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无量光佛教网 > 佛学网摘 >

太虚法师抗日护国事迹(2)

“在缅甸时,曾将我国抗战情形,详为报告,盖该处为我国抗战命脉,关系至为密切,国际宣传未容或缺。经余解释后,缅即组织一访问团,赴华访问。后至印度时,则从事文化之探讨。……赴印目的,即为研究印度近今文化

“在缅甸时,曾将我国抗战情形,详为报告,盖该处为我国抗战命脉,关系至为密切,国际宣传未容或缺。经余解释后,缅即组织一访问团,赴华访问。后至印度时,则从事文化之探讨。……赴印目的,即为研究印度近今文化及引起其研究吾华文化之兴趣。经锡兰,本团最大工作,为佛教联络,当余抵锡时,首相、市长及各显要均至舟站观侯,且开多处盛大欢迎会。僧长及余坐于中间,其他官民分列两旁,先受三皈依。锡兰为欧美交通孔道,且为佛国,实为国际宣传最佳地方……”

“我到印度,尼赫鲁亦主持欢迎,甘地、泰戈尔都曾访问过。”

7个月后,访问团回到昆明。站在疮痍满目的祖国大地上,成功履行外交使命的荣耀毫无重量;而恒河之畔历劫仅存的残损、寂寞而依然庄严的释迦遗迹,那些断裂的精美石幢,空旷中矗立的古老菩提树,更使他胸中充满忧患的回响。还能为此做多少工作呢?他感到也许不多了,惟有将所剩的时间与佛教、祖国贴得再近些,相依为命吧。他给门生的信中说:

“你们祝我寿,他事都不用,今年只注意把学生会努力筹备!我的色身不多年的了,而法命寄予兹会。”

通过太虚法师的出访,宣示了日寇暴行,揭破敌方阴谋,滇缅公路重新开通。

太虚法师抗日护国事迹年表(注二)

一九三一年
    “九·一八事变”,柏林教理院因经费无着停办。世苑筹备处移南京佛国寺。太虚发表《为九一八事变告台湾朝鲜日本四千万佛教民众书》,勉励发扬佛陀救世精神,维护世界和平。

一九三三年
    五月,时日军占榆关,侵热河,国难曰深。太虚于电台播讲《佛教与护国》,并电《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》,主张部分从军抗暴,部分助捐、组救护队,慰祷队、运输队等。

一九三七年
    七月,“七·七事变”爆发,国难教难,日深一日,太虚致电发表《告全日本佛教徒众》,又电《告全国佛徒》等文件,以号召反侵略、卫和平。
    汉藏教理院学生,实施军事防护训练。汉口正信会成立救护队。

一九三八年
    章嘉、太虚等于重庆成立“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”,宣布废止沦陷区中佛会机构,并发出通电,告党政机关及全国佛教徒。
    太虚设尼众避难林于重庆江北塔坪寺,收容入川尼众。

一九三九年
    四月,受聘为“国民精神总动员会”设计委员;“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”亦聘之为名誉主席。
    八月,云南省佛教会理监事联席会议,公推太虚为整理鸡足山导师。云南省僧众救护队成立。
    西南国际路线日形重要,太虚组织之“佛教访问团”终得朝野重视,拨给费用,由政府函聘为访问团团长,以佛教徒自动组织名义,赴南洋、印度一带访问。于十二月抵达缅甸,次年五月返国。
    十二月,太虚建议发起滇西特区佛教会,教育夷僧,转化夷人,提高其文化水平。
    是年,太虚作《佛教的护国与护世》、《成佛救世与革命救国》。

一九四零年
    一月,太虚抵印度,曾会见当时泰戈尔,尼赫鲁及继承达磨波罗负责摩诃菩提会的法理性海氏,并应甘地的邀请抵瓦耳达。
    在印度,曾出席印度文化协会,为永久会员。朝礼印度圣迹:菩提伽耶金刚塔、尼连河、灵鹫山、七叶窟、竹林精舍遗址、那烂陀遗址、转法轮塔、五比丘纪念塔、阿育王石柱、中华寺、拘尸那、岚毘尼园、舍卫城及祇园故址、楞伽山等处。
    佛教访问团,分别参访了缅甸、印度、尼泊尔、锡兰、新加坡各国;当时因暹罗排华,情势恶化,故直接由西贡、河内搭机返昆明,结束五个月的访问工作。
    五月,中国国民外交协会、中国文化协会、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、中印学会、中国佛学会等五十余团体,对太虚成功率导之访问团,作联合盛大之欢迎。
    五月,回昆明期间,太虚筹组“滇边特区佛教会”,由云南佛教会呈请社会部,俾加强夷民内向,利于抗战。十一月,得政府核准协助,太虚派学僧往芒市,就地推进。

一九四一年
    五月,滇边特区佛教联合会成立,受社会部嘉奖。

一九四二年
    三月,太虚指导协助成立“佛教中医慈济院”,及佛慈药厂之筹设。

一九四三年
    一月,太虚与冯玉祥、于斌、白崇禧等发起“中国宗教徒联谊会”。五月,正式成立,太虚任常务委员。该会之任务为“拥护抗战建国,尊重信仰自由,提高精神修养,励行社会服务,促进世界和平”五项。

一九四五年
    一月,太虚莅国际宗教联合研究会演说。应国民外交协会之请,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论和平之道。
    七月,太虚以德国投降,乃作《告日本四千万佛教徒》,劝其慨然无条件投降。
    八月,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,中国八年抗战终获最后胜利;太虚作《告世界佛教徒》,呼吁努力于人类真正和平的推进。

注一:主要摘自《太虚法师传》,邓子美、陈卫华著,青海人民出版社(1999年9月)。

注二:摘自《太虚大师年表》。

编辑:本文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