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皈依三宝的人很多,但是有没有受持?

皈依,净空法师

  入佛门第一个要「皈依三宝」。所以第二福里面就说了,就讲皈依、讲持戒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现在我们同学当中,皈依三宝的人很多,但是有没有受持?未必。我很清楚、很明白,在佛菩萨面前,佛菩萨形像面前宣誓了,做了皈依仪式,实际上有没有皈?没有皈。有没有依?也没有依。做了个形式,做了个样子而已,这个不管用,一定要受持。什么叫受?完全接受。接受这两个字又谈何容易。如果对於三皈依的道理,你不明了、你不清楚,三皈的行法,就是落实在生活当中的作法,你不晓得,你怎么学习?三皈依的功德、利益、境界、好处,你不晓得,你又怎么能生起欢喜心?所以三皈依的传授,一定要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们举行三皈仪式,都是人众很多、时间很短,没有办法详细讲解清楚,但是我们也有补救的办法,我们有两个录音带,现在听说已经作成CD,音质就会更好;还有一个小册子,这个小册子根据录音带写下来的。所以佛门的同修,无论你是已经皈依了,或者是还没有皈依,这是我们必修课。

  我们学佛,现在有两个小册子,一个《认识佛教》,一个《三皈传授》,这两种东西是必修课,一定要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佛教究竟是什么?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佛教要怎样去修学?那就在三皈上。三皈,古时候的名词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那个时候讲解,大家能够理解不会产生误会,现在误以为佛法是宗教、迷信,所以现在我们对於佛、法、僧三宝,就要讲得格外的清楚、格外的明白。在一千三百年前,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他讲三皈依就不用「佛、法、僧」这个名词,可见得说法要契机,一定要懂得契机。能大师为什么不说佛、法、僧?我们要多想想这个道理,很可能说佛、法、僧,听众产生误会,不容易理解,收不到实际上的效果。所以他老人家改了,改作「觉、正、净」,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;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。这个讲法,我们听起来觉得容易懂得多了,而且这三个字,都是出於自性的,不是外面的。皈依觉是自性觉,由此可知,皈依没有皈依别人。我们每天做早晚课叫三自皈,你们不是念「自皈依佛、自皈依法」,不是皈依别人,不是皈依他,这个「自」是讲的自性,佛是自性觉,法是自性正,僧是自性净,自性清净心。我们对於佛陀的教诲,怎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!佛没有叫我们皈依他,没有。佛教我们皈依自,自性三宝,这个话要不讲清楚,就很容易变成误会、变成迷信。我要学佛,要跟释迦牟尼佛学,错了。释迦牟尼佛说:「你要依你的自性。」释迦牟尼佛也是依自性,我们也是依自性,我们跟释迦牟尼佛平等的,所以自性三宝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「自性觉、自性正、自性净」,这是佛法修学的三大纲领。话虽然这么说,说得也没错,究竟从哪里学起?我们确确实实是迷而不觉,起心动念是邪而不正、是染而不净。佛教我们从迷回头,依自性觉;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,依正知正见;从一切污染回过头来,依清净心。於是乎佛教就有了三个法门,好像这一个讲堂,有三个门可以进出,觉、正、净三个门,看看自己的程度、自己的根性,哪一个门比较容易进来,你就走哪个门,不要勉强,勉强就难了。佛教里面,诸位晓得有禅宗、有性宗;禅宗、性宗是从「觉门」入,所谓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个是世间最聪明、根最利的人,才有能力修学这个法门。惠能大师讲他所接引的对象是什么?上上乘人。若非上上乘人,这个门进不去。

  过去我初学的时候,我的老师告诉我,他说:这个禅像什么?一步登天。你有这个本事当然很好,一步就上了天,好像我们上大楼一样,十层大楼,你有这个功夫,中国人讲功夫,你从下面一跳就上了第十层,那有什么话说,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;但是你跳不上去,掉下来粉身碎骨,完了,这不是普通人能干的。一般中下人,没有这种根器的人,怎么办?不要紧有楼梯,你爬楼梯一级一级爬上来,慢一点没有关系。教下是从「正门」入,正知正见。所以佛的门路很多。爬楼梯时间长,三大阿僧只劫,这是讲学教。

  我们现在掉在两头,说上根,我们不是上根,一步登天登不了;爬楼梯太慢了累死人,又不想爬。还有没有办法?还有,还有什么?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从「净门」入,修清净心,这个好。这个实在讲,你有功夫的人也行,没功夫的人也行。你只用一句阿弥陀佛净化你的污染,我们今天所讲的精神的污染、心理的污染、思想的污染、见解的污染,乃至於生理上的污染,我们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净化。然后我们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,求生西方净土,生到极乐世界,我们的成就、我们的受用,比禅宗上上乘的人,不知道要高多少倍,所以这个法门是无比的殊胜。我们今天讲的这一部经,就是这个法门,所以这个法门是诸佛赞叹,我们能够遇到连普贤菩萨都佩服。所以这是讲三皈,这三个门路我们走净门,觉没法子走,正也很困难,我们是抄小路走净门,清净心,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。

大乘无量寿经  (第十二集)  1998/5/23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02-34-012 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