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一三0集)

佛说十善业道经,净空法师

佛说十善业道经  (第一三0集)  2001/2/25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14-130

  诸位同学,大家好!请掀开《十善业道经》第十六面,倒数第三行:

  力庄严故,众怨尽灭,无能坏者。】

  这个『力』是讲「五力」。前面说过「五根」,五根增长,它就产生力量,所以称之为「五力」。这五条名称跟五根相同: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。每一条我们都要有相当程度的认识,还要认真努力去学习,这样才能得到受用。第一条是「信根」。我现在在此地跟诸位介绍的教材,是取自於《教乘法数》。最近好像《教乘法数》印出来了,印的本子很理想,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拿一部。只是前面排列顺序差了一点,这是当初我没有注意到,都是由工厂里面去做。一本书展开,第一篇应当是序文,它是雍正的序文,用红色的颜色印的,那个要摆在前面,序文后面才能排目录。我看现在这个本子,目录排在前面,序文排在后面,这个颠倒了。像这些地方,这是常识,都应当有的,读书人哪里说这个常识没有?这个是说不过去的。现在印的数量不多,只有一千本,是我们自己用,不对外流通。所以大家应该晓得,以后要印书的时候,要留意,不要给人家看笑话。

  五根第一个是「信根」,第二个是「进」,后面是「念、定、慧」。信根增长,就成为力了。信力的解释:「信根增长故,能破疑障」,信就不怀疑了。我们今天信有没有力?没有力。不但没有力,可能连根都没有。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怀疑,怎么能成就?古人说得非常好,可是我们不相信。今天这个世界之动乱、人心之坏,史无前例,将来在历史上是大乱之世。动乱的根源在哪里?如果找不到这个因素,不能把动乱的根源消除,这个社会怎么会安定?世界哪里有和平?

  这个根源,古人一句话就说出来了,我们不但是不相信,天天念这个话也没想到。在中国古代,童蒙念的《三字经》,《三字经》前面第一句就是世间治乱的根本。谁相信?那都是节录圣贤人精要的教诲,是精华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」,这不是把治乱的根源说出来了吗?「性本善」的「善」不是善恶的善,远离两边,中道不立,这叫「至善」,这是真善,那是圆满的性德。所以说「性相近」,性是一样的,一切众生本性都一样,本性里头具足圆满的智慧,具足圆满的德能,所以「生佛不二」,众生跟佛丝毫差别都没有。为什么会有差别?后头一句,「习相远」,习是习惯,那是习性不是本性,习性就不一样了。所谓是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习性。

  因此,人不能不受教育。教育的目的在哪里?教育的目的是教我们亲近圣贤。我们的习性,如果亲近圣贤,人不知不觉就变成圣贤,这是教育的薰陶。我们天天跟佛在一起,不知不觉就成佛了。天天跟菩萨在一起,不知不觉就变成菩萨了。天天跟恶道在一起,也不知不觉就变成恶道了。鬼道是贪心,地狱是瞋恚,畜生是愚痴,跟这些人天天在一起,他就染上贪瞋痴,就变成恶道了。教育重要!我们看看今天社会的教育。在家里面,父母教什么?在学校,老师教什么?在社会,你天天看的报纸、杂志,电视、电影,这是社会教育,它教的是什么?再看看宗教,宗教是圣贤教育,现在宗教里面教的是什么?我们就知道,这个世间动乱的根源就找到了。对治,就要从根本上著手,原来这是个教育问题!我们在讲经的时候常讲,这不是政治问题,政治解决不了;这也不是军事问题,武力解决不了;也不是经济问题,也不是科技问题,都解决不了。什么问题?教育问题。

  所以古今中外的圣哲、圣人、神人,他干什么?教育。在这个世间他不选择其他行业,他选择教育。为什么?救世救人。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,选择这个行业,我们是用什么心、用什么志向来选择的?如果也是为名闻利养,你走的是三途的道路,而且是非常非常严重。为什么说非常重?你把圣贤的教学扭曲了,你把圣贤的教诲错用了,误导一切众生,这是罪上加罪。这个行业是神圣的行业,是大圣大贤的行业,我们要清楚!我们没有做好,就是佛菩萨的罪人,果报肯定在阿鼻地狱。

  所以,凡是有智慧的人,决定不会劝人出家。劝人出家,他如果将来修得不好,打著佛法的旗号做贪瞋痴慢、自私自利的勾当,将来堕阿鼻地狱,劝人出家的人他要负因果责任,谁敢做这个事情?只有愚痴无知的人他敢做,稍稍头脑清醒的人,决定不敢劝人从事这个行业。可以劝你学佛。李炳南老居士一生劝人学佛、劝人皈依,决定不劝人受五戒,出家就更不必说了,绝对不劝人。你要发心出家,他问:「你为什么要发心出家?」劝你回头。太难了!出家就是作佛,出家就是牺牲自己,救度一切众生。自己要给众生做好榜样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天人的模范。出家人称为「天人师」,不但是人间的老师,还是老师中最好的表率、最好的榜样,是六道里头诸天的老师,天王看到你都要向你学习。我有什么东西让他学习?

  我们现在不管你出家动机如何,你现在已经出家了,已经出家你就懂得这些道理,要认真努力修学。出家人一生两桩事情:一个弘法,一个护法。弘法的担任教学,讲经说法;护法的就是道场里面的行政工作、事务工作,我们没有雇请外面人来做,我们自己做,弘护一体。护法的人照顾弘法的同学,在事务方面,尽量减轻他们的工作量,让他有时间去读书、去读经、去进修,在事务、劳动工作上我们多承担一些,这是内护。就像一个学校,弘法的是教员,负责上课的,护法的是职员,教、职员地位是平等的,教职员是一体的,关系总得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
  古人教给我们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,《三字经》上头有的,我们相信不相信?我们不肯专一,不肯专攻,看到别人学很多东西,唯恐我比不上别人,错了!你要是专攻,你出人头地,杂修的决定不能跟你相比。专攻的人具足戒定慧三学,杂学的人戒定慧三学彻底被破坏了,他怎么会成就?我们今天佛学院的教学就糟了,模仿学校一些课程的排列、教学的方法,所以戒定慧三学全无,不但信力没有,信根都没有。这跟古人教学完全不一样,古人确实是「贵以专」。你跟老师学东西,决定只学一门,决定不可能同时学两门。李炳南老居士一生在台中讲经教学,他对这个限制非常严格,学生只能学一门。确实有天分的人、有能力的人,才准许你同时学两门。学三门没有过的,决定做不到。而且同时学两门,这两门一定相辅相成的,这两门决定不是背道而驰的。都有原则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