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:细讲《弟子规》(第三十二集)

细讲《弟子规》,弟子规

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-细讲《弟子规》  蔡礼旭老师主讲  (第三十二集)  2005/2/21 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  档名:52-116-32

  诸位朋友,大家好!「劝人为善」,当我们劝别人为善,他能够改变也会让他的家庭有很好的转变。所以当这样的朋友愈多,我们也会觉得很欢喜,我们也会觉得有尽了朋友的道义,也会觉得这一生很有价值。但是劝人为善也要考虑到他的接受程度,所以「教人以善毋过高」,教人行善不可以一下子标准很高,那对方会觉得很难做到;「当使其可从」,让他比较自在的可以学习,可以去力行,当使其可从。你不要一下子标准很高,他一看这么遥远!你不要一下子跟他讲:你就是要做圣人。他马上吓得半死。你可以从当下他可以做的,去帮帮弟弟、帮帮妈妈,做一个好哥哥、做一个好孝子去落实。

  刚好我们中心底下有一个很大的庭院,有一次我就发现有很多垃圾,我就下楼开始跟一个小朋友一起捡。结果因为楼下住了一些孩子,其中一个小女孩她就站在那里一直看我捡,假如我们是老师,说:小朋友,赶快把垃圾捡起来。她可能做的怎么样?不是很欢喜。所以我就捡、捡,然后就捡到她旁边一点点,我说:小朋友,可不可以帮老师一个忙,你那一个帮我捡起来一下。她就看看我,捡起来,然后捡第二个。然后,因为我们旁边还有一个小朋友,大家也捡得很努力,这个小女孩就很欢喜的跟我开始捡起来。结果捡到没有垃圾袋了,她还自己冲进去她家里又拿出来另外一个垃圾袋来装,所以她捡得不亦乐乎,从这个庭院捡到了马路上。我在那里想说:不知道要捡到啥时候,我待会儿还有事要办。她已经冲到房子里面拿出第三个垃圾袋。我看她要拿第四个,我说:小朋友,今天我们就捡到这里就好了,老师很谢谢你。所以只要你循循善诱,孩子一定会在付出当中得到喜悦,得到成就感。

  那当然,别人有善,我们要适时的赞叹,适时的鼓励。所以我上了中心,马上刚好有朋友是新疆人,寄了一些新疆的葡萄干,我就叫我们中心这个小朋友说:来,拿这个葡萄干去谢谢这个小朋友,跟她一起吃。结果拿下去以后,这个小朋友又带著那一个小朋友上了我们中心,在那里玩。所以这也是结了一个很好的缘分。她到时候又到我们中心来读书,那就劝人为善,结了一个很好的法缘。所以我们劝别人也可以站在他的角度,慢慢指引他过来行善。这是劝人为善。

  第五「成人之美」。因为要把一件事情做好,在现在这个时代确实不容易。诸位朋友看我在大陆也走了不少地方,那是在做了九个月以后的事,九个月以前是什么情况?有没有一帆风顺的事?你们在我的笑容背后有没有看到艰苦的过程?那时候是一个人举目无亲,每天都是披星戴月。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披星戴月,早上很早出去,晚上回来骑著脚踏车,然后都已经十点多,回到家里打理打理一些卫生,也把衣服洗一洗,看表都几点了?十二点。然后躺下去很好睡。所以诸位假如睡不著,有一个方法就是拼命做,这是良药。

  而且在那一段过程当中,还常常会有人走到我们中心来,然后都是这样左看一下、右看一下:现在哪有这档子事?讲课不用钱,书也不用钱,一定是有什么目的。你们怎么那么清楚。他们不相信,从没遇过。所以常常都会遇到这些很多人对我们的质疑,但是我们还是很欢迎他来看,他来检查。不怕他不看,看了就能够接触、能够了解。所以在这个时代当中要把好事做好确实不易。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行,一定要尽力帮助他。纵使是一句赞叹的言语,相信对他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鼓舞。所以也不要吝啬我们的赞叹。这是成人之美。

  韩愈先生也说到「一时劝人以口,百世劝人以书」,所以可以把我们一生当中的经验智慧写成书利益后人。像袁了凡先生写《了凡四训》,就不止利益到自己后代子孙,还利益到所有看到这本书的人。但是当我们要「百世劝人以书」,那书可不能想写就写。所以中国有说「三不朽」,哪三不朽?立功、立言、立德。这三个东西顺序要对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这三个顺序是这样才对。还没有德以前就立言,可能是胡说八道,纸上谈兵;有了德行还要藉助不断的锻炼,他才能人情练达,就做出一些贡献社会的事,所以立功;他又把如何修身、如何立业的方法告诉他人,就是立言。所以我们看到清朝时期,当了四省的总督曾国藩先生确确实实立德,再来立功,自然他的文章就会让人家非常受益,所以他也立言。这都是成人之美,也是劝人为善。

  再来,「救人危急」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人受伤很严重,赶快拨110、119,赶快叫救护车来,这一定要做,因为可能慢了一秒都有危险。我们在大方广网站上有一位朋友留言,他说他本来要自杀,就是因为看了大方广几篇文章,心情才平和下来。所以现在有一个疾病对人的身心是很大的摧残,什么疾病?忧郁症。这个很厉害!听说忧郁症比例最高的是老师,这我可以体会。因为毕竟教的都是学生,都必须对孩子的安全还有很多方面都要负责任,压力特别大。而且老师他又背著一个「老师」,很多道理他假如不懂,他也很难受。所以确实我们老师也要不断进修、不断学习,才能够对很多道理能理得心安。不然很容易愤世嫉俗,闷闷不乐。所以我们的言语假如能够让这一些忧郁症的病患慢慢把心门打开,慢慢把道理搞清楚,那也是救人危急。

  我记得我在秦皇岛讲完五天的课,就要驱车回北京,车子还没开,有个女士在我们前坐的玻璃她就双手伸进来,然后情绪也有点激动,她说:蔡老师,我已经打算要自杀了,但是听完你这五天课。其实她在讲话的时候,眼泪怎么样?掉下来。其实我在那个时候跟她一起掉眼泪,因为她那一分真心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,她说:五天听完,人生的态度我已经找到定位了,我以后会好好过我的人生。当我们可以感受到圣贤的智慧确实对现在的人刻不容缓,所以由於这一分感受、这一分明白,也会不断推动我们不可懈怠。

  所以很多朋友、很多老师会问我:蔡老师,你好像都不累?好像都不会退心?他就问我:你是怎么办到的?我就跟他说,我说:很简单,假如你被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家给你跪下去,你就不会退了。他听不明白,我接著跟他说,我说:我在杭州天目山讲课,讲到第三天,吃完饭走出斋堂,有一个老人家八十岁,不知道在那里等我们多久了,当场看到就跪下去。刚好因为我在大学是羽球校队,所以手脚怎么样?你没看那个羽球速度那么快,要瞬间救球。所以我那个反射动作就出去了,突然双脚一跪就滑过去把他撑住,那旁边的这些主办人员还怕我的脚有没有磨破,幸好是有地毯。我就赶快跟他说:老人家,你站起来说话,不要这个样子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