‘僧者,具云僧伽’,“僧”是梵语,僧伽耶,中国人喜欢简单,就用一个“僧”,后头尾音省略了。‘此翻和合众’,它的意思叫和合众。众是个团体,是个很和睦的团体,这叫僧团。和合里面一共有七桩事情,也就是有七条戒必须要遵守,这个团体才叫做“僧伽耶”。‘同证无为解脱,名理和’。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,有一个共同的愿望:“了生死,出三界,成佛道”。确实是这样的理想、目标、希望,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,互相砥砺的修学,这一条叫做“理和”。另外有六条属于“事”,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要遵守的。第一、‘身同住’。我们共同住在一起,在从前叫寺院、道场,共同居住在一个地方,像现在的学校一样,共同在一个学校。第二、‘口无诤’。平常言语之间,决定没有争论。第三、‘意同悦’。大家住在一起,每一个人都欢欢喜喜,这是一个非常兴旺的团体。第四、‘见同解’。“见”是讲看法,对于修学原则的看法、方法的看法、境界的看法,都能够一致,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建立共识。见同解就是建立共识,我们对于一切问题的想法、看法都很接近。第五、‘戒同修’。“戒”是大家住在一起,一定要有一个规矩,没有规矩就乱了。像学校有校规,寺院里面有常住的规约。规矩订得很多,关于日常生活方面一定要订得很详细。教室有教室的规则,饭厅有饭厅的规则,活动有活动的规则,乃至于接见宾客有接见宾客的规则。如果没有规则,这个团体一定就乱,秩序就坏了。“戒”是指守规矩。规约是大家共同制定,用会议的方法制定的,制定之后,人人要遵守。戒同修是指这一点,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,用现在的话,就是守法、守规矩。第六、‘利同均’。利是讲生活,物质的生活一定是平等的,没有特殊优待,穿的、吃的都是一样的。这是佛给这个团体所立的七条规则,参与这个团体必须要遵守。 佛的团体是四个人以上同住在一起,能遵守佛的七条教训去做,这个小团体就称为僧团。出家人四个人在一块共修,遵守这个原则是僧团,如果你家里面夫妻儿女也有四个人,在家里也这样修法,你的家庭也是僧团。所以僧不是指出家人,僧是团体。四个人以上组合在一起,这个团体叫僧。以后僧在中国变成出家人的专称,它的本意是指团体。像居士林、莲舍、精舍,完全是居士们修学的,四个人以上依理事契合来修,都是真正的僧团。僧团如果出现在这个世间,是非常希有而难得,一定得到诸佛护念、龙天拥护,不但修行的人有福,这个地方都沾光,不遭灾难。为什么?它有真修行人住在这个地方,有大福德的人住在这个地方。什么人叫“大福德”?依照佛这七条修行的是大福德人。我一出家,对于僧团就非常向往,非常羡慕,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遇到过。我自己道场人虽然也多,不是僧团,每个人意见不一样,想法、看法都不相同。所以僧团出现,真正是希有,真正是可贵!为什么四个人在一块不能舍弃自己的意见,还要坚持自己的执着?这叫放不下。看不破,放不下,这个难! 我们再仔细看历史,古人讲:“三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三个人一条心,理事和合就是一条心。在中国历代开国的帝王,我仔细留心历史,没有超过十个人的,都是五、六个人,六、七个人他们一条心,就能够建立一个政权,能够绵延几百年。四个人以上在一块组织僧团,就能把佛法弘遍全世界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僧团最初在鹿野苑成立是六个人,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带着五个学生,鹿野苑五比丘,就这样起家的。六个人就依这七条在一块共住。这是僧团的出现,三宝的建立,佛法僧三宝具足。以后这些弟子是他们参加进来的,最初建立的是五比丘,佛与五比丘。舍掉自己的成见,舍掉自己的得失利害,才能把这几条圆满的做到;如果是放不下,舍不得,那就做不到。所谓貌合神离,表面上好像是同住在一起,其实是各怀鬼胎,这个鬼就是贪瞋痴,每个人都有贪瞋痴,这就不是真正的僧团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