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可为转识熏成种故。」果报体变化,因地也会变化。譬如说,你刚刚来到佛门的时候,烦恼又重,罪业也重。有罪业的人,心就是不寂静。但是你来到三宝的地方,不管出家或在家,你不断的忏悔,不断的拜佛,诵金刚经、普贤行愿品,诵清静的佛法来净化你的内心。噢!你的内心就会有变化,从粗重的、燥动的心识,就会转成一个清净的、法喜的心识。你这个因地,一个人业障重也不决定。你说我业障重,这件事不决定,可以改变。你说我福报很大,这件事也不决定,你不继续修福,你的福报也会变成没有福报。譬如说,我长的很丑陋,这件事也不决定,好好的持戒修福,你也可以慢慢的庄严。我们因地的业性,随着你转识的造作,会有不断的变化情况。若因若果,都是剎那剎那的转变,这叫转。 总结。「恒言遮断,转表非常,犹如暴流,因果法尔。」我们对于生命的一个万般皆是业,所创造的果报体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生命的本质。第一个是恒。从恒常的角度来说,它能够遮止这个断灭见。我们这个人只有今生,死了以后人就断灭,以这个恒常相续就能破除断灭见。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转,转变表示它不是常态。你今生是个人,不是下辈子就一定是一个人,这是会有变化的。因果是可以改变的。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,犹如暴流,因果法尔。就像一个快速流动的一个水流,因果的道理,法尔如是,这不是谁去创造的。因果的道理是存在宇宙间一个法尔如是的真理。阿赖耶识的业识是我们生命的本体,它是恒者非断,转者非常犹如暴流,就是构成一个不常又不断的生命,这就是一个业果的自性。 古德用水流形容我们的生命,使令我们很容易理解。这个水流从高山上流下来,它是相续的,它不停止的,就是生命它不会停止的。观这个水流,它湾弯曲曲不断的变化,表示我们从这个水流的一个流动情况,明白这生命是不常又不断。从这个水流的本质,我们也看到这个生命本质。古德有一句话说,「法性本来空寂,因果丝毫不爽。」法性本来空寂,就是一个不常。就是说生命的本质没有一个常一的自我,你今生很贫穷,但是这个贫穷的本性是空寂的,是可以改变的。你今生很聪明,你要不继续的听闻佛法,你也会变成愚痴。你今生很愚痴,你好好的栽培佛法的善根,也会变成有智慧。法性本来空寂,就是一切法都是无常的,都可以改变的。因果丝毫不爽。就是不断。你只要造了业,这个业就不会消失掉,除非你不造作。你在身口意上造了一个业,这个业一定被保存下来,不会失掉,它也不会断灭。「法性本来空寂,因果丝毫不爽。」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不常又不断。 戊二、业果决定 「业决定理者,谓诸异生及诸圣者,随有适悦行相乐受,下至有情地狱,由起凉风所发乐受,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,从不善业发生安乐,无有是处。所有逼迫行相苦受,下至罗汉相续之苦,一切皆从先造集不善而起,从诸善业发生诸苦,无有是处。」 这一段是总标。什么是业果决定的道理?以下就解释这个道理。谓诸异生。异生,佛法讲就是凡夫。凡夫为什么叫异生?因为凡夫的内心状态是依止无明,所起的惑业苦。每一个人的惑业苦是不同的,这个人贪烦恼重,那个人瞋烦恼重。每一个人业也不同,果报体也不同。没有两个人长的完全一样,所以凡夫叫作异生。有很多的差异。圣人就是同生,同生性。圣人那一念心都是依止空性而安住。这个空是一空无二空,是无差别。文殊菩萨所证的空,与普贤菩萨所证的空性是无差别,所以圣人的状态叫同生性,凡夫就是异生性。一切的凡夫,一切的圣人、初果以上的圣人。业果决定的道理,它所涵盖的包括凡夫、包括圣人。随有适悦行相乐受。不管凡夫、不管圣人,内心当中出现这种舒适喜悦,这种行相的乐受。乃至于在有情地狱,由起凉风所发乐受。讲出在十法界当中,一切乐受,最小单位的乐受。最小单位的乐受是出现在那里呢?地狱里面。地狱里面的众生到刀山油锅去受苦。到油锅把它炸死了以后,拿出来放到地上,这个时候吹了一阵凉风,春风吹又生。地狱的众生,它生命唯一的乐受就是那一阵凉风。是在十法界当中一个最小单位的乐受。这个乐受是怎么来的呢?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。这种乐受也是从过去的一种善业所引生的,如果从不善业而发生乐受,是无有是处。不可能说是罪业能够产生乐受的,这是不可能的。不管凡夫、不管圣人只要出现乐受,一定是善业引生的。 所有逼迫行相苦受,下至罗汉相续之苦,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,从诸善业发生诸苦,无有是处。这个地方讲出一个最小单位的苦受。罗汉的相续之苦。这个相续是阿罗汉生命的相续,阿罗汉已经证得我空的真理,到了涅槃的境界。但是这一期的生命是过去有漏业力所创造,这个业力还没有受完。一个轮盘,它的插头拔掉了,它还有剩余的势力。这个时候它还有相续之苦。所以阿罗汉有时候去扥钵,他中暑,身体也是痛苦,或者感冒,他也是痛苦。当然这个圣人的苦比较微细,虽然微细也是苦。阿罗汉这种圣人生命在的相续之苦,怎么回事呢?也不是上帝创造的。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引生的,一定是这个阿罗汉,他过去作凡夫的时候,曾经在某一个时候造了一个罪业。这个罪业出现了,使令他还没有入涅槃之前,还有这种生命的相续之苦。这个苦受一定是有罪业引生的。从诸善业发生诸苦,无有是处。善业不可能创造痛苦的。业决定,简单的说,善业引生可乐果报,恶业引生不可乐果,这个事情是决定的,不能改变的。 「【宝鬘论】云:『诸苦从不善,如是诸恶趣;从善诸善趣,一切生安乐。』故诸苦乐非无因生,亦非自性、自在天等不顺因生,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。诸苦安乐种种差别,亦从二业种种差别,无少紊乱,各别而起。」 这一段是把前面的观念加以引证。宗喀巴大师引用【宝鬘论】来证明他前面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。【宝鬘论】上说,诸苦从不善,如是诸恶趣。我们有情众生所感受到的一切的痛苦,是怎么来的呢?从不善。是从不善业所引生的。这种不善业有什么作用呢?如是诸恶趣。不善业会使我们堕落到恶道去受苦。从善诸善趣,一切生安乐。从善业一定引生善的果报,善业引生安乐的果报。所以说一切苦乐不是没有因缘而生的。不是说这个人痛苦快乐是偶然的,不是的。他有因缘的。不是无因缘生,也不是自性生。这个自性生就是说它自己生起。这个人生病了,感冒了,这个病毒是怎么生起?它自己生起?没有这回事情。这件事情一定过去有一种业力在支持的,没有说它自己会生起,没有这回事情。它不是自性生,也不是自在天等不顺因缘生。自在天是他生。是另外有一个他,或者是大梵天,或者上帝,或者自在天,创造了这种可乐、不可乐果报。这个是不对的,不是无因生也不是自性生、自在天生。那么是怎么生的呢?是为从总善不善业引生总苦乐。是由善业引生可乐果报,不善业引生痛苦果报。诸苦安乐种种差别,都是从善恶业的差别,无少紊乱。就是无少错乱,各别而生起的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