量性光、自然发明也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