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八年早餐开示—忏悔-反省 1998/6/1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20-13-0615 这一次在此地跟大家一起学习《华严经》,这是佛门第一等大事因缘。我们从事这个工作小心谨慎,战战兢兢,将全部的精神时间投入。我虽然不一定依照古大德的说法,但是古大德的注解,《疏钞》、《合论》、《纂要》,乃至於宗密的《别行疏钞》,我都非常认真仔细的去阅读。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,所以你们做的《讲记》、《易解》,我都没有时间看。另外就是《地藏经》,《地藏经》的注解不多,我们现在看到,只是清朝初年康熙年间青莲法师的《科注》,他《科注》注得非常好,引用的经论很多,所以看这本注解,也等於看了几十种的经论。都是佛说造作恶业,所感招苦报的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,很能令人警惕。 《科注》过去我是很用心的读过,重要的地方都用颜色的笔划出来。可是我原本,往年讲过之后,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,现在找不到,所以最近讲这部经,我必须从头再仔细读过一遍。我读得进度不快,但是心得很深,能入经论的境界,自己才能得真实的受用;自己要得不到受用,怎么能够把这个法门传给别人?自己得受用,信心才清净、才坚定,没有丝毫疑惑,我们才敢把这个法门,介绍给广大的群众,希望大家都能得利益、都能得好处。我们生活在世间,一切为社会、为众生,不为自己。如果为自己何必住这个乱世?为什么不早一天去亲近阿弥陀佛? 我们对於西方净土全程肯定,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。道理清楚,往生的方法也明了,决定去得了,所以为自己,那是应当早一天去。就像《地藏经》上所说,《华严经》上也是这么讲,这世间众生愈是有苦难,愈是需要帮助。我们身体还没坏,还可以使用几天,能使用一天帮一天忙。年轻人发菩提心尚且如此,何况像我这年龄?中国在古代七十岁是退休的年龄,七十就是老人。中国古时候老人的标准是七十岁,七十岁这称老,退休了,办自己来生的事情。这一生事情已经结束,办来生的事情,希望来生能比这一生过得更好。由此可知,退休之后是什么事情?反省忏悔、改过自新、断恶修善,真正能这么觉悟,能这么做,来生才能比这一生过得更好。 世间人没有接触佛法,不知道法界的真相。但是世间人相信有天堂、有地狱、有饿鬼、有畜生,在中国中国人普遍都能相信。总希望来生能够生到天上人间享福,不至於去变饿鬼、变畜生。自古至今,年轻的时候气旺,刚强之气,造作一些罪业,晚年的时候多半都会忏悔,知道自己做错事太多,对不起众生、对不起社会。我过去曾经听李老师说,慈禧太后晚年也忏悔。好像在临死之前很感慨的谈到,嘱咐后人女子不要干政,这是她的忏悔话。她自己是女子,满清亡国亡在她手上,只知道巩固自己的权位,不知道巩固国家、人民的利益,作威作福,造作深重的罪业。清朝早年,你们在梅光羲序文里面看到,《无量寿经》序文,清朝早年宫廷里面念《无量寿经》,从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建立共识,所以清朝每一代的帝王确实非常英明有智慧。 咸丰年间,慈禧是咸丰的妃子,她干政,把宫廷里面读经废除,这是大错特错!读经是建立共识,清朝皇帝的确很了不起,皇帝没有说,一切依照我的意思去做,没有;我们大家统统依照佛的意思来做,人心服口服,没有话说。慈禧废除读经,一切要依她的意思去做,所以大家尊称她作老佛爷,要依照老佛爷的意思去做,不依《无量寿经》。依她的意思,结果是亡国,影响很大,罪业造得深。所以人在晚年的时候,在临终的时候,只要有良心,没有不悔过的。这些人都做出一个好的样子来给我们看,一生造作罪业,临终知道后悔,这也是表演给我们看的。 如果能避免造作罪业,佛家教我们每天反省、每天忏悔、每天改过。所以早晚二课,早课是提醒自己,今天一天要依教修行,不违背佛的教诲;晚课是反省,细细的省察,今天这一天有没有造作罪业?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这个人才叫修行人。修行,修正自己的思想、言语、行为,这叫修行。希望自己的善业与日俱增,天天增长,希望自己的恶业天天减少,这就叫功夫得力。功夫能得力,自己就能做得了主宰,在十法界,在一真法界、极乐世界,想到哪里去都可以办得到,你自己能做得了主。功夫不得力的人,自己做不了主宰,就是《地藏经》上所讲必然是「随业流转」,业力做主宰。业力做主宰,必然是恶业多,善业少,作主的是恶业。 这种情形非常明显,我们自己稍稍反省一下就发现,谁在主宰我们?业力。我们很想学好,偏偏做坏事,你要问这是什么原因?业力在主宰你。业力就是妄想习气、贪瞋痴慢,它在作主。顺心意的境界,它就起贪心,它就不能不贪;不顺自己意思,它就生瞋恚,业力作主,想学好,学不来。业力作主,自己一定要明白,死的时候还是业力作主,业力牵引你六道轮回。如果是恶业的话,必然牵引你往三恶道,一定的道理。善业做主宰,就是人、天二道受生。起心动念都是利益众生、利益社会,三善道。净业能做得了主,这才能生佛国。净业就是一切时、一切处,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说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自己的心都能与清净、平等、觉相应,都能与四弘誓愿相应,都能与三福、六和、六度相应,这个人是菩萨,已经超凡入圣,必定生在佛国。 儒家教学目的希望大家做圣人、做贤人、做君子。教人达到这个目标的原则,要从「格物致知」下手。格物里面特别讲究要「克己」,克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,你不能克服它,你格物就没有功夫。格物实在讲就是克制欲望,人都有欲望,欲望不是好事情,把一切享受的欲望要克服、要降低。儒家不讲出三界,所以它没有说断除欲望,它没有这说法,它说要克服、要降低。欲望愈降低,在我们佛法里讲得很明白、很清楚,你在欲界天愈往上升,欲界六层天愈往上欲望愈少,来生享天福。欲望愈浓、愈执著,果报是往下堕落,不是往上升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