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

净空法师,诸菩萨

 

『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』。这些菩萨,菩萨一定是发四弘誓愿的,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,四弘誓愿第一个「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」,所以菩萨要度众生。因此,菩萨一定给众生做最好的榜样,诸佛如来、一切菩萨是我们大众最好的模范、最好的样子。度一切众生,度就是利益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苦从哪里来的?苦从迷惑颠倒来的。乐从哪里来的?乐从彻底觉悟当中来的,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,你当然快乐。你应付这个环境,无论是小环境、大环境,大环境到尽虚空遍法界,你都会应付得恰到好处,你看多自在!你有智慧,你了解事实真相。不了解事实真相,凭自己打妄想,大概是这样、大概是那样,怎么想也不是事实真相,怎么想都想错了。想错了就讲错、做错,这才招得许多不如意的果报,果报是这么来的,自作自受,不是别人安排给你。佛菩萨不能安排,阎罗王也不能安排,上帝还是不能安排,这是因果的定律。

  菩萨帮助别人觉悟,是不是一定要讲经说法?不一定,讲经说法是度众生无量法门里面的一门,除这一门之外,门道多得是。生活做大家的榜样,这就是说法,这就是度众生。工作做人家的榜样,我们自身是一切同行、同类的榜样,譬如我们出家了,出家的同修要知道,你要做出家人的好样子,你才是菩萨。所以自己必须要谨言慎行,一举一动,想到我能不能做别人的好样子,这叫菩萨心,这叫菩萨行。在家的菩萨,譬如你是个家庭主妇,你主持你一家,你的家庭是所有家庭的好榜样,大家到你家庭来看,没有不尊敬、没有不佩服的,想跟你学习,那么你就是主妇菩萨。你每天做家事,这就是行菩萨道,这就是弘法利生,哪里要说法!你做个商人,你是一切商人的榜样,你做工人,你是一切工人的榜样,无论你在哪个行业,你都是顶尖的榜样,这叫行菩萨道,这叫度众生,不一定是在言教里头。游本昌居士演济公,就在你本行上行菩萨道,你是真菩萨,不是假菩萨。在自己的行业里头要做个好榜样,希望这个好样子能够影响深远,能够影响广大,利及一切众生,这就是大菩提心,这是真正的菩萨行。

  因此,行菩萨道的人,你看到若有违犯,我们凡夫眼,他是真的违犯是假的违犯?我们看他犯了戒、破了斋,到处说他的过失,像前面所讲的,广大的群众对他丧失信心,你把一切大众学佛的机缘断掉了,这个罪过太重了。我们是凡夫,不晓得菩萨是怎么表演的,不知道。你们看到《济公传》,小说里面所说的不负责任,但是《高僧传》里面《济公传》的确比其他法师的传记详细,好像有好几卷。济公吃肉喝酒,真有其事,他为什么要这样做?他要度那一类的众生。世尊给我们讲的,摄受众生的纲领、原则是「四摄法」,四摄法第一个是「布施」,布施就是跟众生结缘。你不跟他结缘,不跟他结欢喜缘,他怎么会听你的?第二是「爱语」。爱语不是讲他喜欢听的话,是真正关怀、爱护他的话,责备他、教训他都是爱语,是你真正关怀、爱护,这个叫爱语。大家不要搞错了,爱语大概是甜言蜜语,那就错了,那害死人!第三是「利行」。行是我们所做的,我们所做的一切对於他真正有利益,他怎么不欢喜。第四个叫「同事」,济公表演的是同事。同事,诸位要知道,我们学不得。这个人喜欢跳舞,好,我天天陪他跳舞,几天就跳到阿鼻地狱去了。什么人可以干?菩萨可以干,菩萨不迷惑。本经后面就说到,初业菩萨跟智慧的菩萨不一样,那是有智慧的菩萨,他可以,他可以跟一切众生同事。这个众生喜欢打牌,他可以陪他打牌,天天找他,其目的是叫他回头、叫他学佛。你不是喜欢这个吗?我天天陪你干,我比你高明,打牌我天天赢钱,你天天输钱,他就会请教,你为什么天天赢钱?我有智慧。智慧什么?我学佛,你学佛打牌就赢钱,他不就来学佛了吗?

  菩萨高明,他不迷惑,不会被他拖下去。我们初业菩萨没有定力、没有智慧,只可以做前面三摄法,第四条不能干。济公是菩萨化身,不是普通人,形象是罗汉,实际上是大菩萨再来的。是要度这世间一类我们度不了的众生,我们没有办法跟他接触,他那个形象他可以接触,他能够度那些众生。所以他那些表演,就跟演戏一样,假的,不是真的,我们不要以为他犯了过,他才不会犯过。我们都犯了过,我们看他犯过,自己犯过了,他没犯过,你这冤枉不冤枉?他怎么没犯过?人家心清净,一尘不染,真的在一切境界当中他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。这是举一个例子说。现前许许多多出家、在家的菩萨,谁知道哪个是再来人?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出来,谁知道他在表演什么?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