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接著就谈谈「修性不二」,修是修行,小注里面说,「谓修治造作,即随缘变造之事也」,治是对治,修是修正。我们的行为太多了,说不尽,佛有善巧,把我们的行为归为三大类,再多的行为总不出这三大类:身、口、意,身体的动作、口中的言语跟心里的念头,这就把所有行为都包括了。行为有正有邪,从思想、言语、行为,有正有邪、有染有净、有是有非、有善有恶。所以不善的需要把它修正过来,错误的应该有方法去对治它,这才叫真正的修行。所以修行就得真干,不是口里说的。 佛法最重要的就是在行,在我们佛门以四大菩萨表法,这在中国是大乘教。第一位是地藏菩萨,地是大地,大地能生万物、能养万物、能含藏万物,世尊用这个来比喻我们的心地。心地里面有无量的智慧、有无量的德能、有无量的相好,就是佛在《华严经》上常讲的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觉悟的人,佛菩萨,他们在示现起用的全是性德。佛菩萨的本地我们不说,本地是自性,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这个没有办法说的,但是他应化在世间,所谓「众生有感,佛菩萨有应」,应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很清楚,要能够理解。众生有感,众生有起心动念,感有起心动念;可是应,佛菩萨应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。我们人与人也有感,人与天地万物也有感,我们有感,他有应;他有感,我们有应。可是我们这些感与应,都起心动念、都有分别执著,这叫凡夫。六道凡夫,这很严重的,就是分别执著非常严重,这毛病。四圣法界,六道之外的,在佛经上称为外凡,他也起心动念,但是他的分别执著很轻,可以说执著没有了,有分别、有妄想,很轻,不是很严重的,所以他是凡夫,他不是圣人,称为外凡。外是什么意思?六道之外的凡夫。佛家称圣人,一定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了,都没有了,这才能称圣人。在《华严经》上,初住菩萨以上都是圣人,不是凡夫了,初住以下的是凡夫,这个我们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凡夫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有过失,为什么?他迷失了自性。自性也是真心,用真心的人没有过失;迷失自性用妄心,在大乘教里面叫阿赖耶,用阿赖耶就有过失。阿赖耶为什么有过失?四大烦恼常相随,他怎么会没有过失?所以《地藏经》上讲,「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」,这个话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 觉悟的人,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转识成智。迷惑的人,就是那一念,这是我们在最近这一段时期讲得很多,讲起心动念。这个念头非常微细,弥勒菩萨讲「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就是指这个一念。这一念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根本无明、无始无明,就讲这个东西。这一念起来,就把自性清净圆明体转变成阿赖耶。阿赖耶能生万法,要是没有转变成阿赖耶,万法不生。所以法相唯识宗讲,宇宙之间有什么?只有「识」,除了识之外,什么也没有,他讲的也不能说没有道理。识变!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识变的,识就是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就这个东西变的。它要是变善,那就不错,你起的念头是善念,言语善、行为善,与十善业道相应。佛讲的「十善业道」,你都做到了,你是善人,佛法里面尊敬你,称你为善知识,称你为善友。你看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称为善友、善知识。如果我们迷了,迷得很严重,自私自利,贪瞋痴慢,那就造罪业,与十善业道完全相违背,这不叫十善,叫十恶。十恶,你的思想不善、言行不善,感召的是什么?感召六道,严重的是六道里面的饿鬼、地狱、畜生。要知道,六道跟十法界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是你善与不善的念头变现出来的,与什么人都不相干。 这个事实真相不能不懂,你要不懂,不懂就是你没看破,你就没有办法修行,无法修正。真正懂得了,依照经典的教训、经典里面的道理,把我们所有不善修正过来,用圣贤的教诲来对治它,它有病,你得把它治好,恢复正常,这叫修行。 文摘恭錄—大方廣佛華嚴經(第二一二一卷)2010/2/28 檔名:12-17-2121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