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一二一集)

佛说十善业道经,净空法师

佛说十善业道经  (第一二一集)  2001/1/18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14-121

  诸位同学,大家好!从今天起,我们连续三天,利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,跟同学们谈谈「内典修学要领」。三次总共是一个半小时,时间不长。这篇东西我过去曾经讲过,这边有,这个讲记诸位可以做参考,有讲记。

  中国的学术,跟外国许许多多概念上不相同。一般来讲,这是文化的基础不一样。中国为什么在这两百年之间,遭受这么大的苦难?我们这一代不是没有聪明人,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学者,都是了不起的人物。但是古人有一句话说:「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」用佛法来讲,这些人有智慧没有福报,福报不够;他虽然有德行、有学问、有智慧,但是他不在位,他没有权,他不能够推动一个大的事业。因此,只能在学校里头教教书,很难发挥他的能力。

  这就如同中国佛教,达摩祖师到中国来,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修行证果的人,到中国来也是没有权势,起不了作用。不能说起不了作用,这个人无能。他虽然无能,只要有一个人能承传他的,传到第六代,第六代得到印宗法师的护持,所以护持的人非常重要,六祖能够将禅发扬光大。如果六祖得不到印宗,他的成就充其量跟五祖忍和尚差不多。所以弘法跟护法要能密切配合,佛法才能发扬光大。这里面都要有真实智慧,弘法的人有智慧,护法的人也是有智慧。护法人没有智慧,不识货、不认识人。

  能大师谦虚。凡是真正有德行、有学问的人,不管世间出世间,你从哪里看?谦敬;对任何人都谦虚、恭敬,这才真正是有德行、有学问。态度傲慢的人,《论语》里头孔老夫子都说,假如这个人他的才华像周公一样的美,「使骄且吝,其余则不足观也!」看看他,这个人傲慢、骄傲、吝啬,那就算了,其他不要谈了,那是假的不是真的。所以真正的学问,真正的修养,我学佛将近五十年,这五十年总结,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真正有成就的人,必定是这个现象。中国人讲「气象」,也有人讲「气氛」,你跟他接触,你能够仔细观察到。所以亲近善知识很重要!接受善知识这种气氛的薰陶,对我们自己的修学就有很大的帮助。

  要相信中国的学术外国人望尘莫及,这是实话。我们没有接触外国,所以崇洋,崇洋心理;我们到外国去走一遍,在外国住了几十年,对它们彻底了解,比起中国东西,相差太远了。但是今天中国不如它的是什么?它是洋枪大炮、高科技这东西超过我们;就是手上拿著有毁灭世界的武器,这样东西我们不如它,除此之外,它没有一样能比得上中国东西。现在它也知道这个路走不通,现在要学中国东西。在美国,著名的大学里面都有汉学系,非常认真的研究中国学术。而我们中国人?这两百多年来受外国人欺负,丧失了民族自信心,认为中国旧东西都是落伍的,中国所以遭受这样大的屈辱、这么大的灾难,都是中国古老学说而造成的,这是错误的思想!现在外国人学中国东西,将来中国人再跟外国人学,永远走在外国人的后面。

  佛家教学,自古以来讲经弘法的人才是从小座里面培养出来的,跟现在的佛学院完全不相同。我办过佛学院,教过佛学院,以后觉悟了,再不干了,佛学院请我作老师,我绝对不去。为什么?我要进了佛学院,我觉得我对不起学生。佛学院里头决定培养不出人才出来,科目太多,心力分散,你的精神、你的心力、你的时间都分散、都浪费掉了。

  我最后一次教佛学院是在佛光山。佛光山刚刚开山的时候,星云法师请我去作教务主任。那个时候他有一百多个学生,我用我这一套方法来教,他不赞成。我那时候心里想著,这一百多个学生,三个学生分一个组,专攻一部经论,十年之后这些学生是世界一流的专家。星云法师说:「你的构想很好,但是这不像佛学院,不像学校。」我说:「学校培养不出这种人才出来。」他也知道,所以我们意见不合,我就辞职不干了。我说:「与其这样教书、混日子,我不如到学校去。」所以我辞掉他那里的工作,我就到文化大学担任教授。因为文化大学国家承认的,这个「大学教授」的资历,将来对我也许还有用处的。果然有用,我到美国申请居留的时候,他们一看是大学教授,立刻就批准,很管用。

  所以佛家教学有一套自己的东西,这个要知道,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「师承」。往年演培法师在此地,他跟我是好朋友,我们都是讲经的法师,所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。他曾经有一次跟我谈过,他说:「你看看我们海内外讲经的这些法师,包括你在内,哪一个是佛学院出身的?」全是从古老师承,我们中国人讲「科班出身」,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我到这个地方来,李木源居士跟我非常配合,我们办培训班用这套方法。在第一届,同学们来了,对我们的方法不了解,不能接受,吵吵闹闹吵了一个半月,三个月时间去了一半。一个半月之后才后悔,一个个痛哭流涕,成兴法师哭了三天,知道错了。

  我们跟所有佛学院教法都不一样,佛学院确确实实是对不起人。我们的方法是中国古老的私塾教学法,个别教学的。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,个别教学的。他教学分的组,是两个学生一组,学一部经。讲堂二十多个人,这两个人学一部经,这两个人坐在前面,跟老师坐在对面,其余同学坐旁边旁听。这两个人这一部经学完之后,另外再换两个人,是这样教出来的。老师的要求,你必须把这个学会了之后,上讲台讲给大众听,他也在座,他点头了,这一部经你才算是学会。学会之后,要求你要继续不断的讲十遍,你这部经才算有个根底,「熟能生巧」,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;一部经没有到熟透,决定不许可学第二部经。

  你们在我讲演里头看到,我跟李老师,那个时候我学佛五年了,我学佛五年跟他,跟他两年之后才出家。我所跟的老师,都确确实实是一流的善知识,非常难得,我有这个缘分能够亲近。老师对我都是个别教学。我最初在台湾学哲学,跟方东美先生,佛法是他介绍给我的。方老师指导我就特别用心,原因在哪里?我有好学的心愿,也有学习的能力,过去没有学过。这样的学生,老师就特别看重,没有学过,是一张白纸,好教。我那个时候自己还有工作,目的只是希望到学校去旁听,他不准许、不答应,告诉我:「现在的学校,先生不像先生,学生不像学生。你要是到学校去学习,你会大失所望。」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