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充分发挥寺院修学和弘法的功能,修学就是提高自身素养,弘法就是作用于社会。寺院别的工作,例如建筑是为了更好地修学、弘法。国内佛教界十五年以内弘法方面主要依靠学界有正见的专家学者,佛教内的法师“夭折”太快,国内能肩负弘法大任的法师为数不多,目前著名的法师有东林寺大安法师、西园寺济群法师等。全国寺庙何其多,能有几人会讲经呢?佛教之所以不如基督教的发展之快,就在于没有一批弘法度人、讲经释义的骨干。中国佛教没有什么人能挑的起来,佛教千疮百孔。一是自然形成的,在国内的法师中,一般稍有基础就干扰多,或因自身五欲六尘,或因客观名闻利养的干扰而“夭折”。在禅堂、念佛堂一般两三年不会出人才,自己没耐力自然淘汰掉。目前国内佛教界没有可容“独立之精神、自由之思想”的大环境也是出不了人才的一个原因。 国内学界能讲经弘法的著名专家学者至少有七、八十人,我们经常联系的如上海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雷泉、安庆著名作家黄复彩等人,他们学养深厚,具有很深的佛学造诣和修行实践,能在高层次的人士中弘扬、交流佛法。三祖寺要走上修学、弘法的途径要依靠他们。国内柏林禅寺净慧老和尚从九十年代开始办佛学院,东林寺弘法比较好,都是长期和学界紧密配合的成果。三祖寺过去的历史上没有和学界配合好,要是按照过去那样走下去,最少要十年才能搞清楚佛学是怎么回事,最起码在十五年内,三祖寺没有能力弘法。只有依靠学界来弘法,如果寺院不行,又不和学界配合,就会成为空壳。修学弘法讲实践。只有接触到一流的人才,才能做一流的事。佛教弘法要有一流水平,就要依靠一流人才,人才是重要的无形资源。 近年来,我们着力发挥三祖寺作为修学、弘法基地的功能,让三祖寺成为各界人士,特别是学界、文化界、政界乃至商界的精英人士修学、弘法的平台。这些人文化程度较高,对社会比较了解,有各自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有相当的社会地位,对佛教界的贡献和影响较大。 国内的寺院又要生存又要弘法,比国外的寺院负担至少大好几倍。我们偏重一个、放弃一个都不行,儒教讲“中庸”,佛教讲“中道”,谁都知道做事最好的效果是“中庸”、“中道”,问题是怎样拿捏好一个“度”,这需要发心、耐心、经历、智慧等长期锻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