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修学概要 十二

佛法修学概要(十二) 净界法师主讲 丁三、实相印 实相,就是说我们生命的真实相。前面的人天业果是偏重在有相的境界来说明的。三法印是偏重在空性,无相的境界来说明。所以这两个道理都是有所偏
佛法修学概要(十二)
净界法师主讲
丁三、实相印
实相,就是说我们生命的真实相。前面的人天业果是偏重在有相的境界来说明的。三法印是偏重在空性,无相的境界来说明。所以这两个道理都是有所偏重,没有看到生命的真实相。以下的道理就是发明中道实相的道理,叫做真实相,
「印」就是真实决定不可以改变。这种道理不管经过多久的时间,不管它是放在什么样的空间,它不随时空而改变,叫做印。
戊一、释名。
『言「实相」者,亦名「真如」、「法性」、「一真法界」、「如来藏妙真如性」、「第一义谛」等,原义为「实体」、「真相」之义。』
「实相」这个名词是出自于【法华经】。【法华经】讲「诸法实相」。【唯识学】称作「真如」。二空真如,或者是「法性」。在【华严经】就称作「一真法界」。在【楞严经】称作「如来藏妙真如性」。在其他的经论,有的地方叫「第一义谛」等等各式各样差别的名称。但是它的义理就是一个实体真相的意思。
什么叫做「实体」?譬如说,今天用黄金,打造成一个桌子。桌子就有桌子的相状,有桌子的作用,它的作用让我们写字、看书。我们也可以把黄金打造成一个杯子,杯子有杯子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。或者把黄金打造成一个佛像,来供我们礼拜恭敬赞叹佛陀的功德。这个相状有很多的差别,桌子的差别、杯子的差别、佛像的差别,当然各式各样的作用、各式各样的相貌,但是它的体性都是黄金。所以说黄金是这些物品的实体。现在我们讲「体」不是那么浅,讲十法界的果报。佛法讲果报体有十法界的差别,有佛菩萨的功德庄严、有二乘的偏真涅槃、人天的可乐果报、乃至于三恶道的苦恼的果报。这些差别的果报,它的体性是什么?这就是实相。以天台宗的意思,诸法实相就是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,这个就是实相。就是一切一切的果报都是由我们心念的活动,所创造出来的。所以这个心念是一切果报的实体,是这个意思。它又叫真相,诸法的真实相。
「【思益梵天所问经】云:「一切法平等,无有差别,是诸法实相义。」又智者大师云:「实相之相,无相无不相,名为实相。」此实相境界乃诸佛菩萨,远离凡夫、二乘之妄情执着,所亲证之究竟圆满真理。诸佛依此实相真理,随顺众生之差别根器,假借种种名言,而演出无量大成教法。是故一切大乘经论,虽各有其言说方便不同,而莫不以此实相真理,唯所依之理体。」
先看【思益梵天所问经】,它说:一切法平等,无有差别。一切法指的是一切法的因果,也很多很多染净的因地,有很多可乐不可乐的果报。当然这个法是有差别,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法汇归到它的体性的时候,那就是平等无有差别,这个是诸法的实相义。就是我们在各式各样的差别当中,去看到它的真实的本性的时候,它是平等没有差别。
又智者大师云:实相之相。如果我们要去探讨实相的相貌。它有两个相貌。第一个,依它的体性来说,它是无相的,是一种清净本然的境界。它的作用是无不相。这种清净的本性,它会受熏。你有各式各样的业力,它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果报出现,所以讲无不相。   
所以这个实相是一种真空妙有、妙有真空的中道的理性,不偏空也不偏有,一种空有同时、空有无碍的境界。那么这种实相的境界是诸佛菩萨,远离凡夫、二乘之妄情执着。凡夫总是认为我们这一念心不是清净的,我们这一念心有一个我,常一主宰的我。我可以去造善业,我也可以去造恶业。造善业、恶业,谁去得果报呢?我去得果报。凡夫的心情总是认为我们在生命流转当中,在生命差别变化当中,有一个不变化的自我存在,这是凡夫的着我。二乘人他偏空,二乘人他经常观一切法空的时候,把心中的我执给消灭了,但是他对于积功累德六波罗蜜,成熟众生庄严净土,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苦恼当中,他没有这种大悲心来度化众生,它不生妙用。所以从大乘的角度,他也是妄心执着,他执着在空性的这一部份。诸佛菩萨他能够依止实相的道理,远离凡夫、二乘的妄心执着,亲证究竟圆满的真理。当然诸佛出世本怀就是发明实相的真理,但是因为根器的不同,就有不同的名言,所以一切的大乘经论,虽然言说方面不同,但是都以实相真理为所依的理体
