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敬供养

供养,净空法师

佛陀在世,大家都知道一生没有住处,释迦牟尼佛没有建一个道场、一个寺庙,没有,一生都没有;圆寂的时候在野外,在树林里面。死了以后,你看后人给他盖大雄宝殿,像皇宫一样,塑个像供在里面,这是什么?都是让一般人民对老师生起敬仰的心。能敬仰这个老师,对学生也就敬仰,对于老师的遗教经典,会生起信心、会生起兴趣,由佛的弟子们来教导他们,他们欢喜接受,用意在此地。最初建立寺院庵堂真的是学校,寺院庵堂天天上课,我们这讲经是上课。不是一个老师,真正身行言教的老师,大的寺院几十个,小的寺院大概也有十来个,所以他的教学不中断。学生多的时候,应学生的要求,特别给他开课,殿堂就是教室,每个殿堂都开课,像学校一样。但是学生不能够每门课都学,不许可的。中国古人的教学,讲求的是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,这个话虽然是老祖宗提出来的,佛教遵守,所以你学经教只能学一门,你不能学很多门。  

像我们现在早晨这两个小时,在这里学《无量寿经》,隔壁那个教室,他们那边讲《金刚经》,你在我这边听完了,到那边再去听《金刚经》许不许可?不许可,你只能学一种,你不能同时学很多种。这种学毕业、完了,他毕业是一个科目、一个科目,这个科目学完了,你可以再选那个科修,可以另外选一部经去修。这个科目没有学完,不能学第二个科,一门深入能得定。所以因戒得定,戒是规矩,严格遵守规矩,他心清净会得定。定的时间久了,又天天在听经,不定什么时候豁然大悟,就开悟了,这才是学习的目标。所以我们学习目标,第一个是得清净心,第二个是得定,第三个是开悟,到开悟那就是圆满。开悟之后无论哪个经教、哪个讲堂,都欢迎你去听;没有开悟之前,不行,你只能学一门,你不可以学两门。这敬供养,懂得恭敬的真实义。

文摘恭录—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一一四集)2010/8/14 檔名:02-039-0114 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