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之道老子讲的三宝,慈是,慈悲,慈悲的人长寿,仁者寿;节俭,愈节俭的人愈长寿,为什么?他福花不完。所以本来是七十岁,因为福没有花完,延寿二十年,禄尽了人才走,他的福报没享完他还有寿命。再来就是和气,和气的人长寿,不伤身心,暴怒的人短命。可能大家一听,我某某人脾气很大,活到九十。我告诉你,他小的时候活到一百一,不能用这样比的,没有智慧。你说那个人贪赃枉法结果很有钱,他假如不贪赃枉法,更有钱。可是大家要知道,他现在有钱,到时候东窗事发,他不是成为阶下囚了吗?人现在有时候不会看前看后,不会看远,就看什么?眼前,短视近利不行。再来,长寿之道慈、俭、和,和气,懂得让、懂得大局为重,包容。老子三宝说「不敢为天下先」,不跟人家争,以和为贵。还有一点是「静」,懂得时时心清净,心能安静下来,人心常常静得下来他妄念就少,身心的耗损就少。在民国那时候,民国初年很多高僧他清心寡欲,你看虚云老和尚一入定几个礼拜,在定中根本不用吃东西,不消耗能量。所以人念头、妄念愈少,以后就不用吃三餐,吃两餐就可以,最后练到吃一餐就好。很多修养很好的人,真的是日中一食,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师吃一餐,老人家的工作量是三、五个人的工作量,但是他只吃一餐又不饿,这都是给我们表演,很好的榜样。 所以为腹不为目,回到一个生活的基本就好,不是去纵欲。刚刚跟大家讲到的,就是对生命价值观的认知,是提升灵性重要,智慧带得走,灵性的提升带得走。我们看《德育故事》里面,很多人一生孝顺公婆,临终的时候天人来接都奏乐,这在《史书》里面都有记载。这个事实,都摆在我们眼前,我们身边看不看得到狗?看不看得到猫?看不看得到?它也是有灵性的。您看狗的眼睛跟我们差多少?我觉得差不了多少,可是它为什么作狗?我们为什么作人?人其实很可惜,得了天地人三才的人身,却被欲望给障住,宝贵的人身只是堕落用。所以留得下来的德行造福后代、造福这个社会,沈老,所有马来西亚人谁不认识沈老,谁不感恩他老人家!「留取丹心照汗青」。努力留得下来的还有积功累德,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就护佑自己的后代子孙。 所以《老子》最后讲,故去彼,彼就是指欲望,声色的追逐,外在的诱惑懂得放下,不要贪著。取此这个此是什么?用道家讲反璞归真。回归到性德、本善,就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」,恢复自己本有的明德,这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。而明德事实上本有,但被习气障碍住,所以「苟不教,性乃迁」。我们读这么多书,注意!我们记了这么多经句,假如不是回归到心性上来用功那麻烦了,记了很多,很傲慢,到处看别人的过失,那个心每天都盯著别人错误,看别人不顺眼,对学问、对灵性没有帮助,还有害处。孟子有一句话很重要,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我们的心去哪里?我们的心贪在五色里面,贪在五音里面,贪在五味里面,贪在这些外在的诱惑上,精神全部耗在这些物质的追求上,灵性一直下堕了。我们懂得放下欲望,放下习气、贪瞋痴慢、名闻利养,这些贪求都放下了,本有的性德就往外透出来。所以欲望比喻作乌云,拨云就见日,清净心生智慧,人愈来愈清明,智慧愈来愈高,那清净都是从放下欲望来的。 所以这一句我们放在修学自己的灵性上,「五色令人目盲」,我们假如都专注在外在的这些人事物上面,就会贪著外在的境界,一贪著心就染污。必须把这个贪著放下,整个精神要收摄回来,所以人要常常能静下来。而且要提醒自己,在这些境缘当中不可以贪著,比方说吃饭会不会贪著?很好吃再来一碗,那愈吃贪心愈重。可以转一个念,用什么心境吃饭?感恩心,而不是用贪心去吃饭。感谢农夫,我们每天吃饭以前念感恩词,念感恩词也是去彼取此,去掉贪心,回到本有的感恩心,那就不会被这些外在的境界染著了。比方我们今天当领导了会不会染著?会不会染上官气?对人讲话很傲慢,有时候还骂人。骂人以后还加一句话:我是为你好!大家冷静,在这个花花世界不沉沦谈何容易?都要很清楚在每个境界不贪著。 您看小朋友,你给他当班长当一个礼拜,走路有风有没有?小朋友会这样,我们会不会这样?所以《弟子规》也是让我们回归本善。「待婢仆,身贵端,虽贵端,慈而宽」,对待下属、底下的人爱心,在当领导他的责任心、爱心不断的扩大,当领导愈来愈有德行。所以问题不在外面,在我们这颗心,有没有善用其心?善用了,在每个人事物当中灵性提升;不善用,在每个境界当中灵性堕落。好,这是第五句。当然老子给我们讲这句,提醒我们要反璞归真,刚刚提到的吃、听、还有这些玩乐要慢慢练功夫,要慢慢淡、慢慢放下,一定会感觉身心愈来愈轻安。 我们看也是第七册九百一十二页,这里它还有前面一段是九百一十一页。我们先把这一句念一次,我们一起念一下,印象可能会更深,预备起: 故乱国之主。务於广地。而不务於仁义。务於高位。而不务於道德。是舍其所以存。而造其所以亡也。】 人不把道理搞清楚,所有的努力适得其反,这个不明理不行。人生踏出的脚步大小不是最重要的,方向要对,不然所有的努力,跟人生幸福背道而驰。所以这段话,我们看到让国家动乱的这种君主,他不善於治国的,问题出在哪?只顾著扩大自己的地盘国土,而不用心的自己学仁义,以至於用仁义来教化人民。都是在追求他的欲望,致力於占据他高的位子、权力,而不致力於道德修养。而这是舍弃了他的国家能长存、长治久安的条件,反而是去造就它灭亡的条件。从这里看到,人有福分而没有德行跟智慧,真的是很可悲,也很愚昧,所造的事都是让自己毁灭、让国家毁灭。从这一句话我们也感觉得到,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道德仁义,有了道德仁义每个人心安了,每个家庭幸福了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哪有可能不社会安定、国家昌盛! 所以《礼记》有一句话特别深刻,「建国君民」,建立国家领导人民、教化人民,教育要摆在第一位。从古至今五千年的文化,所有从政者都知道这个道理,宰相以下哪个部最重要?礼部尚书,教育部最重要,都懂。从家庭来讲什么最重要?家道、家规、家教的承传最重要,知所先后,物有本末。但是我们冷静来看现在一个家什么最重要?钱,赚钱,为了赚钱小孩子可以给保姆、可以给电视带。保姆、电视能把孩子教好吗?没有去考虑这个,先赚到钱再说。现在一个国家最重视的是哪一件事情?拼经济,什么都是经济最重要。坦白讲拼经济假如没有德行,经济发达以后社会诱惑那么多,人心都在沉沦。而且拼经济不考虑大自然的平衡,整个破坏太严重了。所以「教学为先」,这个教诲就很深刻了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