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哪些是我们菩提心的障碍?

菩提心,净空法师

【发心有二义,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。】

  这段文是在《往生论》里面,昙鸾法师的《往生论注》,注得很详细。我们要想发菩提心,菩提是刚才讲的觉,那么我们先要把觉心的障碍要认识、要远离它。哪些是我们菩提心的障碍?经论里面讲有三种。第一个:

  【依智慧门,不求自乐,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。】

  这一条初学的人听起来大概都不以为然,我们要求的就是要求自己快乐,『不求自乐』,谁还愿意求苦、受苦?佛法的大主义也是告诉我们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,为什么说不求自乐?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离苦得乐,不是冲突了吗?实在讲绝对不冲突。这个地方讲的乐不是真乐,是假乐,佛跟我们讲,乐是坏苦,可见得它不是真乐,乐是坏苦。我们举个例子来说,遇到自己很喜欢吃的东西,你得到了吃起来很开心,很乐。吃了一碗很乐,再吃一碗也很乐,连著叫你吃个二十碗,你乐不乐?你就不乐了,乐马上就变成苦。可见得这个乐是假的,不是真的,乐马上就变成苦。

  年轻人跳舞很快乐,看著你,叫你跳七天七夜,要命!这苦死了!那就变成苦了。可见这个乐会变成苦,乐就不是真的,乐是假的。所以佛给我们讲,苦是真的,乐是假的。譬如说苦,饿一餐很苦,饿十餐更苦,绝对不会饿到最后会乐起来,没这个道理。拿个鞭子打你,打一鞭很痛,打十鞭更痛,不会打到最后会快乐起来,没这个道理。所以你就想苦是真的,乐是假的,我们一般人都没有留意这桩事情。佛很聪明,他告诉我们,我们想想真的,一点没错。

  这个地方讲不求自乐,这个乐是苦乐之乐;佛法所追求的离苦得乐,这个乐既然会变成苦,我们也不要它,苦也不要,乐也不要,这才是真乐。所以,佛法里面得到的乐,不是苦乐之乐,苦乐之乐是假的,我们要追求的乐是真的,是真正的乐。真正的乐是清净心,真正的乐是真实智慧,清净心能生智慧,这个乐!你看六祖大师在黄梅初见五祖,他就说: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。这个乐!我们凡夫一天到晚常生烦恼,常生烦恼这很苦!人家那个心常生智慧。

  说实在的,六祖的心跟我们的心没有两样,乃至於阿弥陀佛的心,十方诸佛的心,跟我们的心也没有两样。现在我们落到这种地步,毛病出在哪里?就是我们的心不干净,我们的心被污染了,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。佛法的修学,它的目的就是叫我们离开一切污染,恢复到自性清净光明,我们本心、真心就显露出来。我们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,那个心里头是常生智慧,永远不间断的,智慧无量无边,不但智慧大而且深广,智慧深。所以,先要把这个假的乐舍掉,这个乐是假的,要认清楚,不求自乐。

  我们往往看修道的人,佛家的修行人,看到他好像很清苦。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,虚云老和尚多数同修没有见过,我也没见过,可是我们看到他很多的照片。从照片上看起来,他穿的衣服都是补好多补丁,我从来没有看到一张虚云老和尚穿了一身衣服没有补丁的,我没看到过。我有他十几张的照片,每一张照片衣服上都补了一个洞一个洞的,都补了好多块。这个我们看起来,老和尚很可怜,都穿破衣服,很苦!老和尚看到我们世间人,好可怜,好苦!什么原因?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。

  我们看到他吃长素,没有肉吃,穿破衣服,住小茅蓬,这很苦。他看到我们心里头常生烦恼,无止境的忧虑、牵挂,他看到这个,可怜,苦!老和尚心地清净,自在光明,过去未来无所不知,他快乐极了,我们不知道。那是真乐!我们一般凡夫没有法子体会,也想像不出来他那个乐,他那个真正的享受。像那么样的聪明人,他那个生活要不快乐,他肯干?不肯干。这是标准不相同。

  『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』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世间物质享受可不可以有?给诸位说,可以有。特别是在大乘佛法,尤其是华严境界,华严境界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所以世间种种之娱乐他都可以享受,没有一样不可以享受的。但是,虽然在这个境界里,他的心清净,他的心不动,内不动心,外不著相,人家有这个本事。我们凡夫没这个本事,所以开头学佛,学小乘比较靠得住一点。为什么?戒律持的很严,很固执,择善固执,他能成就。大乘佛法,尤其到一乘佛法,它是完全开放,如果你自己没有真正功夫,学它学不像,最后学到哪里去?学到阿鼻地狱去,这个事情就麻烦大了,学不得!

  尤其是大乘佛法里面的密宗,更是学不得,密宗是大乘佛法里面最高层的一个阶段。什么人有资格学密宗?我自己学佛,一开头指导我的老师就是密宗的一位大德,章嘉活佛,那是个真正善知识。我亲近他三年,他没有给我灌顶,为什么不给我灌顶?说没有资格。我想跟他学法,传个法给我,不传,没有资格,要我先从显教学,而且先从戒律下手。他老人家说,显教如果不能通达,通达这两个字不容易,他说的通达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开悟,你不开悟,哪能通达?真正开了悟才有资格灌顶,学密咒。因为密咒是属於加行法,这个功夫加上去使你成就更为快速,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普通人哪有资格学密!严格的来讲,密宗的正科生,就是真正有资格学密的,是圆教八地菩萨,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,八地是不动地;七地以下,在密宗里面都不是正科生,旁听生!这是我老师教给我的。所以我对密宗的常识很丰富,密宗的上师唬不了我,也骗不了我,我知道的很多。

  我有一年(民国五十一年),我在台湾桃园大溪讲经,那个时候生活非常之清苦。刚刚出家没多久,也没人供养,勉强能混碗饭吃,不至於饿死而已,很苦!讲经在哪里讲?在大溪关帝庙讲经。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佛法,只有神庙,所以我们在神庙里讲经,也讲神经不讲佛经。我在那边讲过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讲过《太上感应篇》,道教的庙我们就讲道教的经,我在那里讲这些。当时在大溪有位密宗的上师屈映光,就是屈文六,在台湾相当出名。他在抗战时期曾经做过高官,以后到台湾,退休之后他去学密,他是密宗上师,在台湾传密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