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修学概要 二十三(5)

问:? 答: 「后心」 每一个阶位有三心。 入心、住心、后心 。譬如十地,刚刚进入初地的人,叫初地的入心,或讲初地的初心,初心、入心都可以。第二个阶段叫住心。快要离开初地,马上要增上了,叫做后心。就是这个

问:?
答:「后心」每一个阶位有三心。入心、住心、后心。譬如十地,刚刚进入初地的人,叫初地的入心,或讲初地的初心,初心、入心都可以。第二个阶段叫住心。快要离开初地,马上要增上了,叫做后心。就是这个时候要进入下面一个阶段,叫做后心。
问:?
答:我们如果在事相上修,譬如持戒,汇归到心地上去,持戒就是持戒的功德。布施就是布施的功德。如果我们在修行当中,我们真正不是靠语言文字在思惟,能够破无明、证法身的菩萨,他能够把一个法门,真正是法法消归自性。他知道布施的目的,真正是破除我们的悭贪。持戒的目的是破除我们内心的有漏欲。既然每一个法门都是在开显自性,那就可以说是法法圆满,法法圆融。因为他把每一个法门,都消归到无不还归十法界。他布施的时候,他也能够具足破除有漏因,也能够具足禅定,内心能够不动,乃至于能够做正确的观察,能够做智慧。所以六度是互含互摄,有通有别。通的话开出来,六度各有各的修行的方法跟理论,你要汇归到一心的时后,完全是圆融无碍的。当然我们靠语言文字思惟,能够隐隐约约知道一点,但是初地菩萨,他真正能够做到。他不管作什么事,都能够消归自性。就是我们讲「乘性起修,全修在性。」他每一个行为的出发点,不是我们每一个行为都是无明出发。譬如今天,煮饭扫地,内心不愿意,从无明出。但是我们假借正念力量,来降伏我们的烦恼,勉强去作。但是初地菩萨不是这样的。他行每一个法门,都是从真如里面流露出来。「无不从此法界流」。从真如当中流露出智慧,流露出慈悲。整个行为「无不还归十法界」,再启发他的真如,所以他的真如不断的增长。但是他这种行为没有一点的勉强。这个就是所谓的理事无碍。
问:?
答:这种菩提心的建立是依止语言文字而建立起的菩提心,不是我们讲真正破无明,正法身那个菩提心。他是一种胜意菩提心,不同的。他这种菩提心,我们前面说,十信位的整个内容,完全建立在整个对佛法的胜解,仰信的力量。所以这种仰信的力量,他靠不住的。要是碰到恶因缘,他还是会被破坏掉的。十信位,不能讲位不退。他还是不保险,他要是不保任的话,还是有问题。跟住位不同,初住菩萨他住位以后,断见惑。三界见惑一断了以后,他进入圣位。他整个内心里面菩提涅槃的幼苗,坚固成就。所以你看初住菩萨就好像小乘的初果一样,他转识到隔阴之迷。他转世到一个杀羊的家里面,他父亲叫他杀羊,他宁死不杀。他绝对不会破戒,堕落到三恶道去。他以后的果报,人天果报。都在人天,破了见惑的菩萨有这个好处。而且他破思惑,已经迟早的问题。见惑一破以后,思惑就很快了,迟早的问题。每一个阶位还有很深的内容,诸位要详细的话,可以看看《天台四教仪》,它讲的很清楚。
(二)天台「六即佛」
根据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一般的判教方式。天台六即佛很重要。我们看很多法师天台的批注,六即佛经常用到。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。在整个对菩萨的判教当中,很重要。
释题。六即佛可以第一个从六个佛,第二个从即佛。这当中有一个观念。首先看
「六」-显因果事相。
从凡夫到成佛,就因果的事相。因果是说每一个阶位,有不同的境界,有不同的功德妙用。每一个菩萨有他的修因证果,他果上的功德妙用不同。所以开出来就有六个差别。
「即」-显佛性理体。
虽然这六个菩萨,他的每一个境界妙用不同,但是就他的理体来说,是完全没有差别。「」两个东西能够互相的融合成为一体,叫做即。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色、空能够完全圆融无碍。即指的是两个东西能够互相的融合成为一体。
「即而常六」-无差成差。
就佛性来说,这六个人没有差别,每一个人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。叫无差。为什讲成差?在缘起的因果上来说,每一个菩萨有不同的境界,功德的差别。就事相来说,成差。
「六而常即」-差即无差。
虽然有六位的差别因果,但是就佛性来说,是平等没有差别。天台宗为什么要强调「六」?又强调「即」呢?破除我们众生偏一边的情况。譬如说有一种人,执事眛理。他能够不断的修行,从事相上用功。但是他不敢肯定他有佛性,他内心本具的清净心跟诸佛完全没有差别的。虽然他内心很多烦恼,但是他具足诸佛的德能。诸佛果上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,这种德能具足,他不敢承认。这种叫执事昧理。另外一个叫执理昧事。他认为他内心「何其自性本自清净,何其自性本自具足」,他就不假自求。虽然具足,我们就因缘上说,一念不觉,所谓法身流转六道,名之为「众生」。我们知道六而常即,即而常六。我们就能保持一种中道。我们知道性德我们本具,但是必须修德有功性德方显,这就是六即佛。
一、理即佛-佛性理体,众生本具。
理即佛,一切众生在理上来说,他就是佛。为什么就理上来说他是佛呢?佛性理体,十法界的众生通通具足,地狱的众生也有佛性。众生本来具足,并不是说诸佛才有的,众生本来具足的。
「动静理全是,行藏事尽非。冥冥随物去,杳杳不知归。」
众生的身口意三业,或者动态,或者静态。不管是动还是静,理全是。理体上当体就是真如的全体大有。当体就是真如。在理上来说。但是「行藏事尽非「行」是现形。「藏」是隐藏。行藏跟前面的动静是完全一样的。前面就理上来说,理全是。这个地方是事,看众生的起心动念,身口业的造作,完全是事尽非。完全是违背真如佛性。完全是随顺无明烦恼,造的业跟真如完全不相应的。为什么是这样子呢?因为我们「冥冥随物去,杳杳不知归」。这句话是说明众生的情况,「冥冥」是昏昧不明。内心完全被无明覆盖,随物去。「物」是六尘的境界。被六尘的境界转。贪爱、执着、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境界。所以讲冥冥不知归。不知道回归我们真如本性。佛陀作一个比喻,一个穷子,他不住在自己的家里面,他家里面种种的珍宝。他到外面去流浪,过乞丐的生活。比喻众生不能安住在我们真如本体上,去受用菩提解法乐,涅槃寂静乐的功德。被六尘的境界所转,流转六道,受生死的果报。说明我们众生的情况,冥冥随物去,杳杳不知归。因为这样子,所以我们的佛性才不能开显,完全是随顺攀缘心。理即佛是指的一切众生,就佛的理体来说,都有佛性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