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六集)

佛说十善业道经,净空法师

佛说十善业道经  (第六集)  2000/4/26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14-006

  诸位同学,大家好!请掀开《十善业道经》第二面,雍正皇帝「上谕」最后的一段,倒数第三行第二句看起。

  佛教之化贪吝。诱贤良。其旨亦本於此。】

  到这个地方这是一小段。前面说过,中国自古以来,儒释道三家肩负起社会教育的使命,收到很好的效果,所以每一个朝代执政的这些帝王,没有一个不推崇三教的教学,帮助这个社会达到长治久安,也帮助帝王垂拱坐致太平,这在历史上很明显的能够看到。诸位如果仔细去观察,不是说某一个时代政治清明,国力强盛,佛教就兴旺;国家衰弱,佛教就衰败。你如果从这上面看,因果就颠倒了,好像佛法的兴衰是随著时局的,而不知道佛法的兴衰决定社会的治乱。佛法兴旺,善人多,社会安定,所以天下大治;佛法衰,学佛的人少,善人少,社会就动乱了。所以三教的教学是因,治乱是果,一定要在这个地方辨别清楚。

  儒家《礼记・学记》里面说: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」这就是懂得因。建立一个政权,建立一个国家,领导人民,什么事情最重要?教育,教学为先。只要把教育搞好,人民能够和睦相处,能够平等对待,能够修善断恶,岂不是天下太平吗?社会安定,人民幸福,最重要的是教育。治国如是,治家也不例外。你要希望你的家庭兴旺,家庭兴旺必定要出好子孙,好子孙从哪里来?还是从教育来。你不教,儿女怎么会好?一定要教他。由此可知,无论哪个环境,教育最重要。工商界里面能够发达,事业能做得很成功,是对员工的教育。如果疏忽了教育,制度再好,都有弊病。我们看到外国许多大公司,老板出了问题,公司就倒闭了。你要问什么原因?失败在教育,疏忽了培植接班人,疏忽了对全体员工的教导。

  所以儒家提出来,「作之师,作之亲,作之君」,这三个字是一贯的,并不单单指对於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而说的,是对於每一个众生讲的。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这一生当中,成就德行,成就事业,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。「作之君」,是领导他。什么叫领导?领是率先,领队他走在前面,后面人跟著他,领是率先。导的意思跟领很接近,你带他走一条正路,跟在你后面的人不会走上歧途。领导的人要有智慧,要有德行,要有善巧方便。「作之亲」,亲是布施恩德。我们在佛家三种布施来讲,领导是无畏布施,「作之亲」是内财布施,「作之师」是法布施。你要以父母爱护儿女的那个心情,爱护别人。你做一个公司的老板,对你的员工看作是你的子弟,所有员工看作自己子弟,以亲情的爱护照顾。你想想看,员工哪有不尽忠的道理?「作之师」,师是教导他。人有这三个使命,这三个字都能做到了,你没有不成功的。你个人德行成功;「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」,这是三不朽,儒家所赞叹的事业。人人都能做得到,你做不到是你不懂这个道理,你没有认真去奉行,你没有把它做到。

  历代帝王明白这个道理,他有人教,从小最好的老师来辅导他,他明了,他懂得,知道所有圣贤的教学,理论基础是相同的,方法善巧不同,那是对象不一样,方向目标决定是相同,都是劝善。还举出宋文帝跟何尚之的一段对话,这一段对话说得非常明确。在总结里面,他说劝善才是治天下之要道。佛家对於劝善的理论方法,说得非常透彻,非常周详。

  『佛教之化贪吝』,「贪吝」是一切众生的病根,三途地狱的根本。人能够离贪瞋痴,就决定不堕三恶道,所以贪吝要连根拔除。吝是吝啬,自己有的舍不得帮助人,不知道帮助人是真正的福报。

  我们在没有接触佛法前也不懂,这些大道理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。我对他老人家相信,相信是什么原因?「君、亲、师」这三个字他做到了。我们年轻亲近他,真的把我们当作儿女看待,非常关心。我那时候有工作,只有每个星期天去跟他见一次面,接受他的教诲。初学佛,有时候也偷懒,朋友邀约要去玩,就不去了。不去,过几天就打电话来,他问我:「你怎么没有来?是不是生病了?」非常关切,搞到以后不能不去。你想那种关心、那种爱护,慈悲摄受,爱心!我们真正生感激。教导我,我才明白这个道理。教我一定要放下悭吝,要放下贪爱,这个东西没有好处,只有害处,害得你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轮回,害你堕三途地狱。多少次的教诲,这才唤醒了,才明白了,然后依照他教导的方法去做,果然有效。

  昨天晚上我跟刀会长他们三位、李木源居士,我们几个人在一起会谈,悟泓师也在。他们谈到中国边缘落后地区很可怜,也谈到如何帮助他。我说我希望在贫困的地方办小学,帮助他建学校。昨天晚上我跟他讲,用「中国佛协」的名义去办,我拿钱,办一百间小学。我说这是我第一个阶段,先办一百间小学,后续再有力量,我再多办。办教育,你不教人怎么行?这些小学由「中国佛协」来监督,佛教办的,小孩从小就对佛教有个好印象,将来长大可以接受佛的教诲,我们要认真努力做。钱放在那里,放在那里是罪业,多少人需要,你把它放在这个地方扣到不给人用,这就是罪过。「我没有做坏事」,这就是做坏事。很多人做坏事,自己不知道,不知道做坏事,他自己以为这是正常的,没有罪恶感。钱放在手上,不给需要的人用,就是罪过。

  昨天我跟刀会长建议,谈到培训佛教的人才,应该分两个部门,一个是培养管理寺院的人才,这是行政业务的人才;一个是培训弘法人才,要分开来。管理行政的不必学讲经说法,弘法人才决定不管理行政。弘法人才要清高,要放下,名闻利养统统放下,专心做学问,一生讲经教学,除这个之外,什么都不管。不要叫我们将来培训这些人才,请回去将来作方丈、作住持,那就完了,我们前功尽弃。所以我们谈到底下第五届的招生,我就特别要求他,跟学生要讲清楚,将来想作方丈、想作当家、住持的不要来,还想有名闻利养的不要来。

  我们这批人培训出来之后,请国家组织一个弘法团,毕业出来之后,讲经这些人员都是弘法团团员。弘法团将来就是我们的家,我们这一生生活由弘法团来照顾。不讲经的时候,自己在弘法团练习讲,同学们听。总而言之,我们讲经绝不中断,天天讲。哪个地方需要听经,向「中国佛教会」、「佛协」去请法,「佛协」派团员去讲经;讲完了,回来,不住他的地方,这样才行。昨天刀会长听了也很欢喜,他说这个好,将来培训弘法人才,由「北京佛协」来主持;培训管理人才,让各个省他们这些佛学院去培训。我说这就对了,我们要求的,真的,三不管,好!不管人、不管事、不管钱,你心多清净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