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:《了凡四训》学习分享(二次宣讲)第七集(4)

而王旦当宰相是非常辛苦的,可是当他听到皇帝说寇准批评他,他马上跟皇帝讲:“皇上,我做宰相这么久了,一定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,寇准批评,他是爱国,他希望做得更好。”大家学到了没有?差很多!大家去感受一

    而王旦当宰相是非常辛苦的,可是当他听到皇帝说寇准批评他,他马上跟皇帝讲:“皇上,我做宰相这么久了,一定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,寇准批评,他是爱国,他希望做得更好。”大家学到了没有?差很多!大家去感受一下,王旦这么说,这个话再传出去,整个朝廷佩服他的肚量,寇准听一听也会不好意思。可是假如王旦肚量不够大,这么一批评,“好,寇准你给我记住,我非找个机会捅你的漏洞不可”,最后变成什么?变成两个人在那里争,最后变党争都有可能。所以位置越高的人,你的肚量太重要。

    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家族兄弟不和,最后打成两派,不相往来,最后家族里面很多人得忧郁症,为什么?那个怨恨一直摆,摆到最后会生病的。还有更傻的人是什么?上一代的恩怨统统降临在下一代的人生里面,让他从小就对这些亲人怨恨,这是最没有智慧的父母,你毁了孩子一生健康的人格啊!所以人还是要有肚量,才是有智慧。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量大福大,能包容,就把宽宏大量传给你的下一代了,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。

    而王旦修养好到什么程度?不讲人家的不是,结果他们家里的人有一天就要试验他,就拿一些粉末,黑的粉末,洒在他的羹汤里面,看他生不生气,肚量大到什么程度。结果他就一直吃饭,家里的人问他:“你怎么不喝羹汤?”“今天不想喝。”又有一天,把尘埃洒在饭里,看他吃不吃。他说:“我今天不想吃饭,给我拿粥来。”他就是厚道到不愿意讲人家的不好。

    结果又有一天,他的儿子跑来跟他讲:“父亲,我们家那个厨房的工人,我们家本来买一斤肉,半斤都被他吃掉了,你看要怎么处罚他?”结果王旦跟他说:“他就吃掉半斤,不然你们到底要吃多少?”“我们一定要一斤才够。”“明天开始我给你们买一斤半,半斤给他吃没关系。”大家想一想,这个事情一传到这个仆人耳朵里面,哪有不感动到流眼泪、改过自新的?所以人首先要学吃亏,不要去扬人家的恶,肚量要大。

    而王旦做到宰相,也是他父亲王佑的庇荫,“积善之家,必有馀庆”。王佑在宋朝初年,太祖听到有人告符彦卿。我现在念的这些都是历史上记的,不是我编出来的故事,都是真实的故事。符彦卿他是镇守在大名这个地方的一个大官,然后人家说他有严重的罪行,所以皇帝就怀疑他,怕他乱来,然后就派王佑(王旦的父亲)去调查。请问诸位朋友你姓王的请举手?注意听,这是你祖先的故事,不要忘本。

    结果王佑去调查之后,了解到其实符彦卿他并没有那些罪状,只是他的两个仆人仗势欺人而已。而当他要去调查的时候,皇帝跟王佑说:“你好好去查,假如查到了,这个事办妥了,回来我给你当宰相。”结果他去调查完,说他根本就没有犯这些罪,回来他就跟皇上讲:“皇上,符大人没有那些罪状,我以我们家百口的性命作担保。”这义薄云天,不想一个忠良受害,拿自己全家担保,真有道义。这样的人,你这一辈子交一个这样的朋友,够本了!然后不止还了符大人的清白,王佑接着告诉皇帝说:“皇上,前几代的皇帝都做没多久,这个王朝就灭掉了,为什么?因为他们的猜疑心、怀疑心太重了,一怀疑就杀掉一大堆忠臣,所以他的国运都不可以长久,所以陛下,皇上你要引以为戒,不可以乱杀无辜。”真是正直,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乌纱帽,都讲真话。

