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新和谐论坛—心灵盛宴(3)

中国教育求什么?求悟性,他讲求悟性,目的是教你开悟的。你真正开悟了,很多不需要学的,你一接触,看到你就明白了,听到就明白,接触到就明白,为什么?智慧。智慧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,读多少书,那叫什么?那叫


  中国教育求什么?求悟性,他讲求悟性,目的是教你开悟的。你真正开悟了,很多不需要学的,你一接触,看到你就明白了,听到就明白,接触到就明白,为什么?智慧。智慧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,读多少书,那叫什么?那叫知识,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。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,心清净就生智慧,心不清净就生烦恼。所以,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,对中国学术很大的帮助,等於说是儒释道三家它就融通了,都讲求戒定慧。戒是规矩,要守规矩,守规矩你心就会清净,你得定,定就能开慧。所以在古时候,我们「学记」里讲得很好,「七年小成」,小成是什么?是得定;「九年大成」,成是成就,大成,开悟。九年、十年就开悟了,开悟之后,一部经通了,一切经全通了。

 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,这在外国,佛灭度之后一千年,佛教才传到中国来,这个我们没有见到。但是在中国有个惠能,唐朝时候,大概去我们现在一千四百年的样子。这个人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虽然是禅宗的一代祖师,了不起的祖师。他在黄梅五祖道场里面住了八个月,八个月是做苦工。五祖分配他的工作,是柴房里面去舂米、去破柴,他是樵夫,干这个事情的。以后传法传给他,传法那天是半夜召见,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肯定没有经本,为什么?他不认识字。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我们估计最多两个小时,《金刚经》大概讲了四分之一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开悟了,就大彻大悟。说了五句话,这个五句话就是他的毕业报告,他的论文,就是五句话,他就及格了。

  他第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清净的。自性是什么?我们的真心,我们自己的真心,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,从来没有染污过。现在有没有染污?没有,永远不会染污。我们今天被染污的不是真心,是个妄心,佛家叫阿赖耶,这个东西有染污,我们的真心从来没有染污过。第二句说,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这是真心,是真正的我,我自己,禅宗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这是真正自己,没有生灭。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般涅盘,是你自性里本来有的。第三句说「本自具足」,就是说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行、无量的能力、无量的相好,我们现在讲福报。福报,无量的福报,无量的财富,都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。第四句讲的,自性「本不动摇」,就是你的心,你的心是定的,从来没有动过。我们今天说念头,念头就是妄念,你看前念灭了,后念就生了,一个念头一个念头,一天到晚,连晚上睡觉都还是在动,他作梦就是这种事情发生的。最后一句说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宇宙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万法从哪里来的?是自性变现出来的。自性什么都不是,它什么都没有,三种现象都没有,它不是物质现象,不是精神现象,也不是自然现象,但是它能生这三种现象,能变这三种现象。所以,它能生能现。这是把本性说明白了。五祖忍和尚一听,行了,不要说了,衣钵就给他,毕业证书就给他了,他就成为一代祖师。

  我们再看他在逃难期间,他为什么要逃难?因为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没有一个人服气。怎么会传给他?不认识字,什么也不懂,在黄梅八个月,讲堂没去过,一堂课也没有听过,禅堂,一支香也没有坐过,为什么祖师把衣钵传给他?神秀在五祖会下已经很多很多年,已经当了学长,一般人认为衣钵肯定是传给神秀的,怎么会轮到惠能,这不可能的事情!所谓同行相忌,这是自古就有之,释迦牟尼佛在世就有这个现象。所以忍和尚很清楚,半夜叫他赶快逃难,逃走,不要让人看到。这样子五祖待了三天之后才宣布,三天,大概已经走了很远了,才宣布衣钵已经人家拿走了。大家一看,惠能不见了,肯定是他。所以全寺庙都去追,都去赶。

  他逃难,在逃难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比丘尼,无尽藏比丘尼。这个比丘尼她也很专行,修行不错,她专攻《涅盘经》。《涅盘经》的分量很大,两个译本,一个译本三十六卷,另外一个译本四十卷,都是大分量的,她是专攻这部经。她在念经,惠能在旁边听,听完之后,惠能把这个经里的意思讲给她听,她非常惊讶,你怎么讲得这么好?拿著经本去向他请教。能大师说,他说我不认识字,经本我看不懂,不认识字。「你不认识字,怎么会讲得那么好?」他说这桩事情跟认识字,跟不认识字没有关系。这说明什么?智慧,智慧现前,他一看明了,一听就明了。不认识字的时候,你念给他听,他明了,无论是什么经,你念给他听他都知道,没有一样不知道。这是证明,见性是求学里头最重要的一桩事情,要开悟。大彻大悟难,那真是极少数。

  我三个老师并没有见过面,方老师、章嘉大师、李炳南老居士,他们三个人没有见过面,可是对我讲过同样的一句话,三个人都是这样教给我。你千万别学六祖,六祖那个人是天才,那个没有人能学得到的。六祖之前没有出现一个,六祖之后也没有出现过一个,他说这是个特殊的天才,不能学他。他那是一步登天,他上去了,我们要是学他,上不去,粉身碎骨。我们怎么上?我们要爬楼梯,一层一层往上去,所以叫渐修,慢慢的。这个方法释迦牟尼佛很重视,他在《佛藏经》里面这样说法,他说「佛子,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释迦牟尼佛一生,他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,一直到他老人家圆寂,七十九岁走的。他三十岁开始,四十九年没有一天放过假,一天休假都没有,四十九年,真正是个好老师。我们要读了这些传记之后才晓得,他老人家跟宗教风马牛不相干,一生教学,他是个教育家,用现在的话来说,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。他自己本身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,一生教学不收人家学费。他的生活很简单,他出去托钵,晚上睡觉,树下一宿。一生没有建一个寺庙,没有建一个道场,他所在之处就叫道场,无处不是道场。

  我们那个时候也想,为什么他不建一个道场?跟他的人不少,常随弟子就一千二百五十人,何况还有临时来参加的。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不离开他的,始终跟著他学的,经典上都有记载。临时来的,不是长期的,来来去去的,我们估计不会少过三千人,这么大的团体。至於他要是想要一个道场,在当年,十六大国王都是他的皈依弟子,他自己家里,父亲也是国王,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,建个道场太容易了!只要他同意,人家就会给他建好,为什么不建?到今天我们看到了,道场不是好事情,有道场就有斗争,没有道场,大家就不竞争,不去贪这些名利。所以我想,这应该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最好的一个范例,他真的一切都放下,得大自在。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