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所谈的道理统统是相贯通的,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契入这个道理,孟子有一段话也点出了反求诸己的重要。“爱人不亲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”,我看大家的表情好像没听过,有听过没有?还是你们现在的境界就是每一句都当第一次听?那种态度,这样也很可贵,这样会让台上的人很有灵感。“爱人不亲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,礼人不答反其敬,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诸己。”孟子苦口婆心,有人看《论语》比较短,《孟子》比较长。因为时代不同,孔子那个时代,讲这样的话人家就懂了。到孟子那个时代,人的基础差了,讲得太短了他听不懂,还得要从好多角度给他分析、给他引导,他才“哦!原来是这样”。所以不能嫌孟子啰嗦,你就误解了孟子的一番苦心。孟子说:“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。”他得要讲到这个分上的时候,人才有一点明白。所以从几个角度。 我们去爱护人,但是没有办法跟他搞好关系,要“反其仁”,就是反省自己这个心是不是真正念念为人着想?还是只是做个表面功夫而已?大家有没有发现,或者是自身可能都有这种感觉,比方我们对这个人很好,另外一个人跟他关系也不错,我们花了很多时间,反而比不上另外一个朋友跟他的关系。而那个朋友其实很少跟他怎么联络,久久打一次电话,我们一个礼拜还打三次电话,结果他反而跟那个朋友好,跟我们比较没那么亲。大家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事?感觉心里平不平衡?我都花那么多时间,对他那么好,他对我这么冷淡。那个人一个月才打一次电话,一接到,他说真高兴接到你的电话。心里极不平衡。这个都是看到相上了。那个打一通电话的,他是至诚心,一接上电话,至诚感通,他们的心没有距离。许哲女士她们成立的那个单位叫“HEART TO HEART SERVICE”,你们都没有注意?这个也要写吗?heart to heart,heart不是心吗?真心对真心,自然没有距离。所以遇到这个情况也要反求诸己,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多时间经营这个友情,反比不上人家一个月才打一通电话?还是反求诸己。带着目的,有求的,对方有压力;无求的心、道义的心相交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好,所以反其仁。 “治人不治反其智”。我们今天管理人、带领人,不能管理得好,反省自己的智慧、见识不够,不能怪底下的人。“礼人不答”,我们对一个人很恭敬,他不怎么理我们,我们要反省,不能只是做这个恭敬的动作而已,我们自己的内心有没有真正的诚敬对待他人?比方我们学了《弟子规》之后,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特别恭敬,恭敬在哪?九十度鞠躬。那只是个相,那个恭敬要在哪里?不是那个鞠躬而已。有没有一个眼神、一个动作都对他有恭敬的态度?真是这样,跟家里的人绝对不会有不愉快,不会有摩擦。你这么恭敬他,怎么可能会摩擦?可能九十度鞠躬,但心里面还不认同家人很多行为,心里还在那里嘀咕,还在那里指责,只是没说出来而已。反其敬,内心没有真正的恭敬,所以皆反求诸己,重要。这一句教诲要透过博学,我们从孔子的教诲、孟子的教诲、圣贤的教诲体会愈深,就博学了。 审问,请问大家,我们昨天在讲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的时候,我们心里面有没有突然有疑问跑出来?都没有?有没有?有没有感觉?有委屈的感觉。都没有?请受小弟一拜,你们的境界太高了,马上这句话就容纳在心里面。可能就会有人问:我已经对他这么好,怎么结果是这样?很好,他提出来问,你要很高兴。现在这个时代,人有时候不知道,都不问,闷在心里;他闷着,没有完全接受、搞清楚,他用不上的。接触了一大堆经典,听了一大堆演讲,生活还是生活,用不上。他得要理解了,他才能去落实。所以他听不懂马上问,这是很可贵的,这就是学习的态度,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,不能装懂。 但是有时候,比方我们从事教学,讲的时候看到底下的人的表情就是不懂,可是他又问不出来,怎么办?要帮他问。你们有没有经验,比方说你们去听一堂课程,他在讲一个道理的时候,你马上疑问就跑出来了:是这样吗?假如是什么情况?结果那个疑问出来的时候,这个讲课的人下一段就刚好就讲你的疑问。有没有这个经验?那就是讲课的人他发现人家问不出来,可是他知道问题在哪里,“力不能问,然后语之”,《礼记.学记》里面讲的。他已经把疑问很自然的表现给你看,你假如了解了,刚好帮他问、帮他答,这是可以的。现在怕问题出在哪?听的人听不懂,脸还是装懂,然后就这样。其实说实在的,嘴巴在笑,眼睛骗不了人,观其眸子。但是不懂还要装懂的时候,人家也不好说,那就再看机缘。所以,其实审问很重要,审问它包含的就是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境界,坦诚很重要,诚才能学道,掩饰、逞强那个学不了道。 我们昨天有提到,人生就像镜子一样,你对着镜子笑,它就对你笑,你哭它就对你哭。可能我们马上想到,我对他笑了一个月,他怎么还是对我哭?问题还是出在哪?自己。你折磨人家三年了,怎么要求人家一个月就变过来?这也没有道法自然。所以任何情况出现,心里有疑,还是要有一个坚信的态度,就是不是经典有情况,一定是我们自己有情况。经典假如有情况,这几千年来早就被去除掉了,还留在经典当中的都是真理。所以我们昨天在跟大家交流,从五伦关系谈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,统统是慎思、明辨。明辨自己为什么做了,得不到好的结果?原来自己的心上还有求,还有贪心在,心上还有傲慢在,人家感觉到这分傲慢,纵使我们讲的道理再好,人家心里抵触。我们可能心里还有情绪在,还有怨恨在,这个都是明辨到自己的问题所在,一修正,结果就愈来愈好。 接着,道理搞清楚了,落实,笃行。“言忠信,行笃敬”,都从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的心境当中流露出来。惩忿,一有摩擦了,我自己脾气不好,反求诸己。窒欲,被一些境界转了,我自己定力不够,德行不够,欲望太重。所以,这一个反求诸己,贯穿在整个四千五百年老祖宗的教诲当中。道理都是兼容的,它不是跟知识好像一块一块的,我们不是学知识而已,我们是学智慧、学德行。这些理都是贯通的,这样才能举一反三,要用悟性去学。颜回,孔子称赞好学,颜回是闻一知十,羡不羡慕?想不想要?你们的意愿不是很高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