这一段先解释名称,名称在不同的教派,不同的经论很多名称,但它的义理只有一个,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
戊二、述义
「一切诸法,唯依妄念而有差别,若离心念,则无一切境界之相。是故一切法,从本以来,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,毕竟平等,无有变异,不可破坏,唯是一心,故名真如。」
【起信论】讲到我们心的相貌,它分成两门,一心二门。所谓的心真如门、心生灭门。第一段是讲心的作用,生灭门。一切诸法,唯依妄念而有差别。这里的一切诸法,看下面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六凡法界的果报,它不指四圣法界,单指六凡法界。六凡法界有很多差别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?果报不是上帝创造的,也不是自然而有的。是我们心中妄念的活动,所以就有这样差别果报出现。佛法所说妄念的意思,念头有生灭性,就是妄念。佛菩萨的心没有生灭性叫做真性。就是这样定义的,一个生灭,一个不生灭。
依止妄念而有差别的意思,这一切果报是我们这一念心所变现。这个心所变现当中有两层的意思。第一层就是从微细的内心的活动,就是第八识来说。第八识又叫作业识。因为它能搜集无量无边业力的种子,你造了善业,你去拜佛、持咒、诵经,这种清净的善业,它把你搜集起来。你造了杀盗淫妄的恶业,它也把你搜集起来。它有积集业力的功能叫作业识,而且它能够变现果报。它一方面搜集业力,一方面变现果报。譬如说,现在有一滩水在地上,下过雨以后。我们人道众生的第八识啊,善业强,看到水就是水,它是一个很湿润的东西、清凉的东西。晚上的时候,鬼神出来活动,看到地上一滩水,它看到的是火,为什么呢?因为鬼神阿赖耶识积集罪业,有罪业的力量,心中的罪业跟这个水一接触的时候,就变成火。他看到水会恐怖。天人看到水,他是看到琉璃地,因为天人的善业强。如果说水中有鱼,这个鱼阿赖耶识的业力,看到水就像他的房子一样,我在我的房子里面活动,跑过来跑过去,看看有没有安住的。当然这个阿赖耶识不是我们能够感觉得到的,它是一个很微细的活动,剎那剎那变现很多的果报。天人也是各式各样,譬如说,这个人是布施生天的,依止布施生天的,到天上去,他的资具特别丰富,衣食具足,衣食自然,因为他的阿赖耶识有布施的善业,他天仙的时候,他变现的,他看到的、他受用的都是非常的美好。有些人他不是布施,他因为持戒。也些人他很少布施,但是他持戒特别的精严,他生天了。这个天人跟布施天人不一样,他的相貌特别的尊贵。尊贵从持戒中来。但是他如果在人间,没有布施的业,他可能会时常不足,饮食。譬如天人供宝器食,随其福德饭色有异。欲界天还是吃饭的,欲界天有男女的欲望、饮食的欲望、睡眠的欲望。大家在一桌吃饭,这个人因为布施生天了,他的饭菜特别的丰盛,吃的很高兴。另外一个的人,是持戒生天的,但是他在人间的时候缺乏布施,饭菜没有了,时常不足,但是其它人还继续吃,其他人看到饭菜还有,但是他看到饭菜没有了。这个天人怎么办呢?只好来到人间去吃生果,到森林当中去吃天然的山中的水果。经论当中有这么记载,因为持戒而不布施,生天以后时常不足,到人间来吃我们的水果。天人要是福报享尽的时候,因为这个福报是生灭法,不像无漏的戒定慧,功德是不生不灭的。天人他内心的善业要是受用尽的时候,那就糟糕了。他看到境界都是丑陋的,譬如说他看到一朵花,摘下来放到身上,这朵花马上枯萎。其它的人摘一朵花放在身上,没事。就是这个人天福要享尽了,要堕落了。所以说一切诸法,唯依妄念而有差别。这个从阿赖耶识的角度来说,因为阿赖耶识摄持不同的善恶业,变现不同的果报。这是从微细的心识来说明缘起,偏重在客观的环境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