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生活在世间,守着一个原则,看破放下

放下,净空法师

我在这么多年常常讲这十六个字,自私自利要放下,名闻利养要放下,五欲六尘要放下,贪瞋痴慢要放下,这才能入门。不是真入门,我讲得很清楚,不骗人,到门口了,到佛门的大门口,没进去。怎么样才进去?要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你才能进去。在小乘你成了须陀洹,在大乘《华严经》里面你是初信位的菩萨,你是真正入佛门。所以我讲这十六个字是在门口,到门口你才真的能够把见惑断掉。见惑头一个,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,你真的得到。不再有对立,跟人、跟事、跟一切万物没有对立,没有对立就是一体,再没有成见,你就真的随缘,随缘里头有智慧,那就起妙用,这个能做到才入门,真入佛门,真佛弟子。虽然还没有出六道轮回,但是决定不堕三恶道,这话怎么讲?你决定不会做贪瞋痴的事情,你会认真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。这个境界,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,而且不是生凡圣同居土,生方便有余土,比凡圣同居土高。谁做得到?每个人都能做到,问题就是你肯不肯放下?你肯放下就做到。

  所以总的来说,我们存心要存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说是说五个,《华严经》上讲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我们讲清净心,清净心里头有真诚、有平等、有正觉、有慈悲;我们讲慈悲心,慈悲心里面有真诚、有清净、有平等、有正觉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分不开的,这叫大慈悲心。生活在世间,守住一个原则,看破、放下。看破是智慧、是明了,放下是定,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心,《遗教经》上讲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心里头没有分别执著,这是放下。生活呢?生活自在、随缘。功夫就念佛。能够这样修,这么样去做,你每天法喜充满,大乘教里面讲常生欢喜心。

文摘恭錄--大方廣佛華嚴經  (二0五一卷)  2009/11/3  檔名:12-17-2051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