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如何看待和避免老年痴呆症?

净空法师,愚痴

    老年痴呆症是当今社会上严重的问题,佛法如何看待其因缘果报?学佛同修应如何避免此症?  

  【净空法师】答:每一个人都会老,谁老了得痴呆症很难说。得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就是愚痴。所以要常常念佛,常常读经,就决定不会得痴呆症。愚痴是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烦恼,贪嗔痴啊!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贪嗔烦恼虽然猛利,还容易断,唯独愚痴难断。断愚痴有个比喻叫藕断丝连,什么叫愚痴呢?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,如对一切法的真妄、邪正、善恶、利害不能辨别,往往都看错了,把邪的看作正,把恶的看作善的,一切众生犯这种毛病的太多太多了,这是愚痴。

  真正学佛的效果是一年比一年聪明,一年比一年烦恼少,一年比一年智慧增长,这是我们学佛功夫得力的现象。假如今年还是像去年一样的愚痴,智慧没有增长,我们学佛一定出了差错,不是在理论上出了错误,就是在事相上出了错误,要把错误找出来,把错误修正过来,我们功夫就得力了,这是很重要的问题。我们看到许多老人,在年老的时候都得痴呆症,细细思维其原因何在?我们应当要避免。

  我们对于老年痴呆症的人应如何帮助呢?要多劝导他放下,劝导他念佛的功德利益,帮助他念佛往生。在现前对于有痴呆症的老人,很多年轻人虽然同情怜悯,但是不愿意帮助,不愿意去照顾,这是桩很可悲的事情。帮助他念佛用念佛机是最好的方法,这个是我们应当要照顾到的。


如何帮助老年痴呆病人

    这是一位妙音居士,他说他是加拿大的在家听众,现在有几个严重的问题,请师父开示。“如今国外得老年痴呆病的人特多,我们时常去老人院给他们念佛,请问这样对他们有效果吗?病人临终能否往生?如果一个病情特别严重的人他的业报未能受尽,他的家人不忍病人承受痛苦,给他一些快死的药,拔除他的氧气等种种手段,其目的是希望他能少受痛苦,这样一来是否如法?是否会导致不能往生?假如他是一个学佛者,从佛教的教义‘人生酬业’的观念来看,此作法不是会相违背吗?应该如何引导这些亲人和病人?以上问题请师父慈悲指示。”

  【净空法师】答: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,说到生老病死,古今中外上了年纪的人,无不感叹。在古时候社会上有两种人非常值得人尊敬,一种是教书的,在从前学校少,私塾先生;一种人是医生。为什么这两种人值得尊敬?这两种人所做的事业确确实实是全心全力在帮助社会,教书的老师帮助学生开智慧,医生大夫是帮助人把病治好,这两种人都是不计报酬的。如果说是这个老师教书要收学费,人就瞧不起他,自己在社会上也不好意思;医生给人看病要钱,在社会上也会被人唾弃,所以这两种人接受别人的供养都是随意的,富裕的人家多供养一点,贫穷人家少供养一点。所以这两种职业非常清高,清就贫。实在没有钱的,想读书,老师要帮助他,供给他衣食;生病的病人家里真的没有钱,大夫赠送医药。那是从前,现在世界变了,教书的老师要钱,大夫看病要钱,听说拿的钱不能满足他,他就不认真治疗,悲哀!为什么会搞到这个地步,我们想一想,教育。

  古老时候教育,教人厚道,存心仁厚,但是古老的教育被称为是封建的教育、落伍的教育,现代西洋人的这种思想是先进的教育;先进的教育老人要受许多折磨、许多痛苦。所以我非常向往封建的时代、帝王专制的时代,我向往那种生活、向往那种社会,虽向往然而不可得!于是我们向佛经里面去寻求。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疾病有三种原因,一种是饮食不调,古人所讲“病从口入”,属于生理的疾病,医生能治。第二种疾病是冤亲债主找到身上,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同修,说是有不干净的东西上了身,精神恍惚,一切都不正常,我们一般讲魔鬼附身、冤家债主附身。这一类的病医生不能治,佛法或者宗教里面一些仪式往往有效,这什么原因?宗教仪式是调解,如果冤亲债主接受调解他离去了,你的病就好了。

  像老年痴呆症,不是属于前面两种,这属于什么?这属于业障病,有没有办法对治?有,因为他是业障,所以佛教给我们真正至诚忏悔业障,病就消失了。这是现代科学没有办法理解的,你跟他讲业障,他笑话你,你迷信,二十一世纪了你还迷信。其实这是事实真相,所以要懂得消除业障。这个事情在现在讲实在是非常非常困难,为什么?这些知识、这些道理都失传了,没有人研究,也没有人学习了,还懂得一些那真是极少数学佛的人或者念古书的人。新加坡许哲七月一号生日,她说生日过了她就一百零三岁,她身体健康没有毛病,耳目聪明,为什么?一生不造恶业,没有恶念,没有恶的思想,没有造恶的行为,起心动念、一切行为,帮助社会苦难的人民,真诚的爱心。她年岁大了,她不痴呆。一个月之前中国长安同修给我带来一封信,里面有四张照片,果林老法师的,今年一百四十一岁,身体健壮,站在那个地方腰杆挺直的,一丝毫驼背的现象都没有,一百四十一岁!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听我讲经的光盘,老修行!他身体很好,还想到新加坡来看我,只是拿不到签证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