    结果讲完,太祖很生气,“你讲话也够直的了,这么不给我面子”,就把他贬到华州去当官,贬职了。假如你是王佑,被贬官了,难不难受?你假如难受,推荐一篇文章给你看,叫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他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人假如遇到什么事,这个心情就七上八下,那你这一辈子也很难快乐。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随遇而安,只要对得起良心就好,那你随时随地都是快乐的,而不是要赚多少钱,当到什么官、当到总经理才快乐。告诉大家,立这种目标永远没有快乐的一天,因为那是欲望。等你达到那个目标了,你又会往下一个目标,又去为名为利搞了几十年。

    所以他讲完就被贬了,他的亲朋好友来给他送行,“我们本来想说,你回来之后就可以当宰相了,没想到还被贬到华州当司马。”结果王佑笑着说,你看古人真自在,被贬了还笑着说话,“虽然我没做宰相,我儿子铁定做宰相。”你看他有定,决定相信这个真理,后来果然王旦做了宰相。而且王佑在他的庭院里面种了三棵槐树,槐树是好树,而且这三棵槐树树荫非常大,后世的子孙都在这里乘凉,真的是庇荫后世。而且他种了这三棵槐树就说,“我的子孙里面一定有做到三公的。”三公就是皇帝的老师,三棵槐树就代表他后代子孙可以做到三公。所以后世称王氏的后代叫三槐王氏,三棵槐树,三槐王氏,他们的堂号就叫三槐堂。这个是积善之家必有馀庆。

    而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。在秦朝有一个宰相,当到宰相也这么大了,可是他因为祸国殃民,秦朝的李斯,还杀了自己的师弟,因为他师弟的智慧能力比他好,他怕被抢位子,就把自己的师弟给杀了。最后没多久,他跟他的后代都被腰斩东市。那个腰斩,从腰切过去,断子绝孙。

    “斩焉无后者,德至薄也”。“至”就是极,极薄没有福。在历史当中,我们都很熟悉南宋的岳飞精忠报国,他的母亲在他背后刻了这四个字。而岳飞,忠臣啊,他的军队所到之处真的是百战百胜、所向披靡,因为整个老百姓人心完全跟随着他,对他百分之百信任,只要知道是岳飞,完全跟着他收复国家的失土,对他有这样的信心。而且岳飞治军“冻死不拆屋”,士兵纵使冻死了,绝对不强占老百姓一间房;饿死不当贼,哪怕自己饿死了,都不可以去拿老百姓一点东西。他治军非常严格,所以打得金兵落花流水。结果后来被秦桧陷害,当然那个陷害绝对不是一个人,有几个人联手诬告岳飞。而令我们最感佩的是什么?岳飞在要被调回来,他也清楚是被陷害,可能都要没命了,可是他却把一直跟着他的老百姓都把他们安置好生活,然后回来。自己都有生命的危险了,这个时候还念念想着安顿好长期跟随他的百姓,让他们能够安定下来过日子。

    结果回来之后,岳飞被陷害。而且其中还有一个叫罗汝楫,这个人依附秦桧,秦桧就推荐他,他就当御史,然后就陷害岳飞,最后岳飞就死了。而当时候的人非常感念岳飞,就建了岳飞庙。这个罗汝楫他的恶报也很快,他害死岳飞之后没有多久,他的父母去世。古代重孝道,他再大的官,要回去服丧三年,可是他父母之丧三年之内,他也就死在服丧的时期,他也短命。他的儿子叫罗愿,很喜欢读古书,也很有学问,而且在鄂州这个地方当官,治理得还蛮有政绩的。他的父亲是大奸臣,但他心里良心也不安,也是看能不能赎罪,但因为他的父亲陷害岳飞,他一直不敢走进岳飞庙。后来有一天他想到自己的政绩还不错,他就战战兢兢走进岳飞庙去瞻礼、去礼拜岳飞。其实人还是有良心,也知道自己父亲做得太不对了。结果罗愿就礼拜岳飞,一拜下去,突然就死在岳飞神像的面前。所以当时候的人都觉得“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”。所以真正爱护子女后代,一定要积德给他们,“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”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