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无量光佛教网 > 佛学网摘 >

雪松法师在上海接众开示:寻找丢失的自我

学佛网摘站---学佛网,佛,阿弥陀佛,在线念经,在线念佛,念佛,在线诵经堂,在线念佛堂,在线修行,法宝流通,佛教博客,佛网导航,净土,西方极乐世界,净空法师

阿弥陀佛!今天衲正好停留在上海,好些居士都很久没见面了,前些时间一直四处奔走讲经。也没时间能按时在上海开课,今天衲要讲的是,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“自我”。这个“自我”,不是指主宰一切和恒常不变的灵魂,而是指人的自然本性,本来面目。佛教充分肯定人的自我价值,人类具有完整了解和正确把握宇宙的能力。也就是具有高度的智慧;伟大的觉悟心(又称悟性、佛性)。这种悟性使人的自我世界与外部世界能够互相沟通,达到高度和谐,从而得到永恒的安乐。
人们只要将这原具的能力发挥出来,就能解脱各种人生的苦难。平时人们的这种悟性所以不能发挥出来,只是像平静的湖面上起的波祷,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;人类恋着于外境和现象以及假定的诸般设想,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,不能自我证悟。
为所谓的生存、名利、情爱、权力疲于奔命,在对外在之物的追求中丢失了自我,一直到老死,还不觉悟。因此埋没了本具的悟性,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,至实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,不能达到最圆满的境界,不能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。如果得到明师的开导和指引,开发智慧,一旦去掉妄念,内外明澈,就会寻回丢失的自我,自成佛体。
  释尊应世说法的目的即在教导众生,寻回丢失的自我。佛陀的说教浩瀚丰富,但倘若我们认为只要精通了数百部经论,就是掌握了佛法、领悟了人生和宇宙的真谛,那就完全错了。佛法不是只凭学习所能了解的。解脱者所达到的涅槃寂静的境界也是语言文字所不能道尽的。
有几则禅宗公案说明了这个问题。水潦有一次问马祖道一:“不与万法为侣者是谁?”(万法即指世间万事万物,此问等于问解脱者是怎么样的人)。马祖一脚踢倒他,并踏住他的胸部说,“你问!你再问问看!”水潦遂大悟,并作一诗;“自从一吃马祖踏,直到如今笑不休。”另一次,庞蕴问石头希迁;“不与万法为侣是谁?”石头希迁不等他问完就捣住庞蕴的嘴,庞蕴当即大悟。
庞蕴又以同样的问题问马祖道一,
马祖道一回答;“等你能一口吸尽西江水的时候再告诉你。”这些故事都在阐示:“不可说,不可说!”释迦牟尼是第一个领悟人生和宇宙真谛的人,但他觉悟以后发现的真谛,就像一只母蛙从池岸上回到水里去以后,不能使水里的蝌蚪体会到柔风和暖曰的可爱一样。但当蝌蚪生出脚来之后,用自己的脚跳到岸上,感觉到风和曰丽的时候,他才会突然间领悟到母蛙所说的话。释迦牟尼发现人类的语言文字不足以形容觉悟者的境界,一个人必须凭自己的经验去发现悟境。
释迦牟尼讲述的佛法只是“示月之指”,并非“月”的本身。释迦牟尼的说教和整个佛教的教理系统,只是沟通人们一般认识与真谛之间的桥梁,只是助人达到悟境的舟车。在佛教中称为“俗谛”。这样的俗谛,只是通向真理的阶梯,而不是真理本身。人们一旦大悟之后,他从前所学的一切佛学知识,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价值了。正如你划船渡河,一旦到达彼岸之后,那条船对你就没有用处了。待你一旦达到悟境之后,你就没有必要死死记着它们而应将它们忘掉。佛教不要我们将其教理当作信仰加以接、受,而要求我们亲身体验。这种亲身体验可以由唤醒人人固有的清净的悟性得到实现。人人只要对这种自身具有的本性有所觉悟就可以成佛。佛不是另有佛身,不是那种寺庙里半神半人的雕塑,而是自性即佛。佛与众生的区别,只在于对自己的本心是不是觉悟。
  如果你想见到佛,就应该见到你自己的本性。因为这本性就是佛。如果你不去见你自己的本性而到外物中去求佛,就永远找不到佛。
传说当马祖道一在南岳般若寺时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,他的师父怀让禅师看见他便问道:“你这样盘腿而坐是为了什么?”道一回答说:“我想成佛。”于是,怀让便拿了块砖头在道一旁边用力磨。
道一便问“师父,你磨砖做什么?”怀让答道:“我想把砖磨成镜呀!”道一又问:“砖怎能磨成镜呢?”怀让反驳道:“砖既不能唐成镜,那么你盘腿静坐又岂能成佛?”道一便问:“要怎样才能成佛呢?”怀让回答说;“就像牛拉车子,如果车子不动,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?”道一被问得哑口无言。于是怀让继续说:“你这样盘腿而坐,究竟是为了学坐禅还是为了成佛?如果学坐禅,禅并不在于坐卧;如果想成佛,而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相。佛不住于任何地方,所以没有人能抓住他,也没有人能舍弃他。如果你想用这种盘腿而坐的方式去成佛,就扼杀了佛。如果你执着于坐相,便永远成不了佛。”:那些没有见到自己本性的人,可能读经、念佛、刻苦研究,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长坐不卧,也可能博学多闻,他们也许以为所有这些就是佛法,其实这是最大的错误。当一个人还没见到自己本性时,就无法解脱人生的痛苦。
  佛是一个身心解脱、自由自在的人,人的本性就是自由自在。自由的思想,自在的生活,不受任何束缚。为什么说自由自在就是人的本性?我们只要看看儿童,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烦恼,没有那么多的约束,也没有那么多的痛苦。一个人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财富、名誉、地位或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烈,他对自己的束缚才会越来越多,同时更多的烦恼和痛苦也随之而来。一个人常常为了讨人家说声好,或者谋个一官半职,就不得不藏起自己的喜怒哀乐,牺牲自己的聪明才智,抛弃自己的正义和良知。
其实,财富、名誉、地位或权力都不可能永驻,都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,它们不过是些虚妄的外在之物。人们生起了追求这些外在之物的妄念,就使自己的本性污染了,自我也就在虚妄中丢失了。所谓觉悟就是要去除这些污染,返本归真,使自己的心性不再为世俗的妄念所束缚。对一切外在之物,财富、名誉、地位、情爱、权力等等都拿得起、放得下;这样的人就能够从一个人惯有的紧张状态之中解脱出来,就能够从一个人系着于虚幻的执着观念之中解脱出来,世人平常用以诠释生命的整个僵固结构忽然间完全粉碎了,故而有了获得无限自由的感觉。
  因为觉悟使我们看清存在的基本事实,所以觉悟了以后,我们是用一种意想不到的角度去看整个世界的。不论这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,但对于那些达到觉悟的人们来说,这世界便不再是往常的那个世界。尽管它还是一个有流水热火的世界,但决不再是同一种感觉。
宋代诗人苏东坡在一首诗中曾表达了这种境界:“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到干般恨不消;及至到来无一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。”惟信也有同样的说法:“一个人没有觉悟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当他通过良师的教导在反省自我的过程中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可是当他真正大彻大悟时,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了。”自我的失而复得,对一个人的道德和精神生命的影响是具有革命性的,能够提高、净化人的道德和精神生命。它表示—:个人生命中的转换,它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,它是生命本身的再造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