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说故事之谦德篇

净空法师说故事,谦德
一、不能贪图享受

从前安世高大师到中国来弘法,在江西共亭湖度他过去生中的同参道友。安世高大师的道行很高,就他的一生修行弘化来看,肯定是阿罗汉以上,决不在四果之下。他曾翻译《无量寿经》,很可惜失传了。如果就《无量寿经》来说,他决定是法身菩萨,不只是阿罗汉。

安世高大师的同学堕在畜生道,做了龙王。他为它诵经、念咒,法事做完之后,他跟它说:‘你出来让大家看看。’这个龙王不好意思出来。他说:‘不要紧,让人家看看能种善根,消除你的业障。’它就从佛龛慢慢爬出来,是一条大蛇。他为它念咒,这个蛇就往生了,以后这个村庄就称为‘蛇村’。

当安世高大师坐船去南昌时,在船上看到有一个穿白衣服的人,向他拜了三拜,然后升空走了。安世高大师告诉旁边的人,刚才来拜我的,就是这个龙王,他已经生忉利天了。我们要知道,超度最大的力量,只能超度到忉利天。夜摩天以上一定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,自己没有功夫,单靠超度是去不了的。

有人问:‘你和你的同学从前在一起修行,何以你证果了,他却堕到畜生道?’

安世高大师说:‘我这个同学过去明经好施。有一次托钵时,饭菜不太好,心里面就不高兴,觉得自己修行不错,也做了不少功德事情,却得不到好的供养。因为这个原因堕畜生道。’因为前世是讲经说法的法师,通达教理,所以他在畜生道作龙王时,大家去求很有感应,非常灵验。又因为他欢喜布施,福报大,所以香火鼎盛。

我们想一想,自己能不能和他相比?我们今天接受这些物质供养,心里有没有不满意?如果还有一点不满意,将来就会作龙王,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。所以,一定要训练自己,物质生活要降到最低,对生活环境要忍耐,决定不能贪图享受。(节录自《无量寿经》2-34-100)

二、福报

福报决定要给众生享,不要自己享,这样福报就永远享不尽;福报自己享,几天就享完了。这个事情与世法没有两样,世间人储蓄很艰难,每个月赚一点钱,在当中提出一点来储蓄,储蓄了几十年,才有一个可观的数目。如果拿去花天酒地,不到一个月就花光了;如果去赌博,恐怕几分钟就赌完了。早年在台北,西门町有个西瓜大王,发了大财,听说儿子好赌,一晚上将全部财产输光了。对方还不错,给他一百万安家费,让他还能活下去。

我们的福报也是如此,要知道节俭是真正的享福。孔老夫子有‘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’的德行,诸佛菩萨示现物质生活相当清苦,没有丝毫奢侈,所以福报享受不尽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它的来源,一个是性德,一个是修德;虽有性德,没有修德,智慧、福德不能现前,所以必须要有修德。修德就是时时要积功累德。(节录自《华严经》12-17-0392)

三、欢喜接受批评

中国历代帝王,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。唐太宗能将国家治理好,为当时、后人所景仰、赞叹,就是他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,乐意接受批评,认真反省,检点改过,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。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,亲近他的这些大臣,听到有人对皇帝的批评是错误的,就跟唐太宗说:‘他这个指责是错误的,应当要受惩罚。’唐太宗说:‘不可以。’大臣问:‘为什么?’他说:‘如果我惩罚这个人,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了。’所以,他真有过失,你指责他,他感谢你;他没有过失,你偏说他有过失,他也能包容你,不责备你。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的面前说他的过失,以此做为借镜,改过自新。因此,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,历史上才会有‘贞观之治’。古圣先王之中,没有人能与他相比,这一点实在非常难得。

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,勇于改过。别人纵然误会我们,说错了,也不以为怪,不必计较,也不必争论。我们自己的态度,所谓‘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’,统统欢喜接受。特别是为社会大众服务,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,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圆满。(节录自《华严经》12-17-0034)

四、半部论语治天下

儒、佛的德行要靠我们这个时代觉悟的人来发扬光大。如何发扬光大?身体力行,把儒、佛的道理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,光讲不行,要做出来。你真正做出来,我相信世界上许多电视台的媒体都会来访问你,为你传播,光明遍照世间,轻而易举。这是非常特殊的教学法,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地区从来没有过的教学法。

中国最近一个甲子,我们把祖宗的教学法忘得一干二净。因此,我们今天要特别发心,忍受一切苦难,真正不怕苦、肯吃苦,把这个方法表演出来。我们至少要做十年、二十年,成绩拿出来,大家就相信了。

怎么做?一部经!宋朝初年赵普就是这个做法,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、谋士,智囊团的头。他的那一套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从哪儿来的?他说:‘我以半部《论语》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,以半部《论语》帮助宋太宗治天下,建立国家政权。’宋代开国的两个皇帝是兄弟,哥哥走了以后,弟弟继承王位。这是非常好的榜样,很可惜现在没有人懂得。(节录自《无量寿经》2-34-132)

五、一天不吃饭

早年,弘一大师在闽南佛学院担任老师,学生有不守规矩、不听教诲的,大师决不会说一句责备的话。他怎么做?那一天不吃饭。学生知道大师今天不吃饭,一定有人犯过失,每一个人都反省、忏悔、改过。你一天不改,他一天不吃饭;两天不改,他两天不吃饭,让你自己反省,改过自新。你能够改过,他就笑面迎人。这样的风范教学,学生服了。他是真正的好老师,在没有出家之前,在学校里当老师,教学经验非常丰富。可惜大师后继无人,为什么?众生烦恼习气太重,社会污染严重,《弥陀经》讲‘五浊恶世’,浊恶到极处,人的善根、福德微薄,哪有不受染浊的道理!所以,天天亲近圣贤都不能得度。我们想到这些地方,多么可怕!(节录自‘吃亏是福’21-124)

六、福德之相

有福之人,心是定的,动作稳重。清末,曾国藩先生在《家训》中,教育子侄,动作要稳重才显得有福。没有福的人急躁,步调很快,走起路来好像在拼命。佛法形容佛菩萨,‘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’。那伽是梵语,就是大象,大象的动作很慢,走路也很慢,四平八稳。这是形容真正有大福德之人,都是这样的态度与风范,不可能匆匆忙忙,那么急躁!(节录自《华严经》12-17-0407)

七、专信不犯

我们对老师要专信,决定不违背老师的教诲;若对老师没有信心,有疑惑、阳奉阴违,决定不能成就。所以,学生找老师难,老师找学生更难!过去李老师住世时,我在海外弘法非常艰苦,每一次回到台湾,我一定到台中去看老师,一定会跟老师讲,请老师多培养几个学生,我们在海外有师兄弟可以互相协助。我这个话至少讲过十遍以上,最后一次李老师告诉我:‘你替我找学生。’我到哪里去找一个对老师‘专信不犯,精进奉行’的学生?我找不到。所以,我才明了太难太难了!我自己能这样学,但是要找像我这样的学生,再也找不到了。所以,我跟老师十年,得到他特别的照顾,真正的关怀。因此,不具足做学生的心态,遇到佛菩萨也是枉然。(节录自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15-14-06)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