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修学概要 十九(2)

「我没有说法,这个功德不是我作的。」 那些菩萨说:「不是你作的,刚刚是谁说法呢?是什么力量能够说法呢?」文殊师利菩萨说: 「因缘力故。」 那是一种因缘力。就是说,菩萨过去有慈悲心,有悲心的愿力,这是一个
「我没有说法,这个功德不是我作的。」那些菩萨说:「不是你作的,刚刚是谁说法呢?是什么力量能够说法呢?」文殊师利菩萨说:「因缘力故。」那是一种因缘力。就是说,菩萨过去有慈悲心,有悲心的愿力,这是一个因。众生的根基成熟,这是一个缘。根基的成熟,去招感菩萨的愿力,说法。在整个说法的过程当中,文殊师利菩萨并没有执着有一个我,在去造作这个业,他没有这样的分别。所以他这个不能说是行,他不造作这个行业,所以没有流转的业力。所以说这个行是依止无明所发动的,这个时候就是一种业力。一种生死业力。这是过去的业力。有行以后,就会产生识。
「识-识为初入胎识。即由过去惑业动力,使感异熟报体之赖耶识,遇缘托胎,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。」
「识」是一种了别的功能。它有明了分别的一种功能叫做识。心识。他这个时候能够进入母胎里面去投生。你过去烦恼跟业力的推动,就变成一个阿赖耶识。我们的心识有两种,一种是粗的,前六识。一种是微细的阿赖耶识。阿赖耶翻成中文叫藏,或者叫藏识。因为它能够含藏无量无边善恶业力的种子,所以叫做藏。遇缘托胎,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。阿赖耶识是我们的业力的熏习而产生的,我们现在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有一个阿赖耶。阿赖耶识在唯识学,它说阿赖耶识就像一个大海一样,藏识海,海里面的水,就是无量无边的种子,在那个地方涌动。如果这个人阿赖耶识善业强,他这个阿赖耶识比较寂静。如果说这个人的阿赖耶识恶业力强,那个大海的扰动就比较厉害,它会比较扰动。所以说阿赖耶识就像一个大海,含藏很多很多的海水。识会产生名色。
「名色-名色为胎相之完成。名是精神,色是物质,即组织有情之要素,胎相初成六处未圆,故称名色。」
前面的识呢,它只是一个心法,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投胎。它只是形成一个心识,有感情的一个心识,有各式各样的感情,各式各样的业力,都被这个心识给摄藏住了。这个时候的心识,在临命终的时候,在虚空里面飘动,他会遇到他过去有因缘的父母,就投胎了,胎相的完成。他依止父精母血的和合,然后心识就跟色法就投胎。名是精神,色是物质。「名」就是前面的阿赖耶识。他那个心识摄藏无量无边的业力。「色」指的父精母血和合的硬块。这个时候色心和合,构成有情的要素。胎相初成六处未圆。六处就是六根。这个胞胎还没有六根,换句话说,他还不能够去领纳外界的境界。这种情况,解释一下。一个人刚刚在母亲投胎的时候,他的受用跟外界是完全隔离,因为他没有六根,他没办法去接收外在的讯息。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,名色的这个众生如果是福报大,善业强。他会发现他住在一个宫殿里面,到处是宫女,他的饮食非常的美妙。如果说这个人的福报很低,善业很薄弱,罪业很重。这名色的众生,他会发现他生长在一个像贫民窟一样的地方,吃一个很臭秽的饮食。这是名色。他这时六根没有生起,完全不能受用外在的境界。他只能依止他过去的善业、恶业,发现他的一种果报。这叫名色。名色会慢慢增长,就会延生六入,到六入位。
「六入-六入为六根完具位,亦名发毛爪齿位。谓于胎中由名色渐次增广,因此诸根具足,故名六入。」
六入位的时候,这时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就生起来。看这个胞胎的样子,就像一个人的样子,有眼睛、有鼻子、有耳朵,人相已经现出来。又叫发毛爪齿位。这时头发有一点出来,牙齿、指甲,都慢慢的生起。在胎中由名色,慢慢吸收母亲的滋养,慢慢增次广大,六根具足,叫六入。六入位的众生,开始去跟外在的境界接触。这个时候的接触是间接的,也就是说,他不能直接跟外在接触。他要假借母亲的六根,所以我们讲六入的众生,跟母亲是同一个鼻孔出气。他的呼吸要仰仗母亲的鼻孔,这时候他跟母亲的关系因缘非常的深,母子连心。如果这个小孩子很聪明,这个母亲就变得很聪明。如果这个小孩子很愚痴,母亲怀了胎以后,这个时候也会变得很愚痴。把他生出来以后,才恢复原状。你看这个舍利弗尊者,他的母亲本来智慧很平常,舍利弗母亲的弟弟很有智慧,叫摩呵俱絺罗。舍利弗的母亲一怀孕以后,变得很有智慧,因为这个时候舍利弗的智慧,跟他母亲的智慧合起来。因为六入位的胎儿跟母亲是同一个鼻孔,母子连心。他的弟弟跟他姐姐,舍利弗的母亲,辩论的时候就辩输了。摩呵俱絺罗说,哎呀! 我姐姐的这个儿子,以后一定不得了。他赶快趁他外甥还没出世之前,就到北印度去学四吠陀。他说,我身为舅舅的,以后跟我外甥辩论,辩输了是很没有面子的。学了十六年,十六年当中,因为精进修学,没有时间剪指甲,指甲非常长,叫长爪梵志。十六年后回来,饱学整个印度的学问,要找他外甥辩论。问他姐姐:你儿子呢?你儿子应该十六岁了。她说:我儿子随佛陀出家了。他说跟佛陀出家了,找佛陀去。遇到佛陀以后,就希望佛陀把舍利弗还给他。佛陀说:「你立个宗旨,我们两个来辩论,如果你辩得过我,我就把舍利弗还给你。」他立了一个宗旨,说:「我一切法不受。」以这个为宗旨。佛陀就问他说:「你一切法不受,你这个法,你的内心受不受?」如果你不受,你这个宗旨就不能成立,你自己的宗旨,你都不受。你受,就跟你的宗旨违背,你说一切法不受,你这个法还是受。所以摩呵俱絺罗就失败了,就随佛出家。出家以后,就是问答第一。他成就阿罗汉以后,因为他过去学过四吠陀的学问,特别有辩才。所以说在六入位的时候,这个小孩子对外境的接触,是跟母亲合在一起的。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胎教,就是这个意思。母亲怀胎以后,到这个小孩子六根生起,差不多是四十九天左右。六入位。这时候的母亲,要经常听一些比较祥和的音乐,小孩子生出来以后,脾气会比较好一点。如果说这个母亲,经常听到吵架的声音,小孩子出生以后,个性很暴躁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这个时候,已经在接受外在的境界,而他的思想跟母亲有关系,受母亲的情绪。如果这个母亲经常生气,这个小孩子以后脾气会暴躁。六入位,他的六根跟母亲的六根紧密的合在一起。
「触-触是觉触,为认识之开始。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,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,故名为触。」
触是觉触,开始有感觉,对境界有感觉,为认识之开始,对外境认识的开始。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,前面的名色跟六入,他完全是在母胎当中。到触的时候,他正式的出胎,从母亲胎里面出来。他的六根跟色声香味触法,正式的接触。叫做触。这个时候的触,他还不能分别境界苦乐。就像一个镜子,它把境界现出来,是个男人,是个女人,但是他不能分别各式各样的感受,就是把影像现出来而已。这叫做